浅析苏轼人生态度的成因

2019-06-28 03:17赵晋
新丝路(下旬) 2019年7期
关键词:儒家思想儒家庄子

赵晋

苏轼是中国文化史和中国文学史上罕见的全才、通才,他生活的十一至十二世纪,正是中国封建社会传统文化思想成熟定型的时期。儒道释之间的冲突与斗争,逐渐演变为融合与渗透。苏轼深受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其人生态度的形成过程,就是中国传统文化从儒学到理学的发展过程。他积极进取、旷达超脱的人生态度,体现了儒释道精神的高度统一。正因为如此,他的一生经历谪贬,但都能进退自如、超然处世。其诗词文的辉煌成就,便是他以儒家作治世之具、以道家作修身之术、以佛家作安身之法的真实写照。

一、儒家的积极入世

苏轼从小就生活在一个儒学气息浓厚的家庭中。他的父亲苏洵深受儒家思想影响,自二十七岁始,每日待在书房中刻苦用功,经过刻苦努力,终于大器晚成。他的著作论据充足,纵横恣肆,有雄辩家的风采。尤其是他所写的《六国论》,借古讽今,针砭时弊,发人深省。发奋刻苦的苏洵同样也鞭策着苏轼、苏辙两个孩子。苏轼的母亲程氏,是一个卓有见识、才德兼备的女子。苏轼十岁时,她就教导苏轼读《范滂传》,使苏轼发愤要成为范滂母亲那样深远灼见的人。苏轼在这样的家庭环境中成长,自幼就受到儒家积极入世思想的熏陶,树立自己“奋厉有当世之志”的人生目标;他的弟弟苏辙也颇有才德,但是性情内敛,不如苏轼豪迈狂放,他们二人,感情极好,一生都是彼此扶持,相互勉励,使世人都为之感叹。同时,苏轼生存的时代也成就了他,范仲淹“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出世精神让他颇有感悟,苏轼一生都把兼济苍生作为他处身立世的准则。

儒家思想首先告诉苏轼如何为人处世。苏轼最早学习的书籍中有很多都是儒家典籍,因此儒学思想对苏轼认识世界产生了引导作用。当他读过《范滂传》后就问母亲,假设自己要成为范滂那样的人,母亲会如何做。他以修身为做人的准则,在这基础上一步步完成齐家、治国、平天下的理想,倡导人要奋发图强,建立功业,以救济天下苍生为己任。他的这种人文精神也就是儒家思想的精华所在。历来的文人们都有兼济天下的决心,后来遭受挫折,无法实现政治抱负,只好归隐田园。苏轼的政治生涯充满艰辛,被新旧两党同时排挤,遭受小人陷害,差点丢了性命。即使是这样,他也没有选择归隐,而是无论在顺逆穷达他都能够积极达观。

儒家思想还教导了苏轼要忠君报国和仁政爱民。苏轼极其仰慕陶渊明,虽然有时他也想像陶渊明一样归隐田园,过一种舒适恬静的生活,但他从来没有付诸实践。原因就是他受儒家积极入世的思想影响颇深,建功立业是他的人生目标。他抨击新法并不是非要与新党过不去,而是看到了新法中的种种弊端会扰民生事,不能保证国家的长治久安。苏轼也学习了孟子仁政爱民的思想,认为人要有同情之心,怜悯之心,将人民的利益放在至高无上的位置。苏轼的一生一贬再贬,即使是在贬谪时期,他也能像杜甫一样关心百姓生活,体察百姓疾苦。在黄州时,“救治时疫,养育孤女”等等举措,他的出发点就是儒家仁政爱民宽容博大的气度。

苏轼终生都深受儒家思想的影响。这不仅是由于当时的社会制度,也是因为家庭环境的熏陶。苏轼的一生无论顺逆都坚持忠君报国,为民兴利除弊,不管身在何方,都坚持做人的底线和良知。

二、佛家的超脱虚无

如果说在苏轼的思想中,早年积极入世的儒家思想是他思想的核心,那么到了中年以后,超脱旷达的佛道思想就占据主导地位。特别是乌台诗案之后,他感到只是儒家兼济天下的思想并不能解决现实的矛盾,他需要新的理论来说服自己,这就使他主动像佛老思想靠近。他寻求佛老思想的第一步就是主动和佛门中人成为朋友,佛印和辩才都是苏轼最好的朋友。苏轼被贬到黄州后,居住在定慧院中,认识了佛院的住持继莲大师,从那以后每隔两三天就去拜访,焚烧香炉,说禅打坐,自我反省,则身心都达到物我两忘的境界。但苏轼学习佛理,不是全盘接收,他是辩证的看待佛理,取有用的部分为自己所用,无用的部分就舍去。他不谋求“出生死,超三乘”的玄学,他不认为自己已经看透了宇宙万物,是有大智与大能的人,可以做到不悲不喜,不忧不愤。他认为学佛就是要真正的奉行而不是附庸高雅,高谈阔论。苏轼把那些自认为已经懂得高深莫测佛理的君子们比喻为“谈食龙肉者”,他说:“终日说龙肉,不如仆之食猪肉,食美而真饱也。”《答毕仲举书》龙肉说的天花烂坠也是假的,不存在的。猪肉既能填饱肚子而且味道鲜美。这生动的说明了苏轼学习佛理只为了解决现实的矛盾,给自己一个精神的追求,而不是要得道成仙,看破红尘。苏轼认为佛教思想中最可取的部分同时也是佛教思想的核心就是“静而达”,静就是心静,就是时刻使自己的内心平静下来,知道自己需要什么,也就不会受到外物的干扰。达就是通达,就是对生老病死,荣辱富贵,是非黑白都有一个达观的态度,以平淡自然的心态去面对一切。如果做到这两点,那么不管外界怎样转换,都有立场和措施去应付,都能够时刻坚守自己的内心。用“以不变应万变”的态度度过一道道难关。

苏轼学习佛学不似白云飘渺浮在空中,而是双脚稳扎土地,始终关注现实,关注生活。用随缘自适的态度过随遇而安的生活,苏轼在佛老思想中学到的经验,使苏轼面对困难时,都能够以轻松愉快的心态度过。

三、道家的率真自然

如果说孔孟思想影响了当时的文人,使他们关注社会现实,报效国家。那么以庄子为代表的浪漫主义学说,不仅改变了当时文人的思想,也改变了他们的创作。

在他给弟弟苏辙的信中就曾经说到:读了《庄子》后,感受颇深,感慨庄子写的文章道出了自己的心意,于是写成了《中庸论》。苏轼受庄子学说影响很大,不但改变了苏轼的处世态度,也改变了苏轼的创作思路。苏轼觉得人生短暂,一生奔波劳累,很多事情都不能称心如意,那何不忘掉功名利禄,忘掉牵绊,做一个任性逍遥的活神仙呢?但现实却不允许他这样,他也曾在詩句中表达过这种理想与现实的矛盾:“长恨此身非我有,何时忘却营营。”对待现实的不如意,他也有这样的冲动,“小舟从此逝,江海寄余生。”他想要驾着一叶小船到江海上漂浮了却此生。与天地合二为一,在大自然中寻找遗失的自己。正是这种对自我的执着追求,使苏轼慢慢地向庄子哲学靠近,并在那里寻找到自己需要的精神动力。

庄子以为“天”和“人”是相违背的,“天”就是天道,是自然运行的法则。而“人”就是人为,是与天相违背的一切。庄子认为人应该跟着自然法则走而不能自己控制事物的发展,只有顺应天道才能与天地相通。

庄子认为真正的生活就是生活原来的面貌,从古至今都是如此。因此不需要对生活做特殊的规定,不要去强行控制,法律约束,教导指挥,只要顺应天道,生活就会给你一个满意的答案,要摒弃人为的礼乐教化和仁义劝导。不受任何思想和利益的控制,同时要善于发现身边的美好,这样才能达到圣人的境界。

庄子的无为出世思想,使的苏轼看清了几十年的官场生涯中存在着无法避免的阴险、卑鄙和邪恶的政治斗争。也使他看到了现实生活的无奈,懂得了不能改变的事情就学着去适应。这使他看待人生超脱了有限的空间和物质环境,使他逃离斗争的泥沼,将功名利禄抛之脑后,真正达到宁静而以志远。

四、三教融通形成的独特思想

苏轼的思想复杂,兼容并蓄,在三教合一的文化背景下,他兼收儒、释、道三家思想,取长补短,构成自己特有的人生观。儒家的经世之道,佛家的超脱旷达,道家的无为而治都在时时刻刻的影响着他。可贵的是,他并不是只坚守一种思想,而是将儒家的学以致用,精忠报国,佛家的不慕名利,通达变化和道家的清静无为,顺应自然的思想淹会贯通,由外渗透到内,作为自己处事行事的准则。从儒家思想中,他找到了自己救济天下苍生的胆气。在佛老思想下,他又学会了当事情不顺意时,如何从痛苦中解脱出来。他的思想使他即便不用隐世,也同样能完善自我,同样实现自己的鸿鹄之志。

对苏轼而言最可贵的就是他能始终坚持自我,不管是何种处境,他始终知道自己真正想要的是什么?正如他自己所说的:“吾上可以陪玉皇大帝,下可以陪卑田院乞兒。”不管位于哪种境界,都能够坚持原则,找到自己的位置。在新旧党派的斗争中,如果他愿意委身投奔于其中的任意一党,他就不会处于党派斗争夹缝中的尴尬位置,也就不会接二连三的受到政党的迫害。但是他不愿意这样做,他始终忠于自己的济世之志,始终要对得起挽救天下黎民苍生的良心。

到后期他极其重视儒佛道三家思想的对立统一性,他认为这三家思想是融会贯通的,反对将他们割裂开来。他曾经说过:佛家的典籍和思想,只有托于儒士之口,才能流传的更远,这也体现了他重视儒佛的相互作用关系。苏轼还说“儒释不谋而同”,道学对儒学是“阳挤而阴助之。”(《苏东坡集》卷三二)同时,他也认为佛教的发展对政治的统一有促进作用。本来看起来毫无联系的教派,苏轼巧妙的将他们联系起来。可见苏轼对三教合一思想的认可,取其对自己有用的部分加以利用,无用的部分就弃之。从这可见,苏轼不仅仅是个诗人,更是个伟大的思想家和艺术家。

总之,苏轼集三家思想之大成,用儒学来实现政治抱负,用道学来排解苦闷,用佛学来调整心态,用兼收并蓄的理念,吸收三家思想的精髓,作为自己做人行事的根本。表现出了我国古代思想的博大精深,更体现出苏轼的灵活变通。正是因为这种观念,使得苏轼无论在任何处境下,都能够乐在其中,其乐也无穷矣。

猜你喜欢
儒家思想儒家庄子
儒家思想是否扭曲了人性
知命
郭店楚墓主及其儒家化老子学
《庄子说》(二十二)
浅析儒家文化对老年社会工作的影响
《庄子说》(二十)
浅析儒家思想对高校辅导员专业化的作用
茶道
《庄子说》(十五)
Why Learn Chine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