绘画创作笔记两则

2019-06-28 02:37姜丹丹
天涯 2019年3期
关键词:时刻力量事物

向山而生

绘画是差异性在纸面的内部生成的过程。在这个过程里,一切从物质性、从身体性开始,首先是从不同材质之间的随手应心的接触开始,进入材质的相互作用、能量的转换的过程。但这不是能指层面之间的嬉戏,然而,也对应德里达意义上的书写的“游戏”:力量在每个局部的纹理摩擦、渗透、延展出差异的自由游戏。与此同时,也翻转出内心风景的色泽、光与影,形与无形的浑沌。

法国随笔作家与艺术理论家安德烈·马尔罗说:“颜色进入油画而展开,进入水墨却熄灭。”回应中国水墨和山水美学的某些意境,如何用西方丙烯的颜色打开水墨所无法呈现的色泽之丰盈,又如何让颜色在展开与熄灭之间真正地进行虚与实的游戏?这些问题首先激发在物质性、身体性的层面去探索。

在非二元对立的视野里感知,影就在光之中。在绘画的过程中,让每个细节都在笔下发生微颤、发光,让光散发却又收拢,让所有相反的运动都在创作的每个瞬间相撞、遇合、交叉,同时发生又同时消隐。让身体的姿势在每个细节推拉、收合,推到极远处,又在细节处极近地注视、磨合。

“同时性”至关重要,意味着极远又极近。在画中生成的“视域”,不是心理的,不是想象的,而是所有感性的经验,一方面是对童年故乡满眼的青山的回忆;另一方面是将所有阅读、视觉经验里的山,在积累、沉淀、回溯中洗净山的图像。

让身心潜回“浑沌”之中,在其间,或有片刻的纯粹,如世界之初,如女娲创世之际,山、草、木、石,一切都在形成的过程之中。手的姿态奔走、推移、回拢,图式本身已然不那么重要,古典的图式隐匿在胸怀之中。从反复凝视的图像的表象中走出,抽取出本质的理想,让理想的山在纯粹的物质、偶发性之间自然而然,而又随时随刻在行笔的动作中有所调节而重新生成。马拉美问:“这是什么?”蹴然写就偶然的诗。伴随这样的提问,尝试再造无所意指,又充满意指的山的“在场”。

山的季节,意味着与情感、气氛的再造,气氛的营造,是既胸中有,又自然从笔下出,生活过程里的相融合或者相对抗,色彩的孕化、细微变幻的偶发之间,直觉的把握、无意间的强化,渐生出差异性的反复,即韵味,需要用身体性去体会、创造和回味。

瑞士汉学家毕来德在重解《庄子》中庖丁解牛的寓言时,将“以神遇之”的“神”译为“行动性的力量”,是指深入到“事物的运作之中”的穿透力。“‘神只能是行动者本身那种完全整合的动能状态。”从对现象界的物的注视与提问开始,让笔运行,在材质的磨合之间,让内在的气、物质自身的力量与宇宙之气息的传递相接通。三者相互嫁接,结合而生成未如梦如真的山之“灵气”。

在实验过程中的偶发性之中,尝试打破既成的图式,在一个个瞬间,将姿势的灵感与蕴含在胸怀的山进行对话,在图像与材质的彼此磨合中,重新创造某种古典的精神性,或者不如说是与古典的精神进行实验性的对话。荆浩在《笔法记》里写道:“气者,心随笔运,取象不惑。”丙烯材料具有可薄可厚、可润可浓的中间性,与纸张、画布、画板之间,生成如烟霞、如余晖、如暮色一般含晕的气氛。然而,亦有冷雨中的山,一直落雨的山,似有雾霾一样暗沉色泽浸裹的山。

在绘画开始的时刻,需要摆脱事先规定好的图像,把图像的轮廓打破、消解,用海绵、毛刷、绒布去轻拭、打磨。如此,进入造山的妙处,是要摈弃有意的设计、图式的制造,是要进入让山自身再生的自然过程。在这个创作的过程里,一次次重新诞生,与山一起幻化出力量的含蓄之光泽,在每一个创造接近力量竭尽的时刻,却又不断地更新生之能量。

山之幻化:以绘画作为治疗

在创作开始之前的上游,最难的,在于自身状态的调节。从这一点重新开始,选择一些时刻,与自然的世界以及一些作品创造出的自然,长时间地相对,从而不断地洗净自身。

在机制、规范、部署所统辖的世界,我们的生存境域都充塞得过满,满到没有多少余地给自己的生命自如地呼吸,令人身心俱疲惫。我们的弓弦绷得太紧,在过于疲乏的时刻,会缺乏行动力,更缺少创造性。在哪怕几日的假期里,需要一些地点来做抽离的“逃逸线”,比如去苏州的园林、京都的枯山水庭院,给自己一个接纳与缓冲的可能性空间。可许就是一个平常的、简朴的地点,却在其中找到一种“大隐”的可能,以置身其中来栖居、沉思、创造。

这种返归,如同在空间中退回到如一尾鱼在水中游、与水草相戏的状态,时而也在草的下面用隐藏、躲避日光的方式,进入一片空白的纸页,并与之相游戏。这是一种含着至情而至真的游戏。我们在纸页与材料的碰撞、接触中展开了自身,甚至也遗忘了自身的苦愁和焦灼。打开自身,让自然以柔和的方式侵入自身,在这种接纳之中,我们反转出一种新生的力量。向自然、向材质学习,以最谦卑的心倾听与接纳,每一次退回到新生儿的状态,在柔弱之中,充满了生之潜能与浑沌,而一切尚未彰显、尚待舒展的力量,亦如新叶初生。

曾几何时,我们的生活世界在资本的逻辑里发生变形,充满了对利润的计算、衡量,把生命的创造性挤压得几乎没有存留的空间。法国作家安德烈·马尔罗在讨论日本画里的《那智的瀑布》时,提到一个日本商人在绘画作品的面前重新恢复了或者重新构造了听与看世界的可能。那张瀑布的图像是否写实,已然不重要,它是瀑布力量的化身。正如马尔罗所认为的,那种整体的力量“不是建构的,而是抵达的”,是在一种不断剥离自身的习练中抵达的独特性,抵达超越瞬间的创造力,而让作品由此生成为“另一条瀑布”,即真实的瀑布的“姐妹”。

在这样的创造性的时刻,我们渐渐地从片刻返归的浑沌里再生,听到事物的苏醒、召唤甚至微笑、哭泣,它们在召唤我们进入那个万物之间互相呼应、感应的时刻。在暮色里的云彩,没有哪一朵是以明确的、清晰的轮廓来勾画的,自然即是微分子的笔触与色泽无限地在每个点上的互渗相生,自然而然地融合为一片无形或有形的抽象景致。

法国哲学家亨利·马尔蒂尼讨论的“创造性抽象”,首先也是一种让我们从杂乱无序的状态中得以抽离的思维方式与生活方式,是以抽象化的姿势,“从没有节奏性的行动世界里抽取出可以以节奏的方式运动和感动的元素”(参见亨利·马尔蒂尼《目光、话语、空间》)。每一次进入这种状态,亦是打开自身的边界。纯粹并不是单一,而是在纯然如初的状态里,如《庄子·内篇·齐物论》开篇讨论,在“吾忘我”的状态里方能听到事物自然存在、各自发声的“天籁”。在这种倾听之中,我们不断调节与转化了内在的节奏,因而是接纳了自然的“馈赠”。当人们采取占有性的、掠取性的对外姿态时,对外物的欲望不自觉地浸透在自身之中,也在那样的存在方式与行动之中,逐渐地损伤了身心的康健。事物与自身的关联就是那么地隐秘,自身是属于世界的一部分,当“世界的肉身”遭到破损时,那种毁坏早晚会反过来损及身处其中的我们,正如《庄子》所反思的,那会导致“与物相刃相靡”的状态,会让生存成为梦魇。相反,所当摈弃这样的姿态时,自身的节奏逐渐地慢下来,也渐渐进入如马尔蒂尼所提倡的与事物共呼吸、共舞蹈的“圆舞”状态,在创作之即,身体实际上亦与页面进入一种接触的、舞蹈的状态。在这样的自然律动之中,有什么不能言明的东西,才忽然在某个转折的时刻涌现,逆转为让我们惊诧、攫住我们身心的“事件”。

在山的形象建构、解构之中,或许有某种新的自然性在绘画中生成。紫色的云烟、雾霭,从山的根部一点点、一缕缕升起,也在山间与花树交会,将整个山的躯体环绕,化为在可见与不可见、遮蔽与显现之间的容纳时间之“绵延”的场所。我们进入其中游走、呼吸,重新找回在过度繁忙的世界里被遗忘、搁置,乃至生锈的本真天性,并使之与某种山的感性场域一起重新生成,在“绵延”中与山的生成一起运动、流变。

在以这样的绘画作为“习练”与“治疗”的时刻,我们的身心得以松弛、安頓,间或性地超脱了俗世的纷纭嘈杂,回到与事物无隙的原初时刻,而后创生出持续的多样可能性。在这样的时刻,我们从熟悉的形象的惯性中抽离,从僵化的结构中摆脱,从自身被贴上的标签以及事物被固化的命名里松绑,让潜能进入行动,生出一些尚待命名的、介于有形与无形之间的幻化的形态,正如自然之道的面容。

姜丹丹,学者,现居上海。主编“轻与重”文丛,发表论文多篇。

猜你喜欢
时刻力量事物
冬“傲”时刻
奇妙事物用心看
一天的时刻
春天来啦(2则)
从自然中吸取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