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熠宸
大家都知道“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也知道“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那么,一粒可爱的小种子是如何变成我们吃的喷香松软的米饭的呢?带著这样的疑问,我们来到了常州市粮食文化馆。
走进文化馆,映入眼帘的是一堵印着不同字体的“粮”字的墙。讲解员阿姨指着一个繁体字“粮”说,它的右半部分是“量”字,这是因为古时候的储存环境差,粮食经常会被虫蛀、被鼠雀偷吃或者发霉,剩下的往往只够老百姓勉强果腹,因而分外宝贵。而如今在高科技的帮助下,粮仓内能常年保持干燥,并能防止虫蛀鼠咬,粮食的质量大大提高,所以简化字就用“良”代替了“量”。我们边走边听,接受了一次粮食文化的洗礼。
接着我们走进了粮仓。只见周围矗立着许多灰白色的庞然大物,好像巨大的蒙古包铺开来,有趣极了。讲解员阿姨带我们爬上高高的镂空楼梯,我双手紧紧握住扶手,生怕一松手,就会掉下去。进了谷仓,我踩在稻谷表面的塑料板上,感觉像踩在云堆里。向四周望去,满目金黄,给人一种丰收的喜悦感;扑鼻而来的,是稻谷特有的醇香气息,让人顿时心旷神怡。我捧起一把稻谷,感觉像捧起了一把金灿灿的细沙。当知道这谷堆的深度有六米的时候,我不禁惊讶地张大了嘴巴。讲解员阿姨说,还有许许多多与此相同的存储仓。那么,农民伯伯和负责收储的工作人员要花费多少汗水和心血才能得到这样的成果呀!我想起自己有时会剩饭,顿时心生惭愧。真是“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啊!
离开粮仓,我们来到处理稻谷的地方,也就是把稻变成米的地方。面前这些巨大的机器让我体会到稻谷变成大米的不易。我捡起一粒掉在地上的稻谷,轻轻一捏,稻谷便张开了“大嘴”。我给稻谷脱去“外套”,一颗黄色的米粒蹦了出来。我好奇地问讲解员阿姨:“为什么这粒米不是白色的?”她笑着对我说,这是糠米,那层黄色就是米糠,虽然很有营养,但口感不好,我们日常吃的大米是没有这一层的。我恍然大悟,点了点头。
原来一粒米的背后,竟藏着这么多的付出与劳动!让我们一起行动起来,爱惜粮食吧!
(指导老师:高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