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娜
中图分类号:D641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674-1145(2019)3-098-01
摘 要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迅猛发展,尤其是国有企业改革的不断推进与深入,对国有企业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政工工作作为国有企业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和企业文化的缔造者,对企业具体工作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因此,国有企业要加强对政工工作的重视程度,积极探索企业文化下国企政工工作的创新策略,从而实现国有企业政工工作和企业文化的创新发展。
关键词 企业文化 国企政工工作 创新
一、国企政工工作内涵及具体功能
政工工作的主要内容是思想政治教育培养。犹如生命不可缺少空气和阳光,思想政治在企业当中也是必不可少的基本工作。政治思想工作在国企中,一般包含三个要点:一是主题思想,关于政治组织的思想教育,如世界觀、人生观、马克思基本理论、党的路线方针政策,认同和学习这些知识是国企组织团结统一的需求和标准。二是在经济组织方面的思想和政治教育,如企业的职业道德教育和企业精神、厂规厂纪、生产指标等日常教育,只有完善经济方面的思想教育,才更好地为国企的生存与发展提供必要的条件。三是对于政工工作方面的行政组织思想工作教育,如经济形势教育、民主法制教育都是国企需要密切关注的,只有完善行政组织的思想政治教育,才能够满足国家大政方针的需求。
二、基于企业文化的国企政工工作创新策略
(一)创新工作内容,明确政工工作要义
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和变化,国企的政工工作也要作出相应的改革和创新。要将企业文化作为基础,改革国企政工工作,改革国企政工工作的观念是最基本的。创新精神能推动国企政工工作可持续发展和现代化进程,并且推动国企在思想政治方面的系统化和科学化发展。国企的工作理念要不断创新,并且始终坚持党的领导,坚持群众利益高于个人利益,并且沿着党制定的方针和政策实行下去;在不断创新工作理念的同时还有坚持实事求是的基本原则,符合现代企业发展的理念,并且结合自身企业的优势开展工作,树立新的行业标准和观念,不断地进行自我革新,摆脱原有的思维束缚,进一步改革创新,明确服务要义。开展国有企业政治工作必须确保内容创新,同时应当树立以人为本的工作理念,加强对职工的人文关怀。鼓励职工将个人的需求与国有企业的发展目标有效结合,有助于职工以最大的热情投入日常的工作中。
(二)加强品牌建设,创新工作方法
国有企业在开展政治工作时,必须创新政工工作体系,结合企业的实际发展情况以及特点、职工的思想政治状态,对工作内容进行细化,有助于加强国企品牌文化建设。同时,应当有效落实思想政治工作方向以及具体的要求范围、工作方法以及人员安排等方面,制定科学完善的工作细则,并且将责任贯彻落实到每个人或部门。建立思想政治工作体制,要确保科学合理,确保工作覆盖面广,有较强的针对性与科学性。在进行企业品牌宣传过程中,着重突出品牌建设,加强品牌营销,使广大员工能够树立品牌意识,增强企业文化认同感。同时应当以基层党支部为中心,进一步构建遍布全公司与各部门间的工作体系,加强政工人员与各部门分工的有效衔接,可以开设总经理与董事长信箱,坚持季度思想动态报告与工作例会制度有效结合,确保政工工作常态化与制度化、科学化发展。
(三)重视品牌营销,落实文化融入
国有企业在发展过程中可以应用品牌文化的力量,进一步重塑企业发展价值,有助于构建国有企业政治工作制度,实现有效的创新发展。在此过程中,应当充分重视文化营销,通过有效的宣传和营销,使全体职工能够增强企业文化认知感,也能够增强自信心。所以,必须完善品牌文化建设,进一步加强制度创新,在实践过程中摒弃传统落后的规章制度,大刀阔斧地进行深化改革,可以采用先进的信息技术,并以科学发展为基本原则,以全面系统为发展目标,以简单易行为落脚点和出发点,建立健全相关制度,并且确保新制度的有效实施与贯彻落实。可以鼓励员工进行自评,在文化建设过程中真正将国有企业的文化建设的主动权交给职工,发挥职工的个人优势,有助于增强职工的凝聚力,使员工在日常生活与工作中也能够积极有效地加强企业品牌与文化宣传。同时,应当开展多元化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结合企业文化以及员工的兴趣和需求,开展丰富多元的业余文化活动,营造轻松愉悦且积极向上的文化氛围,切实增强员工的责任感与幸福感,有助于推动企业文化建设进一步落实。
三、结语
从企业文化发展的角度可以看出国有企业政工工作在企业管理与建设中起着难以替代的重要作用,有助于进一步增强国有企业的凝聚力与竞争力,推动企业进一步发展创新。国有企业是国民经济的主导,国有企业在国民经济中起着吃撑的作用。所以,在新时代国企必须加强企业文化与政治工作的有效融合,在创新制度过程中有效融入科学的发展理念,运用企业文化有效提升员工的思想认知水平,确保国企政工工作有效进行。
参考文献:
[1] 范永梅.有效利用企业文化推进政工工作之探析[J].工业,2016(3):57.
[2] 陈冬梅.国企企业文化与政工工作的关系研究[J].当代广西,2017(7):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