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湘杰
中图分类号:D641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674-1145(2019)3-072-02
摘 要 在国企现代化制度改革中,政工干部的作用极易被忽视,甚至部分领导人员还对政工工作存在诸多偏见,把思政教育对企业发展的促进作用排除在外。经验告诉我们,政工工作是实现企业战略目标的关键因素之一,政工人员更要具备较高的政治素养和个人能力,在各项生产、经营、管理工作中树立先进的榜样形象,在相互尊重的基础上形成感染力,以情感人,以行为导人,发挥潜移默化的作用,为企业凝心聚力,夯实群众基础。
关键词 新时期 国企 政工工作 职能定位 模式创新
国企在国民经济中占据着主导地位,政工工作则是体现党执政优势的重要载体,对于协调内部职工的和谐关系,激发内在创新力具有重要意义。在国企的转型升级中,如何凝聚广大职工的思想和力量成为首要问题。通俗来讲,思政工作便是对职工进行思政教育,及时转变他们的不良思想。国企政工工作是基于党建和职工思政教育的角度,以队伍建设、班组建设作为根本手段,从行政、经济、个体三个层次出发,全面凝聚职工的精神力量和向心力。
一、当代国企政工工作开展现状
(一)政工队伍不稳定
近年来,随着国企产业结构的调整,导致部分企业在政工工作的开展上存在后继无人、干部断层的问题。虽然企业领导非常重视政工工作,但随着越来越多的政工人员上升渠道受到阻碍,企业缺乏专业的政工人员,很多人都是其他部门兼职完成工作,他们难以全身心地投入到政工工作中。因此国企经常面临年轻职工不愿从事政工的现状,这就给思政教育带来了严峻挑战。
(二)工作重心没放好
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国家大力推行利于国企发展的政策方针,为了适应市场的激烈竞争,国企内部也开始大规模实行现代化、精细化生产、经营管理模式,前提便是把工作重心下移到基层,放在能够促进企业经济效益提升的层面上。而很多国企没有意识到政工工作的重要性,在制定战略部署时也忽略了对职工群众的素质能力教育,导致中心工作边缘化,部门衔接不到位,政工人员开展调研和工作的资金不足,得不到上级领导的支持,政工工作在企业管理的地位下降。
(三)过于形式化
政工工作浮于表面形式,沒有立足基层实际,难以发挥作用。在开展教育活动时,一些管理者认为政工工作并不能为企业带来直接经济效益,受短期利益的趋势,在模式、理念上都过于传统,政工人员照本宣科的进行工作,缺乏创新意识,难以发挥政工工作的工作效力。
二、政工工作的职能定位
要发挥政工工作的实效性,就要认识到专业化队伍建设的必要性,确保党的群众路线和基本方针在企业内部得到贯彻和落实。随着创新改革的不断深化,对政工人员也提出了更高要求,在新形势下,要提高政工队伍的素质能力和工作水平,就要全面认识到政工工作的职能,创新工作模式,发挥实效性。
(一)教育职能
政工工作所包含的教育职能是不容忽视的。对于国企来说,由于职工人数较多,他们的知识水平参差不齐,很大一部分人并不理解国家的最新政策和企业奖惩制度,只有通过各类教育活动,才能让他们明确地知道如何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更好地做好职业规划。通过开展思政教育,也有利于政工师加强与职工群众的交流与协作,了解职工群众的工作和生活难题,从而及时反馈给企业,便于领导作出正确的决策。在现代化国企管理体系中,需要政工人员突破传统思维的壁垒,保持与时俱进的理念,按照企业实际开展合作教育,提高广大职工的思想觉悟。
(二)协助职能
要解决国企收入、分配问题,克服内部各机构和人员的矛盾,就要借助政工工作这一载体,破除分配不均、职位规划不当的现象。只有通过政工工作的各项政策和制度来改善群众关系,维护良好的工作秩序,才能让职工感受到组织关怀,增强工作主动性和积极性,帮助企业落实上级文件精神,完成长短期战略目标和计划,为企业的长远发展奠定基础。
(三)反馈职能
社会经济发展在提高人们生活质量的同时也给职工带来了不小的压力,这就导致很多职工越来越重视物质的满足。由于他们思想水平的差异,无法真正认识到企业改革的必然性,在工作中表现出不认真的状态。国企政工正是基于这一角度,加强自我建设,通过反馈职能,把服务群众、教育群众作为中心,以基层调研的形式了解每位职工的精神物质需求,创新保障制度,合理调整工作任务,解除他们的后顾之忧,让他们全身心地投入到企业生产工作中,为企业贡献自己。
三、政工工作的模式创新
(一)提高认识,高度重视政工队伍建设
党群干部是国企党政工作的主体和骨干,要高度重视政工队伍专业化建设,以科学的教育制度提高党群干部的思想和理念,这是新形势下落实党政工作的迫切需要,也是国企顺应时代改革的必然要求。企业要以战略的目光审视内部政工工作,提高政工队伍建设水平,为党执政注入巨大活力。要深刻认识到党建理论,以马克思主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政工队伍,切除固有弊端,完善工作体制,健全规章制度,创新人才培育模式,掌握行业发展规律,凸显创新性。认真领会党的十九大会议精神,依法履行党政教育义务,为搞好政工师的素质培养寻找新途径。要意识到,学习是实践的基础,要坚持长期学习,紧紧围绕科学发展观不断提高政工队伍的凝聚力和战斗力。要增强作风建设、能力建设、组织建设和廉政建设,确保企业的战略计划得以实现。党组织要定期到政工部门调研指导,深入基层,了解政工师的思想动态,从提高思想素质、坚定政治立场入手,加强政工师的工作能力,让他们摆正位置,改进不足,把党的思想和作风融入到群众指导工作中去,提高企业的凝聚力。
(二)建章立制,稳步推进企业经济发展
要落实政工工作,首先就要建立严格的选拔机制,为群众指导注入专业化的力量。要确保政工师始终处于良性动态发展中,通过分层次、分批次的形式派遣政工师外出学习,提高理论素质。按照合理流动、动态稳定的原则,健全用人机制,为政工工作创造有序的内外部环境。要增强政工师的工作动力和活力,把绩效考核作为主要参考指标,把党的建设、组织建设、部门管理工作综合起来,做到目标明确、考察具体,公示量化,优劣评议公正,让上级领导能够随时检验政工师的素质能力,同时也能激励各位政工师展示才华。其次,要健全党内监督机制,发挥民主监督的作用,确保各项管理方针得到贯彻执行。政工师要把政工工作和群众工作联系起来,重视他们的劳动成果,理解他们的苦衷,从思想上、精神上、行动上给以他们关心和帮助。要摆脱党群工作流于形式的问题,在开展教育实践活动时,要注意把企业业务和思政教育统一起来,改进工作作风,规范内部管理,重点整改工作意识、行政观念,主动探索适合新时期职工教育之路,强化市场竞争意识,积极投入到生产工作中来,让群众看到企业改革的成果,增强他们对组织的信任。
(三)落实学习,增强干部效能意识
政工师是职工群众联系企业的依靠,因此要立足能力提升、意识提升、效率提升、素质提升等方面,实现自我升华,更好地服务群众。每位政工师都要从心底认识到开展政工工作的重要性,扎实推进党群工作。国企政工师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加强学习:一是政治素养。政工师代表着党的光辉形象,只有积极向党组织靠拢,熟练掌握建设富有特色企业品牌形象的知识,在工作中严以律己,艰苦风斗,自强不息,全心全意为群众服务,把维护集体利益作为奋斗目标,坚持党的基本政策,这样才能真正赢得职工群众的敬重和企业的信任,才能理直气壮地为企业发展谋划,引导职工站在企业的角度思考问题,为实现效益目标贡献自己。二是语言表达。对于政工工作来说,需要政工师具备扎实的文字功底和表达能力,因为日常管理工作和教育工作的开展都离不开材料的搜集、归纳和总结,如果这些基本功不扎实,就很难得到群众的支持。参加培训是政工师提高自我的有效途径,在遇到工作难题时,不能产生畏惧心理,而是要勇敢克服,深入思考解决方法,站在政工这一岗位,确保思路清晰,三是树立正确的职业观,在经济社会中,各种腐败主义层出不穷,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政工工作的开展。政工师要带头改变不良作风,特别是对于享乐主义、拜金主义、个人主义要坚定破除,纠正自己的错误理念,避免职工受到影响。
(四)信息建设,提高部门工作实效
新时期政工工作要创新模式,引入先进的信息化设备,提高工作实效。在国企管理职工,不能长期沿用较为传统的办公理念,而是要把网络通信、信息技术作为管理现代化的综合平台,丰富职工的学习方式,从不同渠道促进群众对外界信息的吸收和理解。借助微平台,增强政工工作的针对性、有效性。信息技术的发展,标志着政工思想宣传工具更具开放性、互动性和广泛性。政工师要认识到信息化技术利用的重要性,帮助职工更好地了解企业在市场中的处境,国际市场的竞争形态等,把握教育主题,树立争取的价值追求,提高政工工作的亲和力和感染力,让更多的职工主动参与到政工活动中来。当前,很多职工在激烈的岗位竞争中接受着考验,信息化建设出来的虚拟环境,能够为他们提供发泄负面情绪的平台,同时也能让他们借助这个平台实现心理寄托。政工师要注意引导的方式,避免他们过度依赖网络平台,否则会让政工工作变得适得其反。体制是政工工作的‘眼睛,信息化建设在给工作带来便利的同时也带来了挑战,政工师要善于运用信息技术,收集更多的教育材料和典型案例来指导职工进行学习,同时也要网络中繁杂的信息影响职工心理,产生负面作用。
四、结语
新时期,政工师要审时度势,对外汲取先进教育理论和管理思维,对内要引导职工相互学习,共同进步,为前进的方向做好规划。政工工作的根本是服务群众,要解决职工在生产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充分发挥基层群众的力量,为企业注入活力,就要顺应形势,充分发挥政工工作在国企改革中的重要作用,不断强化政工师的学习意识、创新意识,立足企业实际,以经济发展、品牌建设作为工作重心,提高管理水平。
参考文献:
[1] 霍闻军.新时期国企政工工作的职能定位与工作模式创新[J].东方企业文化,2017(S1).
[2] 张志贵.浅谈如何做好当今企业政工工作[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下旬刊),2017(08).
[3] 蒲斌.基于新形势下企业政工管理方式的创新思考[J].农业科技与信息,2018(16).
[4] 吴威.新時期事业单位政工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东方企业文化,2015(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