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钢人才强企三部曲

2019-06-27 19:15刘永和
企业文明 2019年6期
关键词:科技人员岗位国有企业

刘永和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人才工作要“以识才的慧眼、爱才的诚意、用才的胆识、容才的雅量、聚才的良方,把党内和党外、国内和国外各方面优秀人才集聚到党和人民的伟大奋斗中来”。国有企业作为党执政兴国的重要支柱和依靠力量,必须在人才强企方面走在前列,通过演绎好人才培养、引进、使用三部曲,不断完善人才发展机制,用好用活人才,为国有企业转型跨越、实现高质量发展提供智力支撑。

抓好培养打造高水平人才发展的平台优势

国有企业蕴含的人才基数大、数量多,好的培育机制可以使人才和企业发展战略快速对接,不仅提升人才素质,也是人才强企的重要基础。

一是开阔视野,培养战略管理人才。以国有企业各级管理人员特别是各单位的领导人员为重点,实施高端培训,采用“请进来、走出去”方式,与知名专业院校、党校建立长期合作关系,开展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专题培训,举办战略管理研修班、现代企业管理培训班、增强发展领导力研修班等,持续提升各级管理人员特别是领导干部的政治意识、经营水平、管理能力。同时,开设“管理前沿专家大讲堂”,邀请知名学者到国有企业授课,让各级领导干部系统掌握国有企业发展的前沿理论和真知灼见,不断提升改革创新能力。持续不懈抓好青年干部的培养培育,为他们量身定做职业发展规划,有步骤地推进教育培训、工作压担和轮岗历练,提升基层工作能力,为企业发展提供充足的后备力量。

二是搭建舞台,培养科技创新人才。国有企业人才工作要立足当前,着眼长远,实施专业科技队伍岗位素质能力专项培训工程。要发挥校企合作优势,以现场专业难点、瓶颈点为内容,与专业院校建立联合课题项目,从专业理论、专业实践、专业应用、专业改进等方面让企业科技人员与院校科研人员共同攻关,提升企业科技人员专业水平。要畅通科技人员职业发展通道,将岗位激励和薪酬激励相结合,注重科技人员多专业岗位历练,配套专项经费实施精准激励,让科技人员安心专业、用心做事,实现个人事业和企业发展同步成长。要搭建科技人员价值贡献平台,从产品品种研发、实验室攻关、生产现场试制到规模化量产,给予科技人员全方位的条件和资源支持,让科技人员在产品品种结构拓展、产品质量提升、产品附加值增长中显现价值。

三是多措并举,培养具有工匠精神的操作人才。建立全覆盖的岗位技能准入制,针对岗位操作要求,开展岗前技能培训,测试达标后才能上岗。开展岗位技能测评,针对岗位作业内容设置考试题库和实战项目,测评结果与岗位调整和薪酬分配挂钩,持续保持和提升岗位人员的操作能力。开展覆盖全员的多层级技术比武和劳动竞赛,让操作能手和比武状元受表彰赢尊重,形成比技能做贡献的良好氛围。建立操作技能大师工作室,让能工巧匠组成团队,立足现场操作改进,尊重职工群众首创,推动企业不断提升精细化管理、精准化操作水平。

抓好引进打造吸引各类人才的集聚优势

从国有企业队伍整体建设上来讲,人才引进质量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员工队伍的最终质量。高素质的新进员工特别是新进的大学毕业生,通过企业的有效培养机制,就会快速认可企业、适应岗位、融入文化,最终成为企业发展的中坚力量。

一是用发展的前景吸引人才。国有企业要明确战略目标和实现路径,总结企业发展历程中的现代化管理机制及成功经验,特别是在尊重人才、依靠人才方面的具体做法,让各类人才看到企业是有志向的、有发展前景的,能看到自己在企业有施展才华的舞台,能够在助力企业发展的同时实现自己的价值和梦想。国有企业自身也要充分利用国家级的技术研发中心、丰富的国际化学习交流机制、参与重大前沿项目机会等资源优势,吸引国内有实力的院校毕业生和海外留学生进入国有企业。

二是用积极的政策留住人才。国有企业要设置人才职业发展通道,让新进大学生看到在国有企业“人人都能成为人才”,立足岗位做出贡献就能有持续的职业发展,就能有优厚的薪酬待遇,就会收获肯定和尊重。国有企业要完善人才的生活保障,在衣食住行上给予新进大学生一定的政策倾斜,多开展丰富多彩的业余文化活动,关心他们的工作与生活,解决他们存在的思想和工作问题。创新工作机制和载体,如金点子合理化建议、我为企业献一策、科技进步奖、质量改进提案奖等,全面建立让勤学肯干的人才有脱颖而出的工作机制,让他们进得来、留得住、干得好。

三是用定制化的培训快速成才。国有企业要实施模块化新员工培训工程,对新进大学生进行企业文化、军事化训练、岗位认知、岗位实践等模块的定制化培训,确定各个模块的工作重点,全程跟踪,既肯定鼓励又纠偏帮助,促进新进员工能够快速胜任岗位。要实施新进大学生“师带徒”工程,每名新进大学生都要配备一名有多年工作经历和丰富工作经验的专家作为师傅,签订师徒合同,师傅系统地传授工作技能、管理技巧,并通过日常生活沟通,帮助新进大学生解决思想和生活中遇到的问题和不便,师徒合同期满后,徒弟要经过测试合格方能出师,测试结果与师傅的绩效薪酬挂钩,保证师徒结对的工作效果。

抓好使用打造高质量发展的人才优势

人才工作,以用为本。国有企业要充分利用人才资源,压实担子使用人才,优厚待遇激励人才,政治吸纳关爱人才,充分激发人才活力,让人才才尽其用、有所作为。

一是压实担子使用人才。国有企业要为各类人才提供施展才华的舞台。对于管理人才,要通过契约化管理,企业聘用和市场化竞聘相结合,充分授权、加大监管,以依法经营为底线,以任期制经营目标为抓手,做到能者上、庸者下,激发企业家精神。对于科技人才,要将战略产品研发、重点领域难点瓶颈等影响企业高质量发展的难题转化为攻关项目,让他们领题攻关,订立激励充分的军令状,激发科技人才干事创业、自我实现的内在动力。对于操作人才,要依托“技能大师工作室”,为他们组建团队,总结提炼操作诀窍和经验,培养指导年轻员工,在提升自身精准操作能力的同时,为企业培养出更多的操作能手。一些重点领域关键环节的难题,国有企业自身尚不具备人才支持的,可采取项目制方式柔性引进海外高层次人才、知名科研院所研究人员、行业内领军企业专家等开展工作,不为所有、但为所用,为企业解决发展难题。

二是优厚待遇激励人才。管理学和企业实践都表明:满意的回报就会激发出人潜在的工作激情和动力。国有企业要对突出的管理、科技、操作人才实施年薪制,待遇不低于企业中层管理干部,让他们从分配上得到直接的肯定。国有企业要设立人才奖励基金,每年对做出突出贡献、解决重点难题的人才实施重奖,在企业营造出一种“一人成才、全家光荣”“崇尚人才、争当人才”的良好氛围。企业每年组织技术比武、先进操作法评选、合理化建议等活动,分层分类激励有贡献的企业职工,用打动人心、有吸引力的激励手段进一步把全体职工凝聚到岗位成才、职业发展通道上来。

三是政治吸纳关爱人才。人才是企业之宝,国有企业要经常性组织各类人才参加专题讲座,接受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理论武装,树立人才报国、人才强企的远大抱负;要在评先荐优中重点向各类人才倾斜,在国家级、省部级、地市级各类评比表彰项目中对他们予以支持,让人才在更高更大的层面上显现价值与成就,让人才既有工作作为又有政治地位,得赞誉受尊重,名利双收;要建立领导联系人才机制,在政治上关心他们的成长,在工作上为他们创造条件,在生活上解决他们的困难,让人才沒有后顾之忧,能够心无旁骛、聚精会神地发挥智力优势,不断探索创造,为企业发展做贡献。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用一贤人则群贤毕至,见贤思齐就蔚然成风。”国有企业通过抓好人才培养、引进、使用三个关键环节,积极实施人才强企战略,完善人才发展机制,用活用好各类“贤人”,人才队伍就会不断壮大,“人人成才、人尽其才”的氛围就会形成,“闻新则喜、以新制胜”的创新文化就会成为国有企业发展的强大动力,成为国有企业转型跨越发展的人才保证和智力支持,成为推动国有企业高质量发展的第一引擎。

猜你喜欢
科技人员岗位国有企业
新时期加强国有企业内部控制的思考
国有企业加强预算管理探讨
如何做好国有企业意识形态引领工作
在保洁岗位上兢兢业业
走进“90后”岗位能手
制造业企业科技人员激励机制研究
完善国有企业内部审计工作思考
实施HR岗位轮换 打造复合型HRM团队
如何提高基层科技人员撰写田间试验报告的水平
科技人员也应实行排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