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重孩子的另一种语言

2019-06-27 00:19崔晓晨
祖国 2019年11期
关键词:尊重绘画幼儿

摘要:画画是孩子的天性,画画是孩子内心的表现。3至4岁儿童的绘画处于涂鸦期至象征期的过渡阶段,是儿童绘画的初级阶段。本文从“如何保护孩子的艺术天性”、“怎样激发孩子对涂鸦的兴趣”、“引导幼儿将‘涂鸦变成漂亮的作品”三个方面阐述了尊重幼儿绘画语言的重要性。

关键词:幼儿   尊重   绘画

每一个孩子都喜欢画画,喜欢画画是孩子的天性,画画是孩子内心的一种表现,儿童教育学家认为:“幼儿期的美術活动就是幼儿情感的培养、情绪的宣泄、发挥幼儿想象力及创造力的一个重要途径,也是对幼儿进行审美素质教育的重要手段之一”。儿童绘画发展分为四个阶段:涂鸦期、象征期、图式期、写实期。3 岁-4 岁儿童绘画处于涂鸦期至象征期的过渡阶段,在大人眼中乱涂乱画,其实在孩子的心里充满了内心的表达。

一、如何保护孩子的艺术天性

每一个孩子都具有艺术家的天性,这是我们每一名老师以及每一名家长十分宝贵的财富。如今艺术教育当作德育和智育的辅助手段,较多的发掘艺术中的真和善的内涵,重技能技巧的训练,轻自由创造能力的培养,严重扼杀了幼儿天生的丰富的想象力和独特的创造力。那么我们该如何保护孩子的天性呢?

(一)确立以审美为中心的美术

为什么儿童喜爱斑斓的色彩和随心所欲的涂鸦,因为他们是向往美的,他们懂得美的自然法则,渴望欣赏美,表现美和创造美。[1]确立以审美为中心的美术欣赏教育目标,改变以前重技能和知识的教学目的,把教育的重点转移到幼儿对艺术作品的情感体验和态度上来,让幼儿在美术作品美的世界中自己去感受美,体会美,让幼儿用他们独有的艺术家的天赋在自由、宽松的美术欣赏过程中逐渐喜欢艺术,获得艺术感受,学会用艺术来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情感。

(二)发现儿童的天性,顺应儿童的天性

幼小儿童的世界是纯真的、简单的、充满理想的世界,而成人的世界是现实主义的、客观的世界。有一次,我给小班小朋友上美术课,内容是如何给一个白色的花瓶穿上一件美丽的花衣服,忽然有一个小男孩站起来大声的对旁边桌的小朋友说:“你们看我画的汉堡。”我问他:“宝贝,你可以告诉老师你画的这是什么呀?”他告诉我是生菜,是被切开的面包,而且汉堡上面还有黑色的小芝麻,我继续问他:“可是,老师这节课教你画的是什么啊?是花瓶,你这个是花瓶吗?”他很害羞的告诉我:“不是,但是我就是很想吃汉堡”。我忽然间觉得这个孩子太可爱了,回头再仔细看看他画的汉堡,猛地一看有点乱,甚至看不出画的是什么,但是仔细一看是那么的像,我觉得他通过涂鸦把自己的内心需要表达出来了,简单的、发自内心的想法带给他一份真正的快乐。

二、怎样激发孩子对涂鸦的兴趣

幼儿从“涂鸦”阶段过渡到“绘画”阶段,这中间“兴趣”是一条至关重要的纽带。幼儿的兴趣不是天生的,关键是教师在各种各样的活动中培养出来的。“涂鸦期”的孩子对物体的美感和形象思维还处于启蒙阶段,虽然他们有丰富的想象力,但是孩子没有能力去表现,这时我们需要的就是帮助孩子唤起表现物体清晰的意象,从而慢慢激发幼儿的内在学习动机,让幼儿愉快地接受教育,成为学习的主人。

(一)鼓励孩子自由涂鸦

幼儿在美术活动中常常会出现这样的问题:不少幼儿一笔画错了就不想画了,或者重新换纸再画,或者对老师说:“老师,我画错了!”“老师,我不会画!”如果老师在此时批评或责备幼儿,那么幼儿就会对画画的手脚越来越束缚,变的越来越没有信心,从而越来越不敢画了。我班有一个小朋友,平时表现的并不出色,有一次我教小朋友们画海底世界,很多小朋友都画出了自己喜欢的各种鱼类,可是他却画了许多老师都看不懂的东西,我问他:“你这是画的什么鱼呀?”他却告诉我他画的是“好多鱼”(一种孩子喜欢吃的膨化食品),就是这样的小事情不经意间发生在课堂上,让我觉得很意外,我借此机会鼓励了他,当着全班孩子的面回应他很善于观察,把我们生活中的事物带到了课堂当中,因此,他变的很开心,对本节课的活动兴趣非常的高,可以看出他对绘画充满着自信。就是这样简单的涂鸦,或许你没有看懂,但是他给孩子带来了快乐。

(二)丰富多彩的导入激发幼儿兴趣

绘画活动往往需要参与者带有巨大的热情,幼儿也不例外。如果采用单一的方法导入课题,会使幼儿感到厌倦,不能激发幼儿创作欲望。例如:在一次绘画活动《设计领带》的教学活动中,我利用可以移动的长颈鹿陪着轻快的音乐讲着孩子们喜欢听的故事导入,先是激发幼儿对活动的兴趣,又准备了大幅的主体背景图:有小熊领带店,需要买领带的长颈鹿,还有几条好看与不好看的领带,通过对比让幼儿感受哪一种设计是美的。在进行导入时,我一边讲故事一边操作设计领带的过程,将技能技巧的部分融入故事当中,让孩子在轻松的故事环节学会了如何设计领带的过程,当我将一条条设计好不同的领带拿出来给孩子们看,孩子们发现有设计的特别好看的领带时,情不自禁地鼓起掌。可见,孩子们很善于观察,是可以感受到美,同时也是能够发现美的,我借着孩子们最高兴趣的时候,希望幼儿每个人画一条漂亮的领带送给爸爸、妈妈或者自己的好朋友。这一举动大大激发了幼儿设计领带的欲望和灵感,在孩子们设计的过程中达到了非常好的效果,孩子们设计出来的领导千奇百怪,每一条领带都是独一无二的,并且每一名孩子都能说出自己设计的方法、用到的线条、图案,以及要送给自己最爱的亲人,活动不仅激发了孩子的活动兴趣,更多的还表达出个人亲人的情感。

(三)采用多种作画手段激发幼儿兴趣

对于涂鸦期的幼儿,如采用单一的油画棒作画,时间一长,孩子就会失去兴趣。为此,我采用多种教学方式。如手指点画、画与裁剪相结合、水彩结合蜡笔画、创意撕画、借形想象等方法。在一次的绘画中,也可以用多种作画形式,幼儿也许不能完全掌握,但是老师可以辅助孩子们完成,在活动中当孩子们最好的合作者。例如:在小班进行《快乐的小鸡》的绘画活动中,幼儿在纸上拿油画棒画好了一个个可爱的、不同形态的小鸡后,我会用草绿色的水粉颜料帮孩子们刷上背景,因为油画棒和水粉是完全不同的绘画材料,它们同时运用时,呈现出的特别的效果使画面更完美,幼儿尝到创新带来的快乐,增强了幼儿的绘画兴趣,当然在这个过程中,孩子有自己完成意愿的时候,老师是大大支持的,让孩子们感受不同的绘画材料带来的不同艺术,更能激发孩子对绘画活动的兴趣。

三、引导幼儿将“涂鸦”变成漂亮的作品

在幼儿经历了“涂鸦”阶段之后,我们应当有意识的加以引导,向深层次开展一些做做玩玩、涂涂画画的美术活动。这样,既符合幼儿爱玩的个性,又能训练幼儿的观察能力,丰富幼儿的想象能力,培养幼儿的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教师的责任是不断地开拓幼儿的思路,使他们的思维越来越活跃。启发引导式教学让幼儿打破时空限制,进行分解组合、再造想象、创造想象、甚至幻想。可以开展丰富多彩的美术想象课。[2]幼儿对他见过的、体验过的、联想到的东西想象的总是千奇百怪。教师正可因势利导,促进发展。幼儿的认知水平、知识经验相对较缺乏,教师可选择一些幼儿熟悉的、感兴趣的生活化主题(吃的、玩的、用的等)开展活动。一次,幼儿上吃水果的绘画课上,孩子们品尝了各种各样的水果,结果一个孩子告诉我:“老师,我感觉自己都快要吃成水果人了,”当时,我灵机一动问他说:“要是你把你自己想想成水果娃娃的话,你想长成什么样子呀?”。吃完水果后,我们一起上了一节美术想象课,想想你吃了那么多水果后,自己也变成了水果娃娃,你是什么样子呢?结果有个小朋友把自己的头想象成西瓜,眼睛是三颗葡萄,嘴巴是两只香蕉,鼻子是一个鸭梨,而且还把自己种在了花盆里。涂完颜色以后变的又奇怪又好看,孩子们相互分享他把自己画成了什么,自己变成了什么水果。既促进了幼儿手、眼、脑的协调发展,又使幼儿的空间思维、想象能力得到较好的培养和提高。

幼儿涂鸦活动是一项富有创造性的活动,而且它又具有明显的个性化特征,它是孩子们表现内心世界的一种体现,是孩子另外的一种特殊语言。幼儿正处于创造和发展的时期,需要老师们为他们打开创造的大门。让孩子随心所欲的将现实与想像的东西绘制出来,体验到美术活动的乐趣,充分调动孩子们在画画中的主观能动性,相信孩子们在艺术的海洋中会游得更加欢畅与快乐!

参考文献:

[1]张丽俊主编.学前儿童艺术教育活动设计与实践[M].长春: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16:68.

[2]叶亚玲,傅建明主编.幼儿园教育活动设计[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14:153.

(作者简介:崔晓晨,鄂尔多斯市东胜区第三幼儿园,教师,小教高级,研究方向:幼儿美术心理。)

猜你喜欢
尊重绘画幼儿
如何让幼儿爱上阅读
让幼儿的每一天充满阳光——论幼儿自信心的建立和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