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有企业公开招标采购物资的质量控制研究

2019-06-27 00:20陈庆卫
新财经 2019年8期
关键词:公开招标物资管理质量控制

陈庆卫

[摘 要]近年来,随着国有企业改革的不断深入和中央巡视制度的开展,国有企业的物资采购也逐渐形成了以招标采购为主,其他采购方式为辅的物资管理模式,招标采购在有效控制采购风险的同时降低采购成本,体现科学理性采购理念,实现物资供应的安全、及时和经济。但招标采购也具有一定的短板,尤其是西安奥凯电缆事件的出现,给招标采购的质量问题敲响了警钟,如何使招标采购物资质量得到有效控制,已成为当前国企物资采购主要思考的问题。文章就国有企业公开招标采购物资的质量控制展开论述,通过分析公开招标过程的各个环节,探讨物资招标采购中质量控制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合理的解决策略。

[关键词]国有企业;公开招标;物资管理;质量控制

[中图分类号]F274;F276.1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完善,加强和规范国有企业物资采购监督管理已成为一个日益突出的问题。作为国企,其资产属性和市场属性决定了其经营活动有别于民营企业,因此,多数国有企业的物资采购实行以招标采购为主,其他采购方式为辅的物资采购模式,特别是对新建、改扩建项目,更是以公开招标为主,利用招标的择优性以及市场的广泛性、竞争性特点,获取市场的优质资源。物资采购的目标就是保证企业生产建设物资安全、及时、经济供应,实现企业的整体效益最大化。当前,商品日益丰富的同时又受诸多不确定因素影响,同行业间的企业规模、技术力量、管理水平、产品及服务质量存在很大的差距,而随着我国经济发展进入向更高层次转型的阶段,企业对产品和服务的质量、品质要求也越来越高,价格已不再是最关键的影响因素。如何利用市场杠杆配置优质资源,成了国有企业物资采购的新课题。

1 国有企业物资采购管理要点

国有企业物资采购管理的理念是“安全、及时、经济”,其中安全指的是质量风险控制,要采购品质优良的物资,保障企业生产经营的安全;及时指的是进度风险控制,物资采购要满足生产和项目建设的时间要求,及时将所需物资供应到生产建设现场,保障生产不停产、建设不停工;经济指的是成本风险控制,体现的是以效益为中心,利用经济杠杆作用,采购性价比最优的物资,降低采购成本。

2 国有企业公开招标采购物资的质量控制中存在的问题

第一,公开招标具有完全以书面材料决定中标人的缺陷。公开招标只能以书面材料决定中标人,这本身就有一定缺陷。撇开有些投标人有弄虚作假的特殊情况,有时书面材料并不能反映投标人真实的水平和情况,这给公开招标带来一定的风险。

第二,公开招标周期较长,参与人员较多,协调工作量大。从理论上说,公开招标应当要求招标信息能够传递到所有的潜在投标人处,这就导致其时间必然长于其他采购方式,期间,技术人员、招标组织人员、评标专家等参与的人员较多,这要求做到统筹兼顾,稍有疏忽就会影响招标质量。

第三,公开招标采购与其他采购方式的不同,它带来了买卖双方博弈理念和方式的变革,即由买卖双方直接博弈转变为买方搭台,供应商之间竞争博弈。在这个过程中,如果策划不缜密,组织不严密,供应商之间恶意竞争,就会导致质量上得不到有效控制。

3 国有企业公开招标采购物资的质量控制措施

3.1 前质量控制

前质量控制指的是从准备开始招标到合同签订,过程是控制招标物资质量的关键,针对招标流程的每个环节采取不同的措施,制定相應的对策,控制招标质量。前质量控制主要是招标文件的编制、开评标的组织以及合同的签署,招标文件应当包括招标项目的技术文件、对投标人资格审查的标准、投标报价要求和评标标准等所有实质性条款和要求。

第一,技术文件的编制。技术文件是需求的具体体现,是招标文件和合同文件的重要组成部分,它规定所购货物、设备的性能和标准,也是评标的关键依据之一。如果技术文件制定得不明确或不全面,不仅会影响采购质量,也会增加评标难度,还是控制招标物资质量的前提。技术文件要依据项目或生产需求,综合平衡功能和资金因素。因此,技术要求必须提出翔实的质量要求和标准。

第二,资格审查条件设置。资格审查是指对潜在投标人的资质条件、业绩、信誉、技术、资金等方面进行资质和履约能力的审查,采用资格后审时,审查条件包含在招标文件中,主要包括合法性审查、财务审查、资质审查和投标能力审查,内容涵盖供应商基本资质、注册资金、固定资产、技术水平、运行状况及信誉等方面,只有满足条件并通过资格审查的投标人才能参与后续评标。这相当于为整个招标工作的顺利开展设置了有效门槛。

第三,评标标准的制订。评标办法主要有经评审的最低投标价法和综合评分法,由于经评审的最低投标价法近几年饱受诟病,非标准物资招标不建议使用,综合评标法分为商务评标和技术评标两部分,技术评标是用把涉及投标人各种资格资质、技术水平等条款都折算成一定的分数值。分值权重可以根据招标物资的技术复杂难度合理设置,技术复杂,质量标准要求高的,适当提高技术分权重,还可以根据不同项目制定不同的评标标准,使得评标结果更具科学性,有效防止低价的不正当竞争,对采购产品整体质量的安全和售后服务更有保障。在实际招标过程中,为了控制招标物资质量,可以对投标人的生产装备、招标响应方案、使用业绩、用户使用评价等设置评标标准。

第四,合同条款的设置。招标文件中应包含后期拟签合同的商务条款,要明确技术文件的要求、招标物资的数量、交货期、交货地点、安装要求以及操作人员培训等。同时,为了后期合同的履约和供货质量的保证,应对履约保证金和质量保证金做出规定,在招标文件中设置一些针对惩罚性条款。

第五,合同的签署。招标采购签订的合同就是一个要约邀请、要约、承诺的过程,因此,招标文件、中标人的投标文件和中标通知书是合同签订的依据,签署合同时,要仔细阅读招标文件和投标文件,做好采购要求的最终细化及确认工作,最终形成对于买卖双方均具有法律约束力的书面合同文本(包括技术附件)。合同标的、价款、质量、履行期限等主要条款应与招标文件和中标人的投标文件的内容一致,特别是针对采购需求所提出的关键性要求和投标响应,要确保其最终体现在合同文本(包括技术附件)中。

3.2 后质量控制

后质量控制主要是合同履约的控制,在合同履约过程中所开展的质量控制以及采购物资入库质量检验、验证。在质量控制过程中,主要做好三个方面的控制:其一,做好过程控制,随时掌握生产进度,对关键生产节点要派人到现场监督,参与关键节点的检验,关键性材料的投用要现场复核材料检验报告,检查材料用量是否满足设备加工的实际需求,重要设备要委托专业监理公司进行现场监造,一旦出现问题,立即要求厂家进行停工整改,消除一切质量安全隐患。其二,做好物资现场确认验收工作,物资进库前要严格按照合同要求进行验证或检验,没有检验能力的委托专业公司进行检验。并做好检查、检验记录。其三,对于分期分批到货的物资要做好详细记录,记录内容包括到货情况、检验凭证等,如有质量问题,及时向供货方提出,进行现场整改或返工退货,启动索赔机制。对大型设备,要随时监控运营状态,及时与供货商进行沟通。

4 结 论

国有企业是我国的经济主体,在招标采购物资质量控制过程中,按照“性能价格比最优、全生命周期总成本最低”的目标,采购可靠、耐用的物资,公开招标采购目前作为国企物资采购的主要方式,能够发挥充分市场竞争的作用,使更多的供应商有更多的公平机会参与提供优质的产品,保证了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正常开展。

参考文献:

[1]王玉辉.非公开招标采购方式在企业的实施[J].中国集体经济,2017(13).

[2]朱延柏.公开招标后如何确保安全供应[J].中国招标,2018(34).

猜你喜欢
公开招标物资管理质量控制
广州旧改爆发! 5条村公开招标! 超180公顷!
编制地铁物资招标文件应注意的事项
对实现电力企业物资管理信息化建设的几点思考
浅谈机车总风缸的制作质量控制
浅谈在公路桥梁施工环节的质量管理及控制
浅谈石灰土基层施工及质量控制
黄土路基台背回填的质量控制
探讨企业物资管理存在的弊端及应对策略
铁路工程施工项目物资管理浅析
浅谈建设工程项目公开招标发包工作重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