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毛泽东确立的思想建党原则对于中国共产党在不同时期解决各类问题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了解思想建党原则的形成原因,对于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具有非常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
关键词:毛泽东 思想建党 原因探析
自从古田会议上,毛泽东提出了思想建党原则后,思想建党便成为了中国共产党建设的基本原则。中国共产党在成立初期,面临动荡的局势,自身对于中国国情的认识不够充分,把握也不够准确。在这种情况下,毛泽东确立的思想建党原则,有助于维护队伍的稳定性与先进性。
一、思想理论继承
作为坚定的马列主义者,毛泽东从马列主义思想中汲取了丰富的营养,促使其思想日趋成熟。关于思想理论教育在无产阶级政党建设中发挥的重要作用,马克思强调,“批判的武器当然不能代替武器的批判,物质力量只能用物质力量来摧毁,但是理论一经掌握群众,也会变成物质力量”[1]。列宁也提出科学的理论是无产阶级政党保持先锋队性质和发挥领导作用的关键因素,新型的无产阶级政党必须以科学的马克思主义为思想武器和行动指引。
同时,毛泽东也认识到中国的国情与马恩时期的情况不同,中国共产党诞生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自然经济占主导,工业极不发达,农民的数量远高于产业工人。为了壮大队伍,建党初期吸收了大量非工人阶级,致使党内滋生了主观主义、流寇思想等非无产阶级思想,影响到了党的纯洁性和战斗力。毛泽东针对这一情况提出:“边界各县的党,几乎完全是农民成分的党,若不给以无产阶级的思想领导,其趋向是会要错误的。”[2]并提出加强党的思想政治建设工作的重要性,“要让广大党员干部深刻认识到,仅仅在组织上入党是不够的,在思想上入党才是成为真正共产党员的关键所在。”[3]
二、个人的早期探索
毛泽东自1918年在北京大学图书馆工作起,就用新思想打开了一片新天地。他系统学习了马恩的经典原著和早期马克思主义学者的理论成果,使其实现了从“言必称孔孟”的旧式知识分子到激进的民主主义者转变。[4]
1920年,毛泽东在马克思主义的指导下,先后组织建立了湖南社会主义青年团和长沙共产主义小组。秉承以马克思主义信仰为基础,服从共同信仰,遵循同一主义,寻觅“真同志”的原则,有效避免了京、沪等地建团时,因急于创建而盲目扩大规模,组织内部出现多种思想信仰,组织不得不解散又重建的情况。这一原则也促使长沙共产主义小组的组建和活动开展得以顺利进行。这不仅是毛泽东将个人的理想信念上升到组织层面的重要环节,也在思想层面上为其日后提出建立思想建党原则奠定了良好的基础。[5]
三、对实际情况的分析
(一)中国共产党内的错误思想盛行
中国共产党在成立之初是共产国际的一个支部,受其领导。按照共产国际的民主集中制原则,中国共产党做出的所有决议必须经共产国际的批准后才能实施。但由于共产国际对中国的实际情况不了解,因此在其干预下做出的决议并不能很好地指导实践,甚至致使革命走了弯路。例如共产国际的领导担心中国共产党离工人阶级太远了,会丧失先进性,成为一个落后的农民党、小资产阶级党,所以要求中国共产党将工人运动作为中心工作,通过大力发展工人党员,提拔工人干部到各级领导岗位等方式来保持党的干部队伍的先进性和纯洁性。在确定中共六大代表时重视工人成分,在有选举权的84名代表中,工人占41人,六大选出的由23名委员和13名候补委员组成的中央委员会中,工人占21人[6]。并积极推行城市中心理论,占领中心城市。但是经过历史验证,这种指导思路并不能推动中国革命向前发展。
同时,党内早期领导人不顾实际地盲从共产国际的指示,对中国共产党的建设带来了一定的危害。陈独秀作为党的早期领导人,在党的创建时期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但是由于他一贯秉承“二次革命论”的思想,认为“至于国民革命成功,共产党便要与国民党左派争政权,这也是不会有的事。共产党取得政权,乃是无产阶级革命时代的事,在国民革命时代,不会发生这类问题”[7]。即共产党的主要任务不是争取领导地位,而是取得国民革命的成功。正是由于他没有认识到無产阶级掌握领导权的重要性,致使革命受到了严重损失。
(二)对中国共产党实际情况的分析
促成毛泽东思想转变的不仅有马恩的经典原著和早期马克思主义学者的理论成果的教化作用,还有他对中国国情进行深入分析的现实启示。不同于李达等理论家先研究理论,后结合实际的“理论与实践结合”的方式,毛泽东则采用了“实践与理论结合”的方式,即“在实际中遇到什么问题,然后再运用马克思主义理论去回答这些问题,从而构建其理论体系。”[8]这种逻辑思路贯穿于毛泽东思想的始终。
建党初期,党内成员构成复杂,有工人、农民、小资产阶级等多种成分。据1929年5月的统计,红四军全军4000人,其中党员1329人,占33.2%。在这些党员中,有工人310人,占23.4%;农民626人,占47%;小商人106人,占8%;学生192人,占14%;其它95人,占7%。党员中农民和其他小资产阶级出身的人占70%。[9]虽然怀着满腔的热情加入了党组织,但是每个成员的行为都不可避免地受到了自身固有思想的影响。农村的党组织建设也因受家族观念的影响出现了许多问题,“党在村落中的组织,因居住关系,许多是一姓的党员为一支部,支部会议简直同时就是家族会议。”[10]这都为革命的开展带来了不小的阻碍,统一思想成为了亟待解决的问题。
对于这一点,毛泽东早就有了清醒的认识。在《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一文中,他在开篇就明确指出“谁是我们的敌人?谁是我们的朋友?分不清敌人与朋友,必不是个革命分子”,并将社会成员划分成了五大阶级逐一分析。此外,毛泽东还在多篇文章中对中国社会的阶层进行分析,如《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目前抗日统一战线中的策略问题》等。因为毛泽东的分析是对于整个社会的阶级分析,其中也包括党内成员。因此,这些分析不仅能够帮助大家了解当前的形势,认清了站在对立面的敌人是谁,也认识到自身存在的问题。
同时,毛泽东在古田会议上提出“思想建党”的原则,把人的身份与人的思想分开,以先进马克思主义思想来克服各种非无产阶级思想的消极影响。农民、小资产阶级的身份不可改变,但思想觉悟可以通过学习提高。这一思想顺利地解决了农民、小资产阶级入党问题,为解决农民同盟军问题扫清了思想上和组织上的障碍。
四、塑造中国共产党形象的需要
政党形象是社会公众对其整体素质、精神风貌等方面的评价的反应。马克思指出,共产党人与一般无产阶级的不同之处在于其无私性,即“其没有不同于无产阶级的利益,没有任何特殊的原则”[11];坚定性,“在实践方面,共产党人是各国工人政党中最为坚决的、始终推动运动前进的部分”[12]及组织纪律性,即工人阶级革命政党必须要有全体党员都必须遵守的严格的组织和纪律。毛泽东在《关于纠正党内的错误思想》中指出在党员群众中广泛存在的“四大主义”,即主观主义、个人主义、绝对平均主义以及盲动主义,严重危及政治形势的分析与判断,“主观主义的批评……往往酿成党内的无原则纠纷,破坏党的组织”[13],必须予以纠正。中国共产党是在中国革命过程中成长起来的,它的发展壮大离不开广大人民群众的支持与信赖。如果脱离了群众,党就失去了成长的空间和养分,但要紧密联系群众,获得群众的信赖和支持就必须要使党塑造良好的形象。塑造党的形象不仅体现在形式制度上,还要反映在党的思想上,要使每一名党员都能够切切实实地从思想上认同。但在目标一致的基础上,每个人实现目标的想法也是不尽相同的,因此统一思想便显得格外重要。毛泽东深刻认识到这一问题的重要性,通过开展党内教育、批评与自我批评等方式有针对性地解决党内的思想认识问题,培养出立志在革命根据地有所作为的勇士。
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对于党的建设,尤其是思想建设格外重视。提出全面从严不仅是新形势下党的建设工作的重大战略,也是加强党的思想建设的关键一环。毛泽东确立的思想建党原则是党的建设的基础和灵魂,对当前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具有非常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1][12]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2][13]毛泽东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
[3]侯峰.中國共产党思想建党的历史传承与现实启示[J].济南大学学报,2015,(05).
[4][8]丁晓强,李立志.李达学术思想评传[M].北京:北京图书馆出版社,1999.
[5]金民卿.青年毛泽东的思想建党探索及其深远影响[J].毛泽东研究,2017,(01).
[6]中国共产党历史(第1卷:上册)[M].北京:中共党史出版社,2002.
[7]陈独秀文章选编(下)[M].北京:生活· 读书· 新知三联书店,1984.
[9]中国共产党历史(第1卷:上册)[M].北京:中共党史出版社,2002.
[10]毛泽东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
[1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作者简介:刘滢,学历:硕士研究生在读,单位:西安建筑科技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研究方向:马克思主义中国化问题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