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蔡和森成长为中国共产党早期的重要领导人和工人运动领袖有其必然因素和深刻的历史渊源。生长于湖南,湖湘文化中的爱国主义传统和传统文化中的爱国思想对幼年的蔡和森留下深刻影响。求学时的蔡和森受到辛亥革命与五四运动的深刻影响,逐渐选择了马克思主义并与中国实际相结合,走上革命爱国主义道路。
关键词:蔡和森 爱国思想 教育渊源
蔡和森(1895-1931),字润寰,号泽膺,湖南省双峰县永丰镇人。中国共产党前期重要的领导人、工人运动领袖、无产阶级革命加。蔡和森的一生是令人动容的光辉历史,他的一生和其生活环境及家庭影响紧密相连,尤其是求学时期辛亥革命和五四运动爱国主义的冲击,使得其思想得到了升华。
一、湖湘文化的浸润
湖湘文化源于两晋后中国文化重心南移时带来的中原儒家文化和古代荆楚本土文化,思想意识上承接了儒家思想传统。其人格修养和道德历练都以正统的“经世致用”、“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为目标,呈现出独特的儒家文化特点。爱我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的优秀美德,湖湘文化中爱国主义尤其鲜明,已然成为了一种文化现象。湖湘文化中的爱国主义拥有形成与发展的内在规律。中国古代在湖湘地区以饱满的爱国情怀享誉全国是著名诗人屈原。东周战国期间,在士人们普遍缺乏国家观念的情况下,屈原却具有强烈的爱国之情,不堪目睹楚国的灭亡而投身于汨罗江,成为我国古代具有崇高理想的志士仁人的代表。蔡和森对屈原有着浓重的敬佩之情。在蔡和森居住在岳麓山的饮马堂前就经常去屈子祠凭吊。他十分喜爱屈原的诗篇作品《九歌》、《九章》都是心爱之作。不仅仅每天早晨都高声朗诵,有时还带着外孙女刘千昂一起朗读。常在家中与亲人一同讲述伟大爱国诗人屈原的感人事迹,流露出对屈原不幸遭遇的同情和愤慨。南宋时期,湖湘学派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与成熟,湖湘文化中的爱国情结传播的更加广泛。湖湘学派的奠基人胡安国就坚决主张抗金、收复失地。
进入近代时期后伴随着西方国家侵略中国行为的进一步加剧,民族矛盾激增。湖湘文化中爱国主义思想起到了更加重要的作用。面对清王朝日益没落的态势,魏源开出了“师夷长技以制夷”的药方,一定程度上缓解了清王朝的阵痛。在这一思想指引下,曾国藩、左宗棠等成为经世致用学风的积极践行者,筹办洋务、引进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开启了中国近代史的征程。
二、传统教育的启蒙
受到湖湘文化影响的并不止蔡和森一人,毛泽东等现代湖湘文化的先进爱国分子,将湖湘传统文化与当时的社会环境想融合,形成了一套适合中国进步发展的革命理论,最终获得了中国革命的胜利,是湖湘文化中浓墨重彩的一笔。1899年春天,刚满四岁的蔡和森随母亲离开了上海江南机器制造总局回到了家乡永丰镇。不久,他们就寄居到离永丰镇七十里的荷叶外祖母家。
蔡和森最初接触学习的知识是《三字经》、《百家姓》等启蒙类书籍,在识字之后就开始读四书五经。1907 年革命家秋瑾在浙江绍兴被害的消息传到了湖南,蔡和森从母亲口中得知秋瑾是爱国革命家,有着伟大的爱国革命事迹,极大的激发了蔡和森的爱国激情。而对曾国藩发家史的了解也使他逐渐产生了对“曾大人”的厌恶情绪。
1908年,蔡和森全家从荷叶搬回了永丰镇,家境的窘迫使十三岁的蔡和森不得不中断学业,被父亲送到了蔡广祥辣酱店当学徒。尽管当学徒的日子非常艰苦,蔡和森也从未间断通过书籍对爱国救国思想的探索。1911年秋,中断了三年学校生活的蔡和森又走进了学堂。入校后他继续发扬刻苦攻读的精神,阅读范围也更加广泛,并把范仲淹在《岳阳楼记》中所写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诗句抄在国文课本上,借以鞭策自己一定要把国家的兴亡、人民的疾苦时刻记在心里。在湖南学习期间蔡和森阅读了大量书籍,其中对蔡和森爱国思想產生了重大影响的书刊不仅仅有陈独秀的《新青年》,墨子的《非攻》等文篇对蔡和森的思想也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在爱国思想的成长中寻找救国道路。蔡和森反对在学校以“大经”、“小学”作为文科主课,反对祀孔,主张树立自由的读书风气。他认为现在社会之所以动荡不安,正像墨子所说的,是由于“饥者不得食,寒者不得衣,劳者不得息”,“乱者不得治”,缺乏“兼爱”的思想所致。他把墨子说的“行天下之利,除天下之害”,解释为要让天下人过饱食暖衣、和平幸福的生活;把“只记大体之功利,不计小己之利害”解释为要使天下人都得到好处,就要不惜牺牲自己的一切,即令屈节辱身,也在所不辞;如果只计较个人名节,忘却远大之举,而不敢有所作为,其结果必然导致“小人积极横行”,欺凌百姓,而正直有为之士却不能尽力为天下做事的局面。
尽管蔡和森自幼接受传统文化教育熏陶,但他对儒家文化的选择确实去伪存真的吸收。他对墨子的尊重远远多于对孔子的尊重,甚至他在一定程度上是反对孔子的。他反对孔孟贱稼穑,轻劳力的主张,反对孔子制定的繁琐的礼节,主张节俭。在今天看来,蔡和森的思想无疑是带有极大的反叛精神的,同时也具有极大的前瞻性。他对传统文化教育坚持了“取其精华,弃其糟粕”的原则,表现了一代伟人的魄力。
三、辛亥革命和五四运动的洗礼
蔡和森成长于战争年代,动荡的局势和颠沛流离的环境让他饱受战火的摧残。蔡和森在学习期间正巧遇上五四运动与辛亥革命,革命的种子在他的心中生根发芽。经过了战争的蔡和森对革命行动的触觉较为敏锐。在辛亥革命过后,孙中山在担任临时大总统时颁布了剪辫子的通告。虽然通告已出,但是顽固的封建思想残留还是有很多人都留着长辫子,不肯剪辫子,顽固的封建思想依然停留在脑海中。有一次,同盟会员陈树人从外地回双峰十竹山老家,路过永丰镇时,因为头上没有辫子受到了有些人的嘲笑。蔡和森认为用实际行动来支持孙中山的革命是十分必要的。蔡和森带动全家人和同学掀起了一场剪辫子的风潮,打破了永丰留辫子的陋俗。1913年春季,蔡和森来到了省会长沙求学,对长沙各个高校进行了对比后,最后选择了政治思想较为先进的湖南铁路学校。湖南铁路学校是由同盟会会员龙毓俊等人于1909年冬创办的,学校以为本省培养筑路人才;掩护同盟会会员的革命活动为宗旨。辛亥革命前,学校成了同盟会在长沙开展活动的重要据点。校址迁到了黎家坡后,革命党人在此有颇为频繁的活动,学校的革命气氛也相当浓厚。进入学校后,蔡和森不仅取得了优异的成绩,还紧紧关注着当时社会政局的变化。
当湖南为了反对袁世凯而宣布独立时,他以“击祖逖中流之棹,挥刘琨待旦之戈,殄灭凶残,铲除专制”的豪迈语句激励自己,表示讨伐民贼,效命疆场的决心。他几乎每天都要阅读报纸,议论时事。对国家时局的了解促使他热衷于改造社会和参加革命斗争,蔡和森对社会问题的关注远远多于其他的同龄人,对救国真理的迫切追求使他对自己所处的环境有了更高的要求。此时,一场激动人心的新文化运动爆发了。新文化运动是当时中国社会的政治和经济在观念形态上的反映,同时也是辛亥革命以来民主思想在新的条件下的继续和发展。
新文化运动从1915年开始成为五四以后思想解放主流的源头。 1915年9月,《新青年》正式出版。《新青年》宣扬着新的思想與认识,是宣传提倡新文化刊物。《新青年》对封建主义顽固思想进行了批判,并且根据当时社会环境提出了“民主”与“科学”的口号,提倡人们要实现自由、民主,要实现个性解放。这极大鼓舞了广大青年同封建复古倒退势力作斗争的决心和勇气。蔡和森是《新青年》的忠诚读者,他经常对《新青年》中刊登的文章提出自己的见解与认识,特别是对《新青年》中对孔子思想的质疑尤为赞同。李维汉讲道,“新民学会会员中,毛泽东、蔡和森接受马克思主义和十月革命道路最早。他们在五四运动前夕,就在李大钊影响下,开始学习和研究十月革命和马克思主义书刊。”不仅如此,蔡和森还亲自参加了轰轰烈烈的五四运动,切身感受救国的广大青年们的热忱。为了执行新民学会“向外发展”的方针,1918年6月23日,蔡和森离开长沙前往北京。计划“留京四年,每年会长沙一次,以与各界联络”,“三年之内,必使我辈团体,成为中国之重心点,并且要使女届同时进化”。当五四运动高潮时期,为反对出席巴黎和会的中国代表在凡尔赛和约上签字,北京学生示威请愿,要求并警告政府拒绝签字。在蔡和森的带领下,陈绍休、贺果和唐铎等湖南的一些青年参加了这次示威请愿活动。“我们在新华门前的院子里坚持了一天一夜,晚上露宿在那里,条件虽然艰苦,但是大家情绪饱满,增强了斗志”。五四时期的蔡和森到了北京后,接触到了各式各样的社会思潮,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思想也在其中,十月革命的发生以及蔡和森先后与的李大钊等先进爱国主义知识分子的紧密接触,一同革命,让蔡和森深入接触了列宁十月革命后所建立的社会主义政权,对马克思主义思想有了进一步的认识。蔡和森的革命思想开始倾向于十月革命的思想理念。《新青年》报刊的思想传播使得的蔡和森对社会主义思想有了更加正确的认识。
参考文献:
[1]蔡畅等著.回忆蔡和森[M].人民出版社,1980.
[2]新民学会.新民学会会员通信集第1集,新民学会.
[3]中国革命博物馆.蔡和森的十二篇文章[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0.
[4]蔡和森.蔡和森文集[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0.
(作者简介:王凤,硕士,中共鹤壁市委党校,讲师,研究方向:中国近现代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