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志青
7月1日开始,上海将面临垃圾分类的“大考”,国内其他城市也将陆续“开考”。垃圾分类是伴随城市化进程出现的一种“新时尚”,尽管发达国家已经积累了较多经验,但事实上,换一个国家,换一座城市,垃圾分类中碰到的情况就会变化,现有的成功模式不一定有“普适性”。因此,探讨垃圾分类仍应回归人类追求可持续发展的本源。
第一,垃圾分类是人类追求可持续发展的理性选择。在资源稀缺的条件下,唯有在代际之间进行合理的资源配置,才能保证代际延续。垃圾分类并不是谁来强加于我们的,而是公众集体反思的必然结果。从全球视野来看,或早或晚,作为一个可持续发展的趋势,垃圾分类都必然会进入我们的城市空间和家庭空间。在这个趋势面前,我们没得选。
第二,垃圾分类蕴含消费文化特性。作为工业化时代所面临的环境问题,垃圾分类直接展现在我们面前的是技术特性,但就像一篇传播很广的文章所提到的:大骨头是干垃圾,碎骨头是湿垃圾,这样的技术细节让公众很困惑。关心技术特性固然没错,但过于纠结技术特性则偏离了垃圾分类的本质。中国文化强调“民以食为天”,“讲究吃”的国情意味着分类更加复杂,其他国家没有的垃圾我们可能有。在这种情况下,不应追求过度极致的垃圾分类,或完全沿用其他国家分类方式。此外,还要重视互联网消费文化的冲击,尤其是外卖消费文化的冲击。总体上,好好找寻并尊重垃圾分类背后的文化特性,将有助于我们推进这项工作。
第三,垃圾分类折射市场经济体系发展水平。作为理性需求和感性特征综合的结果,垃圾分类同时也是一项“技术活”。也许很难将垃圾分类与市场经济挂钩,但垃圾分类能否成功的关键就在于能否与市场经济体系相融。就垃圾分类而言,其本质是经济学中的期限错配问题,居民当期在垃圾分类上的投入,可以在长期产生收益或效用。
这里面存在两方面的经济问题,一是长期收益可预期吗?比如通过垃圾分类提高房价,这样的收益也许存在,但需要通过时间证明;二是长期收益即便存在,与短期投入相比,仍然是错配的。
那怎么办呢?出路在于要相信市场经济。比如近期上海出现的“代扔垃圾服务中介”,居民购买第三方服务来解决垃圾分类问题。目前还不清楚这个新事物是否有生命力,但值得肯定的是,这为解决期限错配提供了一个市场出口。通过第三方中介服务,社会长期的环境收益就化整为零,与短期垃圾分类努力相对应。如果垃圾分类执行够坚决,执行范围够大,服务中介市场就会够大,产生更多的规模效应和收益,最终通过某些绿色经济金融的政策手段,将它们引导到资本市场中,这将成为立法之后,再通过市场化方式解决当前垃圾分类问题的一个重要方向。▲
(作者是复旦大学环境经济研究中心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