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平汉 詹 佳 郑雨雁
浙江省淳安县临岐镇农业公共服务中心(311703)
三叶青,学名三叶崖爬藤,又名金线吊葫芦、蛇附子、石老鼠等,是鼠李目、葡萄科、崖爬藤属的草质藤本植物。作为中药材的三叶青其用药部位为块根、果实或全草,以地下块根和果实的药效最好。三叶青主要分布于湖南、浙江、江西、福建、湖北、广东、四川等省,全年可采收,晒干或鲜用均可。三叶青性平、味微苦,具有清热解毒、祛风化痰、活血止痛等功效,主治毒蛇咬伤、扁桃体炎、淋巴结结核、跌打损伤、小儿高热惊厥等疾病。现代医学证明,三叶青提取制剂对多种原发癌、转移癌等均有治疗作用。
在自然情况下,三叶青主要生长在海拔300米以上的阴湿山坡、山沟或溪谷旁林下,根茎处要有树叶覆盖,需散光照射和湿润的气候。根部周围要有细水渗出,较耐旱,但忌积水;喜凉爽气候,在18~25℃环境生长健壮,在10℃时生长停滞;三叶青具有极强的地域选择性,在富含腐殖质或石灰质的土壤种植最佳。三叶青年生长过程具有明显的规律,萌芽期在每年的3—4月、快速生长期5—7月、高温缓慢生长期8—9月、秋快速生长期10—11月、低温休眠期12月至次年3月。
宜选择生态良好,海拔200~800米,全年温度在-5~38℃间,排水良好的熟化梯田,禁选低洼排水不良、雨季易积水的大田或刚开垦的山地;水源清洁,远离污染源。
三叶青多采用扦插育苗。
(1)插穗选取及处理 在母株上选择生长健壮的二年生枝条,修剪成2节~3节的插穗,上部留一叶,扦插前用生长激素IBA(吲哚丁酸)500毫克∕升+7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整段浸1分钟,于2月上旬至6月下旬或10月中旬至12月下旬扦插。
(2)基质配方及扦插方法以70%细泥土+20%泥炭+5%珍珠岩+3%缓释肥+2%草木灰充分混匀后作扦插基质,用50孔穴盘扦插。
(3)插后管理 遮阳:扦插前架好遮阳棚架,覆盖遮光率50%~60%的遮阳网。
保湿:扦插后在穴盘上架好塑料拱棚,保持塑料棚内20~30℃和60%~80%的相对湿度。
施肥:插穗基部有根原体出现后,每半个月喷施一次0.25%磷酸二氢钾。
炼苗:扦插2—3个月后,适当延长通风和光照,以增强种苗适应外部环境的能力。
出圃:优质种苗要求生长健壮、无病虫害、根系发达。当秧苗根3条以上、叶3张以上,叶片嫩绿或翠绿即可出圃。
传统的三叶青种植方法是利用高大又较稀疏的树木或南北朝向的山区毛竹山种植。这种方法只要掌握好光照度,勤除草即可。该方法成本低,质量好,但不易管理,产量不稳定,种植地域受限。另一种方法是利用某些成片栽培的藤本植物,如吊瓜、葡萄、带藤瓜果等棚架遮挡阳光进行套种,要求棚架高度在2米以上,周边无污染源。该方法投资小、收益高。但专业化、规模化的三叶青生产宜采用设施栽培,其技术要点如下。
(1)栽培地块选择 应选择无水土污染,有水源、能抗旱排涝、地块较大、偏酸性土壤、周围环境较好的坡地、旱地、稻田种植,以山区或丘陵地区为佳。
(2)搭建栽培设施 利用杂木、毛竹等搭建栽培设施,要求所搭棚架高度2.4米以上(过低易被盛夏强光灼伤)。定植前,覆盖透光率45%~65%的遮阳网,海拔越高,遮阳率越低。
(3)整地做畦 翻耕前,亩施腐熟栏肥或专用有机肥250千克~400千克、磷肥50千克、草木灰50千克或三元复 合 肥 (N∶ P∶ K=12∶ 18∶21)50千克,深耕25厘米,耙细整平。做龟背形畦,畦宽50~60厘 米 、 高 25~35厘米。畦之间开排水沟,使沟沟相通,排水良好。
(4)移栽 移栽时间。4月上旬至5月下旬或10月中旬至11月下旬。株距30厘米,行距25~30厘米。
栽培容器。选择材质为无纺布袋或底部有排水孔的塑料袋,袋的尺寸为口径25~30厘米,高30~35厘米。容器栽培的基质以70%园土+20%腐熟栏肥或专用有机肥+5%磷肥+5%草木灰或三元复合(N∶ P∶ K=12∶ 18∶ 21) 混合。配置好的基质装入容器中,装至袋口拍平即可。按照2只袋一排排列在种植畦上。每个容器2株定植,栽后压实,浇透定根水。
(5)栽后管理 一是浇水保苗。定植初期,3~5天浇水一次,保持地面湿润,不积水。二是补苗。定植1个月后,要对苗进行一次检查,发现枯苗、缺苗,应在每年种植季节及时补苗,以保证全苗。三是搭架。三叶青藤蔓长到35~40厘米时,搭架引蔓攀援。四是除草。幼龄期每年5—11月人工除草2~3次,1年后每年除草1次,不宜使用化学除草剂。五是施肥。每年追肥2次,第1次在2—3月植株抽芽前,第2次在11—12月块根膨大期,每亩用三元复 合 肥 (N∶ P∶ K=12∶ 18∶21)15千克,用水溶解后灌根。六是控制光照。长时间阳光直射,三叶青将不能存活。在春末、夏季、秋初应酌情遮挡60%左右的阳光,秋后及冬季和初春时节则需稍高的光照度,以利三叶青块根生长,提高产量。
三叶青块根高产的关键是在搞好田间管理的同时,控制好光照度和掌握好采收时间;其次是肥料的合理运用和湿度调节。
人工栽培中,常见病害有叶斑病、根腐病、霉菌病,常见虫害有蚧壳虫、蚜虫、红蜘蛛。目前,人工栽培过程中,未发现大面积暴发病害。但夏季雨水过多时,如不及时排水而积水,可引发三叶青根腐病、霉菌病和叶斑病。
病虫害的防治应坚持环保方针及“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原则,采取农业防治、生物防治和化学防治相结合,做好三叶青病虫害的预防预报工作。其中,农业防治包括采用优良品种,按标准生产,加强生产场地管理,保持环境清洁,合理灌溉,科学施肥,适时通风、降湿等;物理防治包括采用杀虫灯、粘虫板等诱杀害虫、利用防虫网隔离等;生物防治包括采用稀释300~500倍的竹醋液防病避虫,采用信息素等诱杀害虫,使用生物农药、天敌等防治病虫害。在化学防治方面,选用已登记的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避免长期使用单一农药品种,优先使用植物源、矿物源及生物源农药,禁止使用除草剂及高毒、高残留农药。
(1)根腐病 主要危害幼苗,成株期也能发病。发病初期,仅仅是个别支根和须根感病,并逐渐向主根扩展。主根感病后,早期植株不表现症状,后随着根部腐烂程度的加剧,吸收水分和养分的功能逐渐减弱,地上部分因养分供不应求,新叶首先发黄,在中午前后光照强、蒸发量大时,植株上部叶片出现萎蔫,但夜间又能恢复。病情严重时,萎蔫状况夜间不再恢复,整株叶片发黄、枯萎。此时根皮变褐,并与髓部分离,最后全株死亡。根腐病主要由腐霉、镰刀菌、疫霉等多种病原侵染引起。病菌在土壤中或病残体上越冬,成为翌年主要初侵染源,病菌从根茎部或根部伤口侵入,通过雨水或灌溉水传播和蔓延;地势低洼、排水不良、田间积水、连作及棚内滴水漏水、植株根部受伤的田块发病严重。防治方法是,注重土壤消毒,可用甲霜恶霉灵、多菌灵等;定植前,种苗根系用甲霜恶霉灵1200倍液,浸根12小时。田间管理上应精耕细整土地,悉心培育壮苗,移植时尽量不伤根,保证不积水沤根,施足基肥,定植后要根据气温变化,适时适量浇水,分别在花蕾期、幼果期、果实膨大期喷施磷肥,增强植株营养功能,使果蒂增粗,促进植株健康生长,增强抗病能力。
(2)叶斑病 主要症状是叶片上产生黑褐色小圆斑,后扩大或病斑连片呈不规则大斑块,边缘略微隆起,叶两面散生小黑点。叶斑病菌在病残体或随之到地表层越冬,翌年发病期随风、雨传播侵染寄主。一般在夏季高温、高湿发病重,但温室中四季均可发生。连作、过度密植、通风不良、湿度过大均有利于发病。叶斑病的防治宜从发病初期开始喷药。常用药剂有20%硅唑·咪鲜胺1000倍液、38%嘿霜嘧铜菌酯800~1000倍液或4%氟硅唑100倍液、50%托布津1000倍、70%代森锰500倍、80%代森锰锌400~600倍、50%克菌丹500倍等。要注意药剂的交替使用,以免产生抗药性。
(3)霉菌病 该病主要表现为叶片表面出现白色菌丝团,严重时导致三叶青成片死亡。夏季高温、高湿的环境中,三叶青生长过于旺盛或种植密度过大,发病严重。发病初期及时剪除病叶,并用50%多菌灵可溶性粉剂600~1000倍液喷洒叶片,连喷3次。
(4)红蜘蛛 受害叶片开始为白色小斑点,继而褪绿变为黄白色,严重时叶片桔黄呈锈褐色,如火烧一样,造成落叶,果实发育缓慢、皮质粗糙,植株枯死。防治上应及时清除受红蜘蛛危害的植株及其附近的杂草,高温干旱天气加强水肥管理,防止田间湿度过低。收获后彻底清除病残叶,浇水并深翻地块破坏其越冬场所。红蜘蛛的防治应力争在点片发生阶段,用药时重点喷洒叶背。可选用73%螨特乳油100倍液,或40%菊马乳油2000~2500倍液。每周一次,交替用药,连续喷洒2~3次。
(1)采收时间 三叶青种植3~4年后,藤的颜色呈褐色,块根表皮呈金黄色或褐色时可采收,可在晚秋或初冬采挖。
(2)初加工 取三叶青地下块茎,除去杂质、洗净、干燥或切厚片干燥。
(1)仓库要求 清洁无异味,远离有毒、有异味、有污染的物品;通风、干燥、避光、配有除湿装置,并具防虫、鼠、畜禽的措施。
(2)方法 应存放在货架上,与墙壁保持足够的距离,不应有虫蛀、霉变、腐烂等现象发生,并定期检查,发现变质,应当剔除。
(3)运输 运输工具应清洁卫生、干燥、无异味,不应与有毒、有异味、有污染的物品混装混运。运输途中应防雨、防潮、防暴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