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晓晨,赵志鹏,赵秀英
(清华大学医学中心,北京清华长庚医院 检验科,北京102218)
呼吸道感染是临床最常见的疾病之一,由于环境污染等因素的影响,呼吸道感染数量呈逐年上升趋势。由于引起呼吸道疾病的病原体种类繁多、感染力强、传播速度快,其感染引起的症状相似,临床上难以鉴别。社区呼吸道疾病80%以上的病例是由非典型病原体感染引起[1]。本文对北京地区某医院1459例成人呼吸道病原体IgM检测结果进行统计分析,为临床提供参考依据。
回顾性分析2016年12月至2018年3月我院门诊和住院的呼吸道感染患者1459例,其中男性687例,女性772例,年龄分布为18岁至98岁。
试剂采用欧蒙(中国)医学诊断有限公司生产的11项呼吸道病原体谱抗体IgM 检测试剂盒。所用仪器为EuROStar Ⅲ plus型荧光显微镜。检测的病原体包括呼吸道合胞病毒(RSV)、腺病毒(ADV)、流感病毒A型(INFA)、流感病毒B 型(INFB)、副流感病毒(PIV)、肺炎衣原体(CP)、柯萨奇病毒A型(COX-A)、柯萨奇病毒B型(COX-B)、埃可病毒(ECHO)、肺炎支原体(MP)及嗜肺军团菌(LP)。
采用间接免疫荧光法检测病原体IgM 抗体,严格按试剂盒说明书操作,通过荧光显微镜观察,按试剂盒要求判断结果。
采用SPSS21.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组间样本例数少于30例时采用t检验。
1459例成人呼吸道感染患者中,共检出529例阳性IgM抗体,总阳性率为36.26%(529/1459)。其中阳性率最高的是INFB,占总阳性率的18.99%(277/1459);其次是INFA和MP,占总阳性率的9.87%(144/1459)和9.80%(143/1459);CP、RSV、PIV、LP、ADV的阳性率依次为8.98%、3.25%、1.58%、1.44%和0.60%。COX-A、COX-B与ECHO均未检出。
529例阳性样本中单一病原体感染326例,阳性率为 61.63%(326/529);混合感染194例,阳性率为36.67%(194/529)。其中2种病原体合并感染148例,阳性率为27.98%(148/529),以INFA+INFB合并感染出现的概率最高,共检出66例,阳性率为12.48%(66/529),其次是INFB+MP较为多见,阳性率为4.16%(22/529)。三种病原体合并感染共46例,阳性率为8.70%(46/529),其中常见的感染模式为INFA+INFB+MP,共检出17例,阳性率为3.21%(17/529)。这三组病原体合并感染率明显高于其他感染模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18-40岁(青年组)386例,40-65岁(中年组)405例,≥65岁(老年组)668例。 INFB和MP成为18-40岁年龄段呼吸道感染最主要的病原体,阳性比例明显高于其他年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OX-A、COX-B与ECHO均未检出,所以表格中不予体现。见表2。
四季呼吸道病原体阳性率为:春季(3-5月)46.49%(139/299)、夏季(6-8月)40.71%(114/280)、秋季 60.42%(171/283)和冬季 62.65%(374/597)。各季节阳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冬季呼吸道病原体主要以INFB、INFA感染为主,秋季以CP感染多见。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1 常见的呼吸道病原体合并感染情况
*:P<0.05,与其他合并感染组比较。
表2 呼吸道病原体IgM抗体在不同年龄段的分布情况[n(%)]
*:P<0.05,与18-40(小于40)岁年龄组人群比较。
急性呼吸道感染的病原体复杂,不同地区的病原体流行性不尽相同。所以对本地区呼吸道感染的病原学和流行病学调查研究尤为重要。
非典型呼吸道病原体检测技术主要有间接免疫荧光法、病毒细胞培养及荧光PCR检测[2]。本研究采用间接免疫荧光法检测血清中呼吸道病原体IgM抗体,此方法能够快速、准确地确定致病因子,可有效发现多种病原体的合并感染。但是此方法主要用于呼吸道病原体感染的定性分析,无法对病毒感染量进行检测。基因芯片技术、基因测序技术将来有可能逐渐成为呼吸道病原体检测的研究发展新方向[3]。由于操作复杂、价格昂贵、耗时长,现仍未广泛用于临床实验诊断。
表3 不同季节呼吸道病原体IgM抗体阳性率[n(%)]
注:与春、夏、秋三季比较,aP<0.01;与春、夏、冬三季比较,bP<0.05。
本研究对北京地区1459例成人呼吸道患者病原体IgM检出情况进行分析,共检出阳性529例,阳性率为36.26%,与杨郝亮[4]报道的36.34%和许宏涛[5]报道的36.7%北京其它地区的阳性率一致,高于何秀娟[6]报道的2014.9-2015.12昌平区呼吸道病原体阳性率26.2%。本研究中INFB为阳性检出率最高的病原体,此结果与何秀娟[6]报道的昌平区INFB感染率一致。与刘琳琳报道的武汉地区病毒相关研究结论并不相同[7]。这可能与不同年份、当地气候特点与地理位置不同有关。抗呼吸道病毒的特异性IgM抗体最早出现在感染1周前后,可连续存在2-3个月[8]。本研究INFB的高检出率不排除呼吸道病原体IgM抗体的回忆反应、流感疫苗的接种反应等因素。并且由于检测试剂盒的限制,不包括细菌、真菌引起呼吸道感染的检测,因此不排除结果出现偏倚的可能。要想明确病原学诊断还需要扩大病毒检测种类,及进行病毒核酸检测。
国内外研究结果显示,呼吸道常见病原体间协同感染率一般为0.60-27.00%[9]。本研究发现,1459例患者中,病原体合并感染194例,阳性率为13.30%(194/1459),和上述结果一致。本文发现INFB参与了大部分的混合感染,与其它文献结果一致[10, 11]。
在529例阳性患者中,秋冬季病原体阳性率明显高于春夏两季,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也与温雯对2015-2016年北京市朝阳区流感流行特征相关报道一致[12],这可能与北方地理环境和气候有关。本数据显示北京地区冬季主要以流感病毒较为多见。
18-40岁年龄组人群最易感INFB和MP,相比40-65岁和≥65岁年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可能的原因为:18-40岁年龄组由于生活工作压力大,社交场所繁杂,免疫力下降,从而更多的机会接触呼吸道病原体引起交叉感染,导致阳性率增高;40-65岁及65岁以上年龄组,来自各方面的压力明显降低,社交活动相对减少,因而该年龄组病原体感染率相对较低。
按照WHO重点推荐疫苗接种人群估算,中国43%的人群需要接种流感疫苗[13],而当前我国流感疫苗的接种率每年不超过2%[14,15]。因此加强向公众宣传流感知识与疫苗接种知识,提高接种率,有望降低流感的暴发。
本研究为北京地区呼吸道感染的病原学和流行病学研究积累了数据。由于本研究时间较短,且具有一定的局限性,今后应扩大病毒检测种类,同时进行核酸检测,为临床诊断提供更加完善的实验室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