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话说“病从口入”,对于消化道中的食管来说尤其如此。食管内壁是一层娇嫩的黏膜组织,吃得太烫、太快、太咸都会造成慢性损伤。时间长了,食管黏膜“旧伤未愈,又添新伤”,可能使正常的细胞增生变性,甚至癌变。
食管是前后扁窄的长管状器官,上接咽喉,下连胃部,长约25厘米,基本居人体中线,是食物进入人体的必经通道。
从形态上看,食管有三处狭窄,分别位于食管距上颌切牙(门牙)约15厘米、25厘米、40厘米处,这三处狭窄是食物易滞留和食管癌的高发部位。
国家癌症中心2018年数据显示,食管癌在“我国十大高死亡率癌症”中排第4位。
中国是食管癌高发国家,发病率为20—30/10万人,每年新增病例23万,约占全球一半。
中国人饮食讲究“趁热吃”“趁热喝”,但爱吃烫食容易招来食管癌。
食管黏膜正常耐受温度在40℃—50℃,超过这一范围就易发生破损、溃烂等。
世界卫生组织下属的国际癌症研究机构IARC表示,饮用65℃以上的热饮,可能增加罹患食管癌的风险。
1 怕热
虽然食管黏膜有自我修复功能,但长期反复的热食刺激,会导致黏膜慢性损伤,诱发癌变。喝热水烫着食管,应第一时间局部降温,如喝点凉白开、常温饮料等,但不要喝冰水。
2 怕快
吃饭太快,食物不能充分被咀嚼,颗粒粗糙的饭菜,容易损伤娇嫩的食管上皮,使正常细胞异常增生变性,增加食管癌风险。
3 怕呛
烟不离手,酒不离口,会对食管黏膜造成慢性损伤。瑞典德隆大学研究发现,45岁以上的男性如果少饮酒或不饮酒,食管癌的患病风险会下降五成。
4 怕硬
爱吃嘎嘣脆、有嚼劲的饼,或者常吃粗糙、偏硬的食物,也容易损伤食管。
5 怕咸
食管癌的发病率与膳食中摄入的亚硝胺有关。腌菜中往往含有大量亚硝酸盐,顿顿离不开咸菜,也容易损伤食管。
6 怕酸
正常情况下,食管与胃连接处的贲门括约肌如同一个阀门,吃东西的时候,它是打开的,东西进到胃里,它便关闭。
如果贲门括约肌失去弹性,很难正常“关门“了,就可能导致胃酸进入食管,引起食管黏膜出现炎症、糜烂、溃疡或纤维化等病变。
7 怕催
酒后催吐很伤食管。食管的一端在胸腔,一端在腹腔。呕吐时,腹腔压力骤然增加,远远高出胸腔压力,胸腔和腹腔之间形成压差,容易导致食管破损。
8 怕烤
常撸串、吃烧烤,对辛辣刺激的食物上瘾,也会对食管造成慢性损伤。
食管类疾病是“病从口入”的典型,管住嘴是保护食管最关键的一步。
吃新鲜的食物
尽量远离腌制、熏制、烧烤食品。少吃太辣的食物,麻辣烫、火锅、烧烤等往往又烫又辣,不建议常吃。
吃饭时间至少15分钟
吃饭不要太急,充分咀嚼,最好用15—20分钟吃早餐,30分钟左右吃中晚餐。
茶、粥凉凉再喝
食物的食用温度最好不超过60℃,热茶、烫粥、热汤面都应凉凉再吃。
适当“偏食”
研究表明,西兰花、卷心菜、萝卜等,有助降低食管癌发生风险。与全谷物吃得少的人相比,摄入全谷物多的人患食管癌的风险大约低45%。
不吃发霉食物
黄曲霉素是国际公认的强致癌物。玉米、稻米、小麦等粮食发霉后就别再吃了。平时吃坚果遇到有苦味或哈喇味的,一定要马上吐掉并漱口。
每餐吃到七分饱
饮食过饱会引起胃内压力增加,胃气上递,引起或加重胃酸反流。少食多餐、每餐只吃七八分饱有助控制腹压,预防或减轻胃酸“腐蚀”食管。
果断戒烟酒
研究表明,即使喝一点酒,也对身体没有好处。烟酒与多种癌症密切相关,及时戒烟戒酒比什么都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