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徐炯权
86岁的马旭入选“感动中国2018年度人物”。耄耋之年的她捐款千万元,令人动容。
马旭刚满14岁就参军,进入东北军政大学吉林分校,并很快成为一名军医,和战斗英雄黄继光在同一个师。1961年,中央军委决定组建中国人民解放军空降兵第15军。时年28岁的马旭奉命负责空降兵第15军45师跳伞训练的卫勤保障工作。
当时,空降兵只在男兵中择优录取,马旭竟自告奋勇地向部队首长提出了一个“天方夜谭”的请求——她要当空降兵。
在训练场上看到战友练习跳高台,她也想试一试,可刚上两个台阶就被训教员拉了回来,引得大家一阵哄笑。马旭并未放弃,回到宿舍小院,她挖了一个三尺多深的大坑,填满沙子,再用桌子、椅子搭起高台,就这样开始练习跳伞。她还到训练场上偷学动作要领,并给自己定下每天至少跳500次的计划。
半年后伞兵训练考核的日子到了,马旭请求参加考核。师长不松口,她就咬破手指写了一封血书:“身在空降师,如果不跳伞,怎么能叫伞兵?我恳求组织批准,并保证成为合格的伞兵!”拗不过她,师长只好答应:“你可以参加考核,如果你比男伞兵跳得好,就跟着练。如果比不过他们,那今后就不要再提了。”
考核时,马旭一点也不怯场。一连三次跳伞动作,她都一气呵成,做得十分标准,博得了战友们热烈的掌声。从此,马旭获准和男兵一起训练,成为新中国第一位女空降兵。
1962年秋,马旭第一次登机跳伞便取得优异成绩。此后20多年间,马旭跳伞140多次,一度创下我国跳伞次数最多和空降年龄最大的女兵两项纪录。
马旭学会跳伞后,部队安排她去教其他女学员。一次,她带一名女学员跳伞。本来,一前一后绑在一起的两人跃出机舱后都应该四肢自然伸开,谁知女学员过于紧张,竟死死揪住马旭的双臂不放,眼看两人就要掉落地面,阻力伞还没有打开,马旭只好迅速用手肘猛击对方,女学员的手才松开。马旭急忙强行拉开阻力伞,但此时她们已经离地面太近,两人重重地摔在地上。马旭全身三处骨折,内脏也严重受伤,还未结婚生育的她不得不因伤做了绝育手术。
1963年,马旭与军医颜学庸结婚了。不能生育并未成为两人婚姻的障碍,他们除了是夫妻,还是工作上的好伙伴。伞兵着陆时强大的冲击力很容易造成腰部或踝部骨折,马旭就想:能否设计一种充气设备套在脚踝上,在跳伞人员着陆时起缓冲作用,落地之后再把气放掉,不影响运动。通过反复试验,她与丈夫共同研制出一种像袜子一样套在脚上的跳伞专用充气踝垫。他们的这项发明获国家专利证书,这也是中国空降兵获得的第一个专利证书。这种踝垫曾在空降兵部队广泛推广使用。
几十年间,马旭和丈夫在军内外报刊发表了100多篇学术论文和心得体会,撰写了《空降兵生理病理学》《空降兵体能心理训练依据》等填补当时相关领域空白的论文。
1992年,马旭和顔学庸双双以大校军衔离休,但他们并没有停歇求知的脚步。马旭离休后先后到武汉大学、华中科技大学学习外语和临床医学。2012年,79岁的她在老伴的支持下决定报考在职硕士研究生,最终被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基础医学院破格录取。82岁时,马旭和顔学庸在湖南衡南县参加了一次重阳节滑翔伞飞行活动,在400米的空中飞了20多分钟,创下了中国滑翔伞运动的年龄之最。
尽管马旭夫妻现在每月离休工资加起来有不少,但他们生活上一直保持俭朴。晚年的他们放弃了部队分的新房,依旧住在武汉黄陂区两间低矮的平房里。房间里摆的是几十年前的老旧家具,一对破旧沙发甚至露出了棉絮。卧室里的床是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的硬板床。家里唯一有点现代气息的是一柜子书报和学习资料。
马旭夫妻这样节俭,是为了把钱用在刀刃上。“我们老两口看病住院全额报销,又无儿无女,一生花不了多少钱。”马旭自参军后没有回过东北老家,因为在老家没有亲人了,但她还是时常牵挂着老家的发展。2018年9月,她和丈夫决定把积攒下的1000万元存款捐给她的老家——黑龙江省级贫困县木兰县,用于公益事业。
木兰县政府领导表示,这是县里有史以来接受个人捐款数额最大的一笔,他们初步决定用这笔善款修建一个集教育、文化、青少年活动中心为一体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取名“马旭文博艺术中心”,旨在传承与弘扬马旭精神。
2019年2月18日晚,“感动中国2018年度人物颁奖盛典”现场,记者问马旭为什么要把积蓄都捐给家乡,她回答:“我们不能老了就等着国家养活我们,要老有所为,老了也要做贡献。”她朴实的话语,让现场观众热泪盈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