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民强
曾经的中小学校园里,下课铃声一响,孩子们的欢声笑语就会响成一片。可如今,很多学校和老师却不允许中小学生课间外出玩耍,甚至不允许学生课间在教室大声说话、疾走,课间往往安静如上课。“安静的课间十分钟”已经成为了一个普遍存在的现象。(5月30日中青在线)
“安静的课间十分钟”,从表面上看是学校和老师不允许学生课间在教室大声说话、疾走、追逐,其背后的根源却是学校和老师担心课间发生安全事故。
在自媒体高度发达的今天,学校和老师的安全责任被无限放大。学生课间伤害事故一旦发生,家长和社会就不问青红皂白,也不管学校和老师是否尽责,就一股脑儿将责任推给学校和老师,甚至索要天价赔偿,“无过错责任”压得学校和老师喘不过气来。于是,学校和老师在巨大安全压力的压迫下,只好采取违背教育规律、扼杀学生好动天性的做法,不允许中小学生课间外出玩耍,甚至不允许学生课间在教室大声说话、疾走。
现代心理学研究认为,课间十分钟可以消除中小学生由于上课久坐所产生的肌肉静力性紧张,可以更快恢复大脑的工作能力,适当运动能刺激和促进骨骼的生长。
那么,如何才能把“快乐的课间十分钟”还给学生呢?
首先,学校和老师要加强安全教育,教给学生课间十分钟的安全规范。特别是班主任要从教育、引导、习惯、监督着手,有效减少学生课间十分钟的安全问题。“教育”就是要抓住班队课、集会等教育契机,对学生进行各方面安全制度的宣传,让学生形成安全理念,提高保护意识;“引导”就是要教给学生文明有益的课外活动或者游戏,推荐优秀的课外书籍,让学生的课间十分钟不再空虚;“习惯”就是制定课间安全公约,推广文明言行,养成文明开展课间活动的习惯;“监督”就是要走到学生中间去,及时发现情况,及时处理安全隐患。
其次,要为学校、老师的安全无限责任松绑。在这个问题上,厘清安全事故的责任显得尤为重要。与此同时,要完善管理方案和强化保险介入机制,消除学校安全管理的后顾之忧。国家和相关部门应该完善相关政策,如果学校和老师已尽到教育责任,就不能用“无过错责任”绑架学校和老师,就要对学生安全责任事故的天价赔偿说“不”。
最后,家长也要转变安全教育观念,不能把安全教育完全推给学校。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要担负起管教孩子的责任;家长要走出家庭教育的误区,配合学校加强安全教育,为孩子的健康成长提供支持。
如此,快樂的课间十分钟就不再是孩子们的奢望,校园也将充满欢声笑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