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吉喆
2019年第一季度,面对复杂严峻的国内外形势,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各地区各部门认真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狠抓党中央国务院各项决策部署落实,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贯彻新发展理念,坚定不移推动高质量发展,着力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持续打好三大攻坚战,经济运行总体平稳、好于预期,转型升级成效突出,新旧动能加快转换,市场信心明显提升,积极因素逐渐增多,稳中有进态势持续,为全年经济持续稳定健康发展打下良好基础。
一、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积极因素逐渐增多
今年以来,各地区各部门认真做好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防风险、保稳定和“六稳”工作,经济运行开局良好,主要指标保持在合理区间并好于预期。
(一)经济平稳增长。继续创新和完善宏观调控,适时适度实施宏观政策逆周期调节,促进经济平稳运行。初步核算,一季度,国内生产总值21.3万亿元,同比增长6.4%,增速与上年第四季度持平。从生产看,第一产业增加值增长2.7%,第二产业增长6.1%,第三产业增长7.0%。从需求看,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8.3%,增速与上年第四季度持平,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6.9%,加快0.9个百分点;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增长6.3%,比上年全年加快0.4个百分点;货物进出口总额7万亿元,增长3.7%。尤其是3月份多数指标明显回升,相比1-2月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速加快3.2个百分点,固定资产投资累计增速加快0.2个百分点,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速加快0.5个百分点,出口增速加快21.2个百分点。
(二)就业持续增加。将就业优先政策置于宏观政策层面,多管齐下稳就业促就业,就业规模持续扩大。一季度,全国城镇新增就业324万人,完成全年计划的29.5%;城镇失业人员再就业117万人,就业困难人员实现就业39万人。3月末,外出务工农村劳动力总量达到17651万人,同比增长1.2%。3月份,全国城镇调查失业率为5.2%,比上月下降0.1个百分点;其中,25-59岁人口调查失业率为4.8%,比上月下降0.1个百分点。
(三)物价温和上涨。继续实施稳健的货币政策,加大重要商品市场供给,市场供需基本平衡。一季度,全国居民消费价格同比上涨1.8%,涨幅比上年同期回落0.3个百分点;扣除食品和能源的核心CPI上涨1.9%,回落0.2个百分点。一季度,全国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同比上涨0.2%,涨幅比上年同期回落3.5个百分点。其中,生产资料价格与上年同期持平,生活资料价格上涨0.5%。
(四)国际收支保持平衡。坚持扩大对外开放,推动国际市场多元化,外贸外资保持增长,外汇储备继续增加。一季度,货物贸易进出口总额70051亿元,同比增长3.7%;顺差5297亿元,比上年同期扩大75.2%。1-2月份,服务贸易进出口总额8372亿元,增长3.2%,服务贸易逆差2522亿元,收窄9.7%。一季度,我国实际使用外资2423亿元,同比增长6.5%;1-2月份,对外非金融类直接投资1060亿元,同比下降1.3%。3月末,人民币兑美元汇率为6.73元/美元,比上年末升值1.9%;外汇储备余额30988亿美元,比上月末增加86亿美元,连续5个月增加。
(五)居民收入增长略快于经济增长。加快落实新修订的个人所得税法,实施个人所得税专项附加扣除,多措并举促进居民增收。一季度,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8493元,同比增长8.7%,增速与上年全年持平;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6.8%,加快0.3个百分点,比GDP增速快0.4个百分点,更快于人均GDP增速,保持基本同步。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实际增长6.9%,快于城镇居民1.0个百分点;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比值为2.53,同比下降0.02。
(六)市场预期明顯改善。实施降准和更大规模更大力度的减税降费措施,营商环境逐步优化,微观主体发展信心有所增强。3月份,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为50.5%,比上月上升1.3个百分点,在连续3个月低于临界点后重回扩张区间;非制造业商务活动指数为54.8%,比上月上升0.5个百分点。一季度,消费者信心指数为124.6,比上年第四季度提高3.2。近期,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摩根大通、汇丰银行等机构纷纷上调对我国经济增速预期。
二、结构调整持续深化,转型升级稳步推进
一季度,重大发展改革任务扎实推进,对外开放继续扩大,新旧动能有序转换,薄弱领域得到加强,经济结构调整蹄疾步稳。
(一)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深入推进,发展质量继续提升。一是“三去一降一补”成果继续巩固。一季度,全国工业企业产能利用率为75.9%,其中黑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为79.2%,同比提高2.3个百分点。3月末,全国商品房待售面积同比下降9.9%。2月末,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资产负债率为56.9%,同比下降0.2个百分点。一季度,属于补短板领域的生态保护和环境治理业、铁路运输业投资同比分别增长43.0%和11.0%,分别比全部投资快36.7和4.7个百分点。二是微观主体活力持续增强。一季度,规模以上私营工业企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0.6%,比上年同期加快4.0个百分点;民营企业进出口增长9.9%,占进出口总额的比重为40.6%,同比提高2.3个百分点。三是产业链水平不断提升。新的产业集群培育成长,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加快。一季度,工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同比增长6.7%,比规模以上工业快0.2个百分点;制造业技术改造投资增长16.9%,比全部投资快10.6个百分点。12月份,战略性新兴服务业企业营业收入同比增长13.0%,比规模以上服务业快2.1个百分点。四是国民经济循环改善。货币政策传导机制逐渐疏通,金融服务实体经济能力增强。一季度,对实体经济发放的人民币贷款同比多增1.44万亿元。2月末,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产成品存货同比增长6.2%,比上年末回落1.2个百分点。
(二)三大攻坚战扎实推进,薄弱领域得到加强。一是重大风险持续防控。一季度,社会融资规模增量中委托贷款同比减少2278亿元。3月末,上证综指收盘价比上年末上涨23.9%,深证成指上涨36.8%,缓解了企业股权质押压力,提振了市场信心。3月末,全国地方政府债务余额196194亿元,控制在全国人大批准的限额之内。二是脱贫攻坚扎实推进。加大对贫困地区产业、教育、就业扶贫力度,贫困地区农村居民收入较快增长。一季度,贫困人口相对较多的西藏、贵州、云南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同比分别增长11.5%、9.8%和9.4%,增速分别比全国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快2.7、1.0和0.6个百分点。三是污染防治成效明显。一季度,全国天然气、水电、核电、风电等清洁能源消费量占能源消费总量的比重同比提高1.5个百分点;全国337个地级及以上城市空气质量平均优良天数比例为76.9%,提高0.1个百分点。能耗强度继续下降。初步核算,一季度万元国内生产总值能耗同比下降2.7%。
(三)供需结构优化调整,发展协调性增强。一是产业结构继续升级。一季度,第三产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为57.3%,同比提高0.6个百分点,比第二产业高18.7个百分点,第三产业对经济的拉动作用继续增强。农业种植结构优化,工业供给质量提升,现代服务业较快发展。大豆意向种植面积增长16.4%,中稻和一季晚稻意向种植面积增长1.9%。一季度,高技术制造业、装备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分别增长7.8%和7.3%,比规模以上工业快1.3和0.8个百分点。1-2月份,高技术服务业企业营业收入同比增长12.4%,互联网和相关服务业、租赁业、科技推广和应用服务业企业营业收入同比分别增长24.9%、24.7%和22.1%,均快于规模以上服务业。二是需求结构得到改善。一季度,最终消费支出增长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65.1%,比资本形成总额高53.0个百分点,消费基础性作用持续发挥。服务消费和发展享受型消费快速扩张,高技术产业投资较快增长,一般贸易占比提升。一季度,居民人均服务性消费支出同比增长11.9%,教育文化娱乐、医疗保健、交通通信消费支出同比分别增长20.6%、9.3%和7.8%,均快于居民人均消费支出;高技术产业投资同比增长13.8%;一般贸易进出口占全部进出口总额的比重为59.6%,同比提高1.3个百分点。
(四)创新引领作用增强,新动能成长壮大。一是新技术加快布局。基础研究投入和重大科技基础补短板力度加大,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有序推进,5G等新型基础设施建设端倪初见。一季度,信息传输业投资同比增长35.5%,比上年同期加快27.3个百分点。二是新产业新产品较快增长。一季度,医疗仪器设备及仪器仪表制造业、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航空航天器及设备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分别增长14.0%、9.4%和7.9%,增速均明显快于规模以上工业;移动通信基站设备、城市轨道车辆、新能源汽车、太阳能电池产量同比分别增长153.7%、54.1%、48.2%和18.2%。三是新业态新模式蓬勃发展。一季度,全国网上零售额22379亿元,同比增长15.3%;完成快递业务量121.5亿件,同比增长22.5%。1-2月份,全国移动互联网接入流量达到162.8亿GB,同比增长136.1%。
(五)区域协调发展深入推进,空间格局渐次优化。一是四大板块良性互动。东部地区持续转型升级,中西部地区较快增长,东北地区企稳回暖。一季度,东部地区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5.7%,增速比1-2月份加快2.2个百分点;中部地区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9.0%,快于全国2.5个百分点,中部和西部地区固定资产投资分别增长9.6%和7.8%,分别快于全国3.3和1.5个百分点;东北地区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6.3%,同比加快1.4个百分点,固定资产投资增长2.9%,加快1.5个百分点。二是重大区域发展战略有力实施。雄安新区和北京城市副中心规划建设有序推进。长江入河排污口排查整治专项行动和“清废行动2019”有效开展,环境监管长效机制建立健全。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正式发布,大湾区建设有序铺开并向纵深推进。长三角一体化进程稳步推进,沪苏浙皖统一的市场标准体系、开放的市场环境正在推动建立。海南省建设国际旅游消费中心的实施方案正式出台,高水平国际旅游消费中心正起步打造。
(六)改革开放持续深化,发展活力不断增强。一是改革力度继续加大。“放管服”改革深入推进,法治化、国际化、便利化营商环境加快打造,市场主体快速增加。一季度,全国日均新登记市场主体5.3万户,同比增长26.3%,其中日均新登记企业1.65万户,增长12.3%。《关于促进中小企业健康发展的指导意见》印发,第四批国企混合所有制改革试点、设立科创板及试点注册制、石油天然气电力等重点领域改革有序推进。二是高水平对外开放迈出新步伐。《外商投资法》颁布,外商投资负面清单着手壓减,自贸区试验复制推广和扩容、综合保税区转型升级进程加快。一季度,我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进出口同比增长7.8%,增速快于全部进出口4.1个百分点;1-2月份,我国企业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非金融类直接投资按美元计价增长7.0%。
三、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扎实推进高质量发展
综合来看,在国内外环境错综复杂的形势下,一季度国民经济继续运行在合理区间,延续了总体平稳、稳中有进的发展态势,积极因素逐渐增多。同时也要看到,世界经济增长趋缓态势明显,国际贸易增长堪忧,跨境投资仍处低谷,输入性风险有所上升;国内周期性、结构性、体制性矛盾并存,内需增长依旧乏力,实体经济仍较困难,经济存在下行压力。对此,要有清醒认识,保持定力、增强耐力,顶住压力、激发活力,保持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要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按照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和政府工作报告部署,坚持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继续打好三大攻坚战,全面深化改革开放,深入推进创新驱动,释放市场主体潜能,巩固经济向好态势,推动经济持续健康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