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意建筑大师贝聿铭成功之路的启示
——贝先生建筑科学/艺术观念的跃升足迹

2019-06-26 03:55顾孟潮
重庆建筑 2019年6期
关键词:贝聿铭建筑学诗意

顾孟潮

0 引言

贝聿铭先生今年4月26日百年大寿,全世界的建筑界都在祝贺他、学习他。因为他的建筑人生确实对人类当代建筑环境的改善和提高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从建筑师建筑学观念和驾驭能力角度而言,笔者认为,他将会以“诗意建筑大师”的英名载入当代世界建筑史册。

探讨贝先生成功之路有着现实和深远的意义。因此笔者不畏个人的才疏学浅,冒昧地提出这个课题并作此初步的探讨。

1 观念跃升,杰作频出

1985年2月3—7日,在中国建筑学会主持的以“繁荣建筑创作”为主题的中青年建筑师座谈会上,笔者提出了建筑学观念发展变迁的五个阶段的观点[1]。

后来,在1987年的“科学与未来”会议上笔者宣读的论文标题是《21世纪是生态建筑学时代》,这样就变成了六个阶段[2]。

论文开门见山地说:

“现代建筑科学的发展已表明,本世纪末20年是环境建筑学的时代,预示着下一个世纪头20年是生态建筑学的时代。环境问题,说到底就是一个生态问题。生态系统包括环境、社会、建筑、人,这才是更完整的环境观念。生态是构成环境机体的‘血肉’,研究环境问题一时一刻也离不开生态。”

又说:

“我认为,人类的建筑价值观念,大致经历了五个阶段(或叫五个里程碑):(一)把建筑视为谋生存的物质手段的阶段,实用建筑学阶段;(二)把建筑视为‘艺术之母’,当作纯艺术作品的绘画、雕塑对待的阶段,艺术建筑学阶段;(三)工业产品时代——以柯布西耶为代表,视建筑为‘住人的机器’的阶段,即‘机器建筑学’或功能建筑学时代;(四)视建筑为‘空间艺术’的阶段,如赛维所说‘空间是建筑的主角’的空间建筑学时代;(五)认识到建筑是环境的科学和艺术的阶段。1981年第14次国际建协大会上,《建筑师华沙宣言》提出,这是建筑价值观念上新的里程碑。”

现在,把笔者原名为“生态建筑学阶段”,即人类建筑学观念变迁的第六阶段,称之为“诗意栖居建筑学阶段”,并尊百年华诞的贝聿铭先生为“诗意建筑大师”,以表我的景仰之情。

据多年来对建筑界内外个案的观察,笔者感觉到,几乎所有有时代意识的建筑人士或界外人士,都是沿着这六个阶段的普遍规律要求自己和要求建筑的,从而使自己的建筑学观念和建筑作品达到更高更远的水平和目标。

令人欣喜的是,如今这些已经或开始进入诗意建筑学阶段的佼佼者们,已经出现在我们的眼前。

如设计重庆市人民大礼堂已经故去的张家德先生,健在的吴良镛先生先后有《广义建筑学》《人居环境科学导论》巨著问世,布正伟先生有走出风格与流派困惑的《自在生成》力作,陈荣华先生在扩建和保护重庆市人民大礼堂遗产上功不可没,马岩松先生倡导“建造自然”理念的贡献等。还包括建筑界外的一些有识之士,如已故去的曾不断呼吁“建立建筑大科学部门”和倡导“山水城市”的杰出科学家钱学森先生等[3]。

贝聿铭先生在诗意栖居建筑设计和创作上堪称典范,故作此文。

2 建筑导师:格柯路密

贝聿铭的建筑导师有一个长长的名单:

(1)格罗庇乌斯:作为现代建筑的一代宗师,他帮助贝聿铭形成了自己的建筑观;

(2)布劳耶:不仅在建筑上,而且在生活道路上,给贝聿铭以深刻的启示,使他理解了要真正懂得建筑,必须要首先懂得生活,建筑应该是有生活存在的地方,绝不应仅仅成为一种抽象的美妙的东西[4];

(3)柯布西耶:柯氏建筑强烈的雕塑性及其理论和实践都有很大的参考价值;

(4)路易·康:使贝聿铭除了把历史当作一个创作构思的源泉之外,对最广泛应用的建筑材料——砖和光等的作用加深了认识;

(5)密斯:对现代高层建筑的祖师密斯,贝聿铭并没有亦步亦趋,贝的高层建筑绝非密斯摩天楼的翻版;

(6)泽肯多夫:在开发城市用地的思想上,树立统观全局的观点,不仅能影响到贝聿铭的思维方式和工作方式,也影响到他的建筑风格;

……

格罗庇乌斯(Walter Adolph,1883—1969)于1937年,应哈佛大学聘请,到美国任教授,第二年任该校建筑系主任。1944年入美国籍。在哈佛大学,他开设建筑设计原理课程,其向现代建筑设计进军的精神,深受学生们的欢迎,随之其他学校建筑专业也纷纷步其后尘,历代以模仿为主的建筑风格逐步为现代化建筑设计所取代。当时,我国的黄作霖、贝聿铭等都是他的学生[4]。

格罗庇乌斯是反传统的,他自己也不故步自封、墨守成规。早在1926年他就创造出过“多功能剧院”(Total Theater)方案。到美国后,他便宣称,“我的观点,常常被认为是合理化和机械化的顶峰,这是对我工作的误解。”他并没有把包豪斯的一套完全移植美国,他说,“包豪斯当年也在不断地变,常在探索创新,在美国应该有美国的方式。”

他本人不仅设计作品众多,而且理论成果颇丰。如《建筑与设计》(1939)、《艺术家与技术家在何处相会》(1926)、《工业化社会中的建筑师》(1952)。他在《全面建筑观》一书中说[5],“未来的建筑师应将所有艺术融合为一”,并且明确,“人类心灵上美的满足比起解决物质上的舒适要求是同等的,甚至是更加重要的”,“时代不同,环境不同而做出不同取求。”

贝聿铭拥有得天独厚的家族背景、家庭环境,又得到伟大的现代建筑教育家格罗庇乌斯的言传身教,因此他能在较短的时间内,达到实用建筑学/艺术建筑学/功能建筑学观念的跃升。这里进一步论述贝先生空间建筑学/环境建筑学/生态诗意栖居建筑学思维形成的轨迹(表1)。

表1 贝聿铭先生后期代表作分期和导师、引路人或合作者

从以下所引格罗庇乌斯于1946年对贝聿铭硕士研究生毕业设计作品“建于上海的中国艺术博物馆”亲笔签署的意见(摘),也可以看出贝所达到的水平[5]:

这个建在中国上海的博物馆,是贝聿铭就读于哈佛大学建筑系研究生班时,在我直接指导下设计的。他清楚地表明一个有能力的设计者能够很好地抓住传统的基本特征——他发现,这种传统依然存在着生命力——而不牺牲具有时代精神的设计概念。今天我们已经清醒地意识到,对传统的尊重并不意味着心安理得地默认那种碰运气的做法或简单模仿过去美学形式的原则。我们已痛切地感到,设计中的传统永远意味着由于人们的长久习俗而形成的基本特征。

……

这个设计受到哈佛设计学院全体教师的高度赞赏,因为我们认为在这个方案中,现代建筑的表现手法也达到了很高水平。

沃尔特·格罗庇乌斯(签字)

据此,我们就不难理解为什么贝先生在比较分析四位现代主义建筑大师之后,给予导师“建筑教育家”的高度评价。他认为“格氏比较好学,基础也好”,并且先后一直师从格罗庇乌斯十多年。

1954年,贝先生在回答台湾东海大学师生的请教时如是说:

“格氏是建筑教育家,而柯布西耶与赖特是艺术家、创造家;格氏在教学时只是作原则上的讨论,而学生们则根据这个讨论的结果着手设计;但柯氏只是完全自己创造,而他的弟子则完全跟着他在走,亦步亦趋,亦即夫子学生般,痛痒相关。而密斯(Mees van Rohe)在设计原则上与老子的哲学思想很相同,他的建筑根本可以说是蒸馏的结果,剩下的就是那最精华的所在,只有一个空间的轮廓,如壳(shell)一般形成一种通用的万能空间(Universal Space),可以适用于任何使用目的。例 如 权 衡 (Proportion)、 尺 度 (Scale)、 材 料 (Material) 构 造(Construction)等均加以精益求精的追求”[6]。

在谈到教育要点时,贝先生指出三个原则:(1)结构和构造等工程科学,与建筑有密切关系,理应彻底了解;(2)其他,与工程并重的,对建筑材料特点的理解与应用,甚至如何做,如何改良,都很重要;(3)最重要的是对我国民族历史、固有文化、社会情形等都须透彻了解,中国确有许多宝贵的好东西值得保存,也就是说我们要将我们固有的好文化整理保存而渗透在建筑里[6]。

3 职场导师:泽肯多夫

建筑师是客户和开发者的中介,客户和开发者都是建筑师的“上帝”。贝聿铭深明此理。在当了两年助教后,31岁的贝聿铭逃离与世隔绝的艺术界,投到另一位导师——奢华的房地产投资开发商威廉·泽肯多夫(William Zeckendorf)门下。

泽肯多夫绝非一般只用金钱做生意的人,而是进行观念性思考,运用想象力对城市土地再开发,能使土地的价值翻三番的人物。他见到贝聿铭如鱼得水,像古代希腊的美狄奇家族那样,把贝聿铭当作“现代的米开朗基罗和达·芬奇”来雇用。

通过泽肯多夫的房地产速成课,贝聿铭很快成为一名极难得的,可以就价值位置和资金等实际细节发表权威意见的建筑师,他的事业由此起飞了。泽肯多夫的判断和预料是正确的,由于优秀的设计并不比低劣的设计多花钱,建筑的开发者只要素质相当,完全可以由相互不信任而转变为愉快合作的关系[6](可参见1954年7月8日,威廉·泽肯多夫和贝聿铭,在白宫与艾森豪威尔总统会面之后的照片)。

决定投奔房地产大亨泽肯多夫一事,使他在坎布里奇的熟人们感到气愤。没有想到贝因此而加快了他职场修炼成熟的速度,很快就能成立自己的建筑事务所[2](1955年成立至今,详见王天锡《贝聿铭》)。

泽肯多夫的部下花了整整4个月时间对丹佛进行研究。他们得出的结论是:丹佛已具备条件成为落基山“帝国”的首府。1945年6月,泽肯多夫花费818600美元购下法院大楼广场,并宣布他计划在战时紧缺状况缓解后马上着手建造可与“洛克菲勒中心”相媲美的综合建筑群。这是泽肯多夫与贝聿铭的首次密切合作。他们期望建造一幢以办公塔楼为中心的,宏伟壮观的综合性建筑组合,从而加快城市节奏,吸引人们到市中心购物、用餐和娱乐,也给那座维多利亚石头堆的心脏地区输一份高雅气息。

贝聿铭说服泽肯多夫,一反常规,在建那幢玻璃和铝合金大楼时尽量不紧挨着大街。结果大楼的占地面积不到那块两公顷用地的1/4。用支柱撑起大楼,行人就可以畅通无阻地漫步在一座简朴优雅的露天大厅和一座生机盈然的庭园中[7]。那里有花坛、喷泉以及满载美洲红点鲑鱼的清可鉴人的清凉水池,还有一直演奏到深夜的醉人心田的音乐。在为公众提供露天活动场所,使他们能在喷泉和树木中徜徉方面,这幢楼走在了全国无数家商业设施的前头。同时,这份设计,也是贝聿铭在整个职业生涯中偏爱精巧空地的最初表露。

对贝聿铭来说,建筑和建筑之间的空间,与固体建筑本身同样重要。有人对贝聿铭如此慷慨地拨出场地供公众使用提出疑问,贝聿铭援引中国哲学家老子的话作答:“埏埴以为器,当其无,有器之用”(实际上,只需把23层楼面的每一平米的租金提高5美分,弥补底层损失的收入就绰绰有余)。

4 阅人无数,如得神助

贝先生有“建筑界的外交家”的美誉。

他慧眼识人,并且有机敏和耐心等优点,他竟然能够把不少水平高,有着不同志趣又属于不同学派的人吸引到一起,创造出和谐的人际环境[8]。贝先生总是笑脸迎人,让人人喜欢,他交朋友和招揽客户的本领真是让人望尘莫及。

笔者认为贝聿铭成功的四大因素为:善于招揽业务;善于与房地产开发者合作;善于与客户交朋友;善于吸引高素质人才。

处理好客户、建筑师、开发商三者关系,是建筑师与开发者事业成功的关键,也是客户的幸运。贝聿铭深谙招揽大客户的诀窍。他重视与客户交朋友,但又不一味迁就客户,还会对客户提出“挑战”。如在法院大楼广场建1栋23层综合办公楼,贝坚持只占那块用地的1/4。并用支柱撑起大楼,使行人可畅通无阻漫步在一座简朴优雅的露天大厅和一座生机盎然的庭院中,在为公众提供露天活动场所方面在美国开了好的先例[5]。

客户的重要性,从“金字塔战役”看得最清楚。贝聿铭说:“大卢浮宫是我一生中接受的最大挑战和最大成功。”这项工程历时十年,耗资10亿美元,涉及130名建筑师、250多家建筑公司、7个政府部门,如果没有“贝的钛质脊梁”和密特朗政府及总统本人作为坚强后盾,根本不可能完成[7]。

贝聿铭善于吸引高素质的人才。考伯与佛里德这两位最有才智的建筑师不愿离开贝的事务所的原因有三:

首先,他们永远无法招聘到云集在贝聿铭手下那些拥有天赋和专长的人才;其次,他们永远无法赶上贝聿铭招徕业务的能力;最后,“贝聿铭想的是明天而我想的是后天——以一种贝聿铭事务所任何数量的工作无法企及的方式,确立了我个人的地位”(亨利·考伯不顾贝聿铭的反对,担任了哈佛研究生院建筑系的系主任),并且保证事务所在贝离去后能继续存在[6]。

又如,早在1978年,贝聿铭从美国到上海来访问陈从周教授,谈了许多中国园林与民居问题,又看了许多苏扬等地的园林、民居而归。

“接着我因筹建纽约‘明轩’去美国,在他家又讨论这个问题。他兴趣真浓啊!我返国后次年4月,他又约我到北京,告诉我他正在设计香山饭店,要试图以中国民族形式来表现。于是同上香山,对其人从地形、建筑位置、庭园设想,以及树木保护等,都做了细致的分析与研究。”

陈从周先生晚年与贝聿铭交往甚密,被邀为“贝聿铭事务所顾问”并成为“进住香山第一人”,这当是香山饭店设计成功的重要因素之一吧?

5 制约中生,自由中死

贝聿铭作建筑如同作诗一样,语不惊人死不休!

贝聿铭坦诚地承认:“对我来说,设计是一个缓慢的乃至痛苦的过程。”他设计一幢建筑时,从全局,直到每一个细节,他都要经过深思熟虑,反复推敲,一定要使所有实质性的问题都得到圆满的解决,而且在其形式上,要称得上独具一格。每当人们听到他在长久专注地思考之后哼起了小曲,那必定是他对某一个问题寻求到了能使他满意的解决方式。

贝聿铭的座右铭是 “力量从制约中诞生,在自由中死亡”。在1983年,他在获普利兹克奖仪式上讲话时,感慨地说“记住达·芬奇的忠告是多么有益。”

1983年,普利兹克奖评委会对贝氏的评语[4]:

本世纪最优美的室内空间和外部形式中的一部分是贝聿铭给予我们的。但他的工作的意义远远不止于此,他始终关注的是它的建筑耸立其中的环境。

他拒绝把自己宥于狭小范围内的建筑艺术问题之中。在过去的40年里,他的作品不仅包括工业的、政府部门的以及文化领域的殿堂,而且还有适合中低收入家庭的住宅建筑,他在材料应用方面的才能和技巧,达到了诗意般的境界。

他的机敏和耐心,使他能够把有着不同志趣和属于不同学派的人,吸引到一起,创造出和谐的环境。

需要说明的是,评委会在是否授予贝聿铭普列兹克奖之前,是专门派代表到北京香山饭店现场调查研究之后才决定的,足以证明评委会的慎重、细致、精准、高水平的工作质量;另一方面也说明北京香山饭店对于是否获此重奖举足轻重。

而且,从评语的字里行间不难发现许多香山饭店可以“对号入座”的优势。

鉴于此,笔者认为贝氏北京香山饭店设计,是他建筑艺术观念跃升的转折点,该工程既属于环境建筑学的代表作,也属于诗意建筑学的代表作。

这也是笔者将其两次列入贝聿铭先生后期代表作分期表(表1)的原因。其实,1/3世纪前的1983年的评语中,已有“他在材料应用方面的才能和技巧达到了诗意般的境界”的说法,已经预示着“贝聿铭诗意建筑大师”的雏形崭露头角。

6 诗意盈然,出神入化

在解读贝聿铭先生承先启后的建筑风格时,王天锡先生指出:其建筑作品具有鲜明精确的几何性、强烈生动的雕塑性、明快活跃的时代感、被绘画雕塑作品加强的艺术性[2]。1990年,解读贝氏建筑艺术,达到了如此高深的水平,实属难能可贵。

1/4世纪前后的贝先生的建筑观念和众多设计作品,当之无愧地已经进一步登堂入室,达到诗意建筑学的境界,不仅实现了可居,而且可观、可游、可借鉴、可读写、可入史、可入画、可歌咏等多种功能和意义,达到了诗意盈然,出神入化的层次[8]。

学习贝先生的建筑观念、思想和建筑作品时,我们似乎也应当有新的视角,更宽、更高的视野。特别是当贝先生完成了中国北京香山饭店、法国巴黎卢浮宫国家博物馆、日本美术馆、美国达拉斯音乐厅等诗意建筑作品之后。尤其是继北京香山饭店落成1/3世纪之后,贝先生又在中国设计建造了他称作“亲爱的小女儿”的“封刀之作”——苏州博物馆等这些诗意建筑的里程碑式的代表作[9]。

可以毫不夸张地说,贝先生是非常精彩,非常全面、水平非常高,又具有个人独特创造性的博物馆设计专家,有人说,“贝开创了博物馆的后时代”,我同意这个说法[9]。

笔者感觉贝先生在建筑上的创造(包括策划、规划、设计的项目),经常体现出在整体上和高层次上的把控和远见卓识,在细致入微处几乎无懈可击,从建筑美学上看,认为其诗意建筑具有以下特点:(1)人文美;(2)环境美、材料美;(3)工艺美;(4)高科技美;(5)几何雕塑美;(6)理性美;(7)意境美;(8)综合美。正如贝先生所言,“建筑可以综合许多东西”,他本人乃是“能综合众多要素出神入化的建筑艺术大师”。

在《从香山饭店探讨贝聿铭的设计思想》一文中,笔者具体讲了贝聿铭先生设计思想中值得我们借鉴的5个要点:(1)设计“归根建筑”;(2)环境第一;(3)一切服从人;(4)刻意传神;(5)重视空间和体量[7]。

“树高千丈叶归根”是陈从周教授赠给贝聿铭的一句诗,他赞扬了贝先生晚年一心要为祖国做贡献的深情。落叶要归根,贝聿铭设计的建筑物也在归根,他设计的是“归根建筑”,“归根”是贝聿铭设计思想中的精髓。

从贝先生的整个建筑人生看,从他第一个设计方案(1946年)“建设于上海的中国艺术博物馆”方案,到2006年落成于中国苏州的苏州博物馆,他60年设计生涯一直在作“归根建筑”。这里的“归根”不仅仅是归“中华之根”,而且是在归“文脉之根”、“历史之根”、“社会民俗之根”、“自然之根”、“地方之根”。

正如贝聿铭先生所说,“建筑是历史文化和物质生产的结晶,不仅是科学,而且是艺术”。而历史、文化、物质生产、科学和艺术这些方面,在不同的国家、不同的民族、不同的地方有着不同的表现,即所谓民族性、地方性、现实性。这就是他无论到什么地方从事建筑设计,首先要“寻根”和“归根”的原因。

美国科罗拉多州山中的美国国家大气研究中心、华盛顿三角地的国家美术馆、北京的香山脚下饭店、巴黎的法国卢浮宫国家博物馆扩建工程、古典园林群中的苏州博物馆等,都是这方面的突出实例,从而使这些建筑具有人文美、环境美、材料美和工艺美。

高科技美、几何雕塑美、理性美和综合美,则是贝先生追求建筑时代性和表现贝氏特有风格的重要手法。贝先生对几何形体和抽象性雕塑的简洁与永恒性情有独钟,并取得了惊人的成就,甚至在地方风格十分强烈的苏州博物馆上也采用了不少几何形体。

意境美,更多体现在他设计风景区、文化内涵深厚或有信仰需要的宗教建筑、文化艺术类建筑上,这在苏州博物馆体现得比较全面,让人们不能不刮目欣赏其诗情画意和深厚的文化内涵。

令人不解的是,为什么贝先生特意从文徵明(1470—1559)故乡,选了两株古藤移植在苏州博物馆院内。似乎在向人们提示:不要忘记这位故去400多年的苏州文化人中的杰出人物,展示文家古藤这重要的文物,以此向诗、文、书、画无一不精的“四绝”全才文徵明表示敬仰之情。

另外,贝先生此举是否在含蓄地提示我们须知:文徵明的曾孙是大名鼎鼎的文震亨(1585—1645),他能书画及音乐,尤对造园的理论和实践有所专长。1634年完成著作《长物志》,书中论述室庐、水、石及造园、假山技艺等。

特别是,文震亨在其《长物志》的“室庐篇”中提出了诗意栖居的“三忘”标准——即“居之者忘老,寓之者忘归,游之者忘倦。”贝先生正是这类“诗意栖居建筑”的设计者,深得文氏诗意建筑思想真意的正宗传人。

7 结语

最后,我想引用40年前(1978年)贝聿铭先生讲过的三句话作为本文的结尾。他说,

(1)“只要建筑师能够跟得上生活的脉搏,他们将永远不会被遗忘”;

(2)“生活在变化,而且它永远反映时代的状况。建筑毕竟是社会艺术的一种形式”;

(3)“建筑师和艺术家们则不尽相同,他受到许多方面的制约,他必须创造一种生活的环境,而这种环境,必须适应时代。因此他是为时代状况而工作,而不是创造他自己的小天地。”

猜你喜欢
贝聿铭建筑学诗意
诗意地栖居
高层建筑设计中生态建筑学的应用分析
建筑学中绿色建筑设计的发展趋势分析
我和我的建筑都像竹子
建筑学与建筑设计现状浅析
冬日浪漫
见山楼的建筑学意味
贝聿铭的石头情结及对我们的启示
令卢浮宫焕发新生的现代主义建筑师贝聿铭辞世,享年102岁
贝聿铭的长寿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