舒莺
(四川美术学院 公共艺术学院,重庆 400053)
一代建筑宗师杨廷宝毕生创作建筑作品无数,堪称“设计了半个民国”,遍及东北、华北、东南、西南各地的建筑经典作品不胜枚举。作为近代中国历史上最著名的建筑师事务所基泰公司合伙人的杨廷宝,其设计作品一般很少署个人姓名。因此,尽管抗战时期杨廷宝在陪都重庆设计了不少建筑作品,这些作品具有充分契合自然环境与社会时代需求的务实风格和朴素大方的特质,直到今天也可以说是优秀的建筑典范,但多以基泰公司留名,建筑师本人反而不太为人所知。
近年来,笔者在梳理陪都时期建筑的过程中发现国民政府迁都重庆时期留下的众多具有纪念意义的建筑,很多资料显示不少均出自杨廷宝大师之手。陪都时期的设计,是杨氏建筑生涯中期成熟阶段的代表,较之于早年在北平、南京开展的“固有式”建筑风格的探索和实践,尽管辉煌大气程度有所不及,但在方案理念和设计手法上有更多创新与探索,对当代建筑师们的设计创新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杨氏一生从业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其开展建筑设计的社会环境对他的设计思想和理念产生了很大影响。早期设计受到政府项目的限定,主要围绕著名的“固有式”建筑而展开;中期开始向现代设计和装饰艺术风格发展;晚年则向折衷式建筑回归。杨氏早年的设计作品与南京国民政府《首都计划》的国家投资建筑设计有着密切联系,随着基泰公司因抗战爆发而在重庆开业,他的建筑设计风格也因为工作环境的变化而明显不同。
重庆是典型的山地城市,地势崎岖不平,建筑材料以竹木居多,开埠之后西方建筑样式和结构形式更多地传入重庆,打破了教堂建筑与民居建筑迥异的分明界限,银行、学校、办公行署、官员公馆等砖木、砖混建筑开始逐渐增多。抗战政府西迁,随着办公机构入渝,城市建设进入前所未有的蓬勃发展时期,但和正常城市发展又有所不同,此时建筑需求量大为增加,但同时要求工期短、造价低,于是竹木抹灰墙壁的“抗战房”与木屋架、砖石混合的建筑成为重庆主要的建筑类型。
在此时代背景下,我国第一批留学归来的职业建筑师们也纷纷来到重庆,在重庆开办了自己的事务所,其中就有关颂声、杨廷宝等人组建的重庆基泰公司,1937年11月开业,“政府业务源源不断”,杨廷宝1939年亦随之迁居重庆,在战时首都重庆留下了许多具有纪念意义的精美建筑作品。这些作品从贴近自然环境和经济实用理念出发开展设计,除了稍显贵气的美丰银行大楼和国民政府门廊,其他如国际联欢社(嘉陵宾馆)、青年剧院、抗建堂、林森墓、跳伞塔、史迪威公馆和圆庐等单体建筑,均简而不陋,建筑比例尺度和用材选取都极其精心,遵从内地较为保守的社会风气,建成后都成为了非常富有山城特色和时代精神的作品,是抗战时期山城建筑的典范。在此,就其中几个建筑进行简单评析,以窥大师风范。
建于抗战初期,是为民国立法院院长孙科及其如夫人蓝妮修建的公馆,建筑主体为圆形,故称“圆庐”(图1、图2)。这是杨氏在渝非常富有诗意的一件作品。建筑为砖木结构,地上二层,充分运用几何形式与山坡台地地形贴合,依山而筑,平面依等高线布置,设计思路则是将等高线与圆心放射状结合,整个建筑平面由内外两个同心圆组成,内圆直径7m,为起居室,外圆直径17m,四周分隔为扇形内室,分别作为卧室、书房、会客室、卫生间、传达室等,均围绕中心起居室布置(图3)。建筑顶部设一排气窗,自然光线穿透顶层小楼直射底楼,形成特殊的光影效果,有利于除湿通风,底层天花板均匀设置6个通风口,经由上层管道拔风换气,保持室内空气清新。主体立面采取石屋基、砖墙、青瓦屋顶的三段式布局,简洁和谐,底楼圆厅住宅延伸出匕形柄辅助用房[1],建筑为坡屋顶,自然融于山地环境之中。
图1 圆庐现状
图2 圆庐旧貌
图3 圆庐平面图
圆庐位于嘉陵江岸,是可以俯瞰无边江景的建筑,这样的设计应该是非常大胆和富有创意的,但条石、青砖、青瓦的地方特色建筑材料将这种看起来非常新潮的建筑形式自然转化成具有亲和力的本土风格,故而其深处山头,却并不过分抢眼,低调内敛,清新朴质,却又丝毫不减其简单流畅的现代格调与时尚感觉,端庄洗练之中又流露出重庆民居特有的婉约韵味,延续了杨氏素有的端庄内敛特质,将建筑设计与环境和谐的一贯风格体现得淋漓尽致。
跳伞塔是空军训练跳伞用的塔形建筑物,全国现存的跳伞塔主要有:河北保定华北电力大学跳伞塔、重庆两路口跳伞塔、山东济南市跳伞塔和河南开封市跳伞塔。其中重庆跳伞塔在全国跳伞塔中建成时间最早,既是抗战时期军事训练的必要建筑,也是鼓舞抗战胜利信念的纪念建筑[2]。
两路口跳伞塔建于1942年,是亚洲第一座跳伞塔,建成之后用于空军训练之用,对于鼓舞经历了日寇大轰炸暴行之后的重庆人民,跳伞塔的建立是中国空军力量的见证,更是信心的源泉。这座具有双重意义的建筑在杨廷宝大师手中以现代手法进行诠释,塔总高40m,塔底直径3.35m,顶部1.52m,跳台高25m,在离地15.5m塔身处,还备设了塔台口。塔顶设有避雷针、夜航灯等安全装置,上部装设了挂伞铁臂三只,臂长9.5m,各臂相距120度,成正三角形,铁臂距地面35m。塔下还铺设了沙土圈,以减轻着陆时的震动[3]。
跳伞塔以钢筋混凝土材料施工,采用简洁流畅的立体圆锥型设计,实现了建筑所需的阳刚勇武气度,同时也保持了杨氏作品中常见的秀挺特色(图4、图5)。内部以金属旋转楼梯180级直达跳台,缓解了内部空间狭小、上下不便的困难,又留出一定的转圜余地,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减小了直上直下楼梯产生的从底部到塔顶高度落差给初级训练者带来的心理压力,塔身周围专门开凿光洞,在采光的同时达到通风换气的目的。
图4 跳伞塔旧影
图5 跳伞塔现状(伞臂已卸)
跳伞塔设计之初,可供参考的类似建筑设计资料极为贫乏,作为设计者的杨廷宝深感为难,他在《中国滑翔》杂志撰文《中国第一座跳伞塔》,记述了当时所费的脑筋:“设计之初,首感困难者,确为参考资料之缺乏,极力搜集国外专著及杂志等,所获虽云不详……”但是,“航空术已成为民族争取生存之必备条件,然而因为资料的不详,以及环境物质不同,不得不观察实际情形,加以变更……”[4]在设计成为必须工作而可供参考的范例乏善可陈的情况下,杨廷宝充分发挥了自己一向遵从现实、从实际环境和条件出发的工作思路,根据训练需要对塔的使用高度、实用性方面做了精心考虑,拿出了最适合初学者训练的设计方案,顺利完成了设计工作(图6、图7)。
图6 刊登于1941年《中国滑翔》的跳伞塔设计示意图
图7 跳伞塔零部件示意图
跳伞塔可以说是杨廷宝建筑作品中又一个小品,但其具有的现实意义却超过很多大型建筑,尽管建国后几十年因为管理和维护的原因建筑已经不能再继续承担跳伞之用,其拆除搬迁尚未成定论。目前除了作为重庆抗战历史的珍贵见证、远东第一高塔的文物价值外,这个作品的成功设计对今天建筑师们开展设计工作还是具有很大启发的,因为这是中国人自己几乎是从零开始构思又圆满解决问题,达到使用目的的设计,对今天所鼓励和提倡的创新精神是很有表率意义的。
到现在重庆两路口一带还保留着一个“国际村”的地名,抗战时期,这里是各国使馆聚集的地方。国民政府为安排各国大使人员在重庆的社交娱乐活动,特意在近郊的李子坝嘉陵新村选址,修建了国际联欢社(又名嘉陵宾馆、盟军招待所),委托基泰公司设计,于是杨廷宝等便设计了这个突破以往“固有式”古典建筑风格的作品,成为他探索新的设计思路过程中一个成功的实践作品(图8)。
建筑位于嘉陵新村面江坡地,采取依山而建的形式。建筑面积1700m2的三层楼房(南立面2层)为砖柱木屋架结构,以条石为基础,竹芭墙面,和杨氏早期讲求对称的古典式设计全然不同,建筑平面依山顺势呈“L”形的不对称形态,转角处将正八角形的入口包含其中,并适当后退形成入口小院落空间,入口两端是长度、体量都不相同的两侧翼楼,整体走向与道路一致(图9)。建筑平面沿等高线方向组织空间,紧依山体,保证建筑形体紧凑,和山景保持了适宜的比例尺度,立面简洁,就地取材,砖石与青瓦粉墙组合,端庄清丽,和周边自然风光非常协调。
图8 国际联欢社旧影
图9 国际联欢社平面图
建筑于1939年建成后一直是陪都时期外国使节、名流的聚集地,其精致考究的外形直到今天看来依然毫不落伍,较之于当下的流行别墅式样毫不逊色。可惜这座优美的建筑于二十多年前就已被拆除,一座见证了抗战时期风云变幻历史往事的重要建筑就这样消失了,对建筑作品本身及其历史文物价值而言不能不说是一种遗憾。
杨廷宝大师众多作品中有不少和陵墓相关的设计,其先后为几位国民政府要人设计的陵墓都非常值得圈点。紫金山、武侯祠、歌乐山,谭廷闿、刘湘、林森等著名人士的陵墓各具特色,体现出了墓主人的庄严气度,更是匠心独具的优秀设计作品。
国民政府主席林森于抗战迁都之初,带领政府官员最早到达重庆,在朝天门登岸掀开了国民政府入驻重庆的第一页,1943年因车祸不治,葬于重庆歌乐山。彼时抗战进入艰难的转折阶段,民生凋敝,经济困顿,这位政府主席的安息之地的建设也相对简陋,杨廷宝为林森墓园提供了与其身份规格相符的仿清宫官式设计,由广场、牌坊、甬道、碑亭、墓室等组成的陵园,原计划建成之后举行国葬,但最终因为太耗财力而搁浅,只完成了墓圹部分[5]。但仅就此也可以看到杨氏对这一具有纪念意义的建筑的精细用心。
陵墓建址由蒋介石亲自安排,选择在清幽的山间台地上,由于空间稍显局促,如何从容安排空间组织,便于祭奠活动的开展和凸显墓主人的身份地位成为设计者需要充分考虑的中心问题。为此杨廷宝选择了以三层台地逐层升高的方式依次解决了举行仪式、衬托墓塚和参拜的问题,尤其是第三层台地,环绕墓丘,护卫两侧,与周边环境不着痕迹的浑然一体,既有序列感又体现了仪式性,更突出了墓塚主体的庄重之感(图10)。
图10 林森墓测绘总平面图
林森墓脱胎于传统式样,但西方纪念性建筑手法的巧妙运用,使得设计达到了功能与审美的两相合宜,设计匠心巧妙独到,令人感叹。直径10m,高6m的隆然大墓采用重庆常见的青石材,装饰简约,墓碑挺拔宏伟,陵体横向均衡,比例恰当,阳刚整肃之中展现出正气凛然的大气度(图11)。
陵墓建成至今大体保存完好,如今是歌乐山林园一处重要人文景观,不时有台湾、海外亲属与民众前往祭拜这位前国民政府主席,缅怀那段艰难抗日的时光。
图11 林森墓现状
杨廷宝大师一生作品众多,抗战时期在重庆设计的大多数作品至今都依然留存或者在继续使用。作为将中国传统“固有式”建筑风格设计发挥到极致,同时又不断探索“新民族主义”设计理念的一代宗师,这些遗存在重庆的优秀建筑不仅是建筑师辛勤探索、不断超越自我的见证,同时因为特殊的历史时代而打上了深刻的文化烙印,这些作品宛如颗颗精美的珍珠,是大师留给今天建筑师和重庆大众的宝贵礼物,对重庆当今的建筑设计和城市建设依然具有深刻的影响和启发意义。
图片来源:
图2、图8:重庆市城乡建设委员会,重庆市建筑管理局.重庆建筑志[M].重庆:重庆大学出版社,1997:119;
图3、图9:作者自绘;
图4:来源于网络http://www.sxcq.cn/plus/view-20879-1.html;
图6、图7:重庆市社科院邓平供图;
图10:奚江琳.从紫金山到歌乐山——谭廷闿墓与林森墓的延续与演化[J].建筑文化,20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