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宋长太
目前河蟹养殖模式,采取种草、投螺、套养滤食性鱼类和使用生物制剂调水等措施,水体自净能力强,尾水达标排放相对有保证,但调查中发现仍存在如清塘药物残留、过量投饲和投喂冰鲜鱼、废弃物处置不当、药物污染等环保隐患,笔者提出蟹池建设标准化、配备净水设施,生产操作规范化、规范药物使用,选用良种、优质饲料,无害化处置废弃物等方式坚持环保养蟹、生态养蟹、健康养蟹,把产业做得更有质量、更上档次。
在生态环境保护形势日趋严峻的背景下,民众要求改善水环境的呼声日益高涨,重点区域退渔、高密度养殖方式被禁止或限制,对水产养殖业绿色发展,渔业转型升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河蟹是目前我国水产养殖业的主导品种之一,全国河蟹养殖面积达1000万亩、产量80万吨、产值550亿元左右(数据来源江苏省淡水水产研究所《2018河蟹养殖产业现状及未来营销趋势分析》)。目前河蟹为低密度、低产量养殖模式,采取种草、投螺、套养滤食性鱼类和使用生物制剂调水等措施,水体自净能力强,尾水达标排放相对有保证,但也要未雨绸缪,坚持环保养蟹、生态养蟹、健康养蟹,把产业做得更有质量、更上档次。笔者通过调查,对环境友好养蟹模式的优点、存在的环保隐患和预防河蟹养殖污染的对策进行了初步解析,以期抛砖引玉。
(一)密度合理,产量适中
目前河蟹养殖模式一般蟹种放养量800只/亩~1500只/亩,同时套放肉食性的鳜鱼等10尾/亩~20尾/亩,滤食性的鲢、鳙等50尾/亩左右,出池产量75kg/亩~100kg/亩,其放养密度和最终产量,都在蟹池水体所允许的承载范围内。在此密度下,以河蟹为主的养殖动物的代谢排泄物,适量投喂前提下所产生的残饵等沉积物及溶解消失的饵料,能通过动植物吸收、分解利用,保持良好的水化环境,水体有机质含量处于相对动态平衡。蟹池中悬浮物、pH、总氮、总磷和COD全年都能基本保持在《淡水池塘养殖水排放要求》(SC/T9101)排放要求标准值范围内。
(二)补水为主,用水量少
以四周开挖环沟筑堤提水(江苏河蟹养殖池塘的习惯称呼)蟹池为例,正常养殖过程中,冬季清塘消毒时灌满池水(一般蟹池灌水深度80cm),消毒水经解毒处理后放掉;蟹种放养前环沟进水深度40cm(环沟占总面积15%~30%);4月初滩面进水20cm,栽种水草;5月底滩面补水至60cm;6月上旬~7月中旬每周补水1次,每次补水10cm左右;7月中旬~8月底的高温期间,每天或隔天补水5cm~10cm,9月~10月每半个月补水1次,每次补水10cm左右。补水是为了补充蟹池自然蒸发消耗,正常情况下蟹池不换水,偶尔因蓝藻暴发、
严重发病或水质恶化时需换水2次~5次不等。据初步测算,全年河蟹养殖每亩取水量为3000m3~4000m3,排水1000m3左右。
(三)种草投螺,改善环境
蟹池中种植的水草品种有苦草、轮叶黑藻、伊乐藻和水花生等,这些水草吸收蟹池底泥、水体中的营养盐类(氮、磷等元素);螺蛳以残饵、腐屑、细菌、沉淀的有机质、附生藻类和少量水草为食;水草和螺蛳在蟹池中起到净化水体环境作用,同时为河蟹提供了营养丰富的天然饲料,减少人工饲料投喂。通过种草投螺,消纳了蟹池和环境中的氮、磷。跟踪检测证明,蟹池尾水不仅不向外环境排总氮污染物,还通过池塘内部生态系统消纳了部分总氮。
(四)蟹池套养、变废为宝
养殖池塘中除放养河蟹苗种外,还套养少量肉食性的鳜鱼、鲌鱼等,以摄食与河蟹争食、争氧、争空间的鱼、虾;同时套养滤食性和刮食性的鲢鳙、细鳞斜颌鲴等,它们主要摄食蟹池中的浮游动植物、腐屑、附生藻类等,通过套养将蟹池中的废弃物转化为可供人们食用的水产品。
(一)清塘药物残留
螺蛳在蟹池净水作用
用小杂鱼喂蟹
生石灰清塘消毒操作
废弃物处置不当
设置尾水排放口标识牌
常用清塘消毒药物有生石灰、含氯制剂(漂白粉、强氯精等)和茶籽饼等,这些药物符合《无公害食品渔用药物使用准则》(NY5071)标准,具有安全、环保、副作用小等优点,但由于在使用时相对于“便捷”药物比较费力、费工且成本高。少数养殖户为了省时、省力、减少费用,往往使用有机磷农药(晶体敌百虫)和菊酯类(甲氰菊酯、溴氰菊酯、氯氰菊酯)药物高剂量泡塘消毒,不仅造成池塘药物残留,而且未经解毒处理直接排放,引发了养殖区附近河道水源药害事故,在社会上造成不良影响,往往被误解为“养蟹塘消毒水是毒水”。
(二)过量投饲和投喂冰鲜鱼
河蟹的营养主要来自于人工投喂饲料,主要为全价配合饲料、大豆、玉米和冰鲜小杂鱼等,同时也利用部分螺蛳、水草以及底栖动物等。一方面,过量投喂人工饲料产生的残饵和养殖对象的排泄物(主要是氮、磷元素)会造成池水COD、总氮和总磷等指标超标,池水排放到外环境则会造成水体富营养化。另一方面,河蟹养殖普遍存在投喂部分冰鲜小杂鱼的实际情况,用小杂鱼直接喂蟹污染蟹池水体环境,继而严重破坏天然渔业资源。
(三)废弃物处置不当
河蟹养殖需种植水草,每年7月份以后往往出现水草疯长的情况,需要人工刈割捞出蟹池,一些养殖户为了省事,直接通过放水排入附近河道,水草腐烂败坏外环境水体。已死亡的水产品随意乱扔,导致环境污染或对其它养殖池塘造成二次污染。另外饲料袋、药品袋及生活垃圾处理不当,也是污染环境的一个重要方面。
(四)药物污染
河蟹在养殖过程中发生病害是在所难免的现象,尤其是当暴发病害时,少数养殖户缺乏用药知识,随意用药,加大药物的使用剂量,往往“病急乱投医”,甚至使用一些高毒、高残留的药物;还有部分养殖户为防止河蟹发病,长期在饲料中添加抗生素等防病药物,或经常使用抗菌和杀虫药物全池泼洒,最终形成恶性循环,破坏了养殖生态环境,造成药害,即所谓的药物污染,更为严重的是给水产品质量安全带来隐患。
(一)蟹池建设标准化、配备净水设施
标准化河蟹养殖池塘要求其形状、朝向、面积、深度,池埂等基本条件规范,配备道路、供电、供水、防逃等基础设施。进水源水质要达到《渔业水质标准》(GB1607),养殖水排放达到《淡水养殖尾水排放要求》(SC/T9101),进排水渠道独立,严禁交叉污染,在进、排水口设置标志牌。集中连片的规模养殖区要建立相配套的生态循环系统,如采用池塘废水→沉淀池→人工湿地→养殖池塘(或排出养殖区域)的流程,形成一个独特的动植物生态系统环境,对养殖尾水进行生态、无害化处理;分散养殖的要建设池塘内生态循环系统,配套建设10%以上面积的尾水净化区或污水处理设施。
(二)生产操作规范化、规范药物使用
制定切实可行的生产技术操作规程,建立苗种、饲料、渔药等生产投入品采购、保管和使用制度,养殖过程中严格按照规程组织生产。配备必要的水质检测设备,定期对水源水、养殖水和尾水进行检测。配置蟹池微孔管道增氧、在线监控、病害诊断等设备,保持养殖期间溶氧、pH、氨氮、亚硝酸盐等指标正常。养殖过程中以增强河蟹抗病力为出发点,控制病害发生,一旦发生病害要准确诊断,对症下药,减少药物使用,不使用无许可证、无合格证、无生产批号的药品,不使用违禁药品。
(三)选用良种、合理控制密度
建设苗种生产基地,制定优质河蟹良种繁育体系。选用品系纯正的长江水系中华绒螯蟹亲本繁殖的蟹苗(大眼幼体),根据幼蟹生物学特征,通过种草、使用生物制剂等方法调控水质,调节水位与水温,控制性早熟比例;培育期间规范使用饲料、药物和添加剂,确保蟹种高品质生产。在制定成蟹养殖规划时,要防止无视生态环境承载力、投入物质要素片面追求高产的现象,防止造成资源浪费、环境污染、生态破坏和水产品质量安全隐患的问题。
(四)选用优质饲料、精准投喂
根据河蟹不同生长阶段,选用绿色、安全,环保的全价人工配合饲料,降低配合饲料动物蛋白的使用量,少用或不用小杂鱼及低质饲料。推广普及精准投喂技术,坚持“四定”原则,投喂过程中坚持“精、青、荤”合理搭配,以提高河蟹对饵料的利用率,提高饲料转化率及河蟹内在品质。
(五)无害化处置废弃物、做好“三项记录”
蟹池多余的水草可用于喂养草食性鱼类,或晒干后作为农家肥;捞除的杂物、病死的养殖动物,不随意丢弃或扔进河道,实行无害化深埋处理。养殖场(塘口)要设置垃圾收集设施,收集渔药、饲料包装废弃物和生活垃圾,并定期妥善处理。养殖企业或个人必须建立《养殖生产记录》《投入品进货、储存、使用记录》和《水产品收获、销售记录》档案,明确专人负责记录和保管。每个生产周期结束后,整理装订,保存两年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