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李璠,王景松,葛俊夏,万明丽,鲁书建
(郑州比克新能源汽车有限公司,河南 郑州 451400)
随着国内新能源汽车的迅速发展,电动汽车的稳定性、方便性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对于纯电动汽车的充电系统使用要求会更高,在我司车辆推出的使用过程中,前期出现充电问题导致无法满足客户需求。因此在设计优化充电问题时不仅要考虑充电时间尽量小,而且必须保证汽车充电使用的稳定性。
本文主要针对某款纯电动物流汽车的充电系统特点,通过设计优化进行车辆充电系统的系统升级,解决客户使用过程中的问题并达到后续设计优化的思路引导。
我司车辆主要以物流车为主,其市场分布具有以下特点:①主要用于物流行业;②分布相对密集;③充电时间集中;④客户充电使用环境不一致;⑤客户充电接线存在参差不齐现象;⑥使用充电方式多样化。
针对以上特点,主要暴露出来的使用问题有以下几个方面:①交网配电接线方式混乱,出现未搭铁、过温、短路、漏电等保护故障;②多台车充电过程中出现交网电压降低,充电电流增大,出现16A三角插头灼烧现象;③车辆恒功率充电,当电压下降,易报过流故障。
根据国标GBT 18487.1-2015《电动汽车传导充电系统第1部分:通用要求》的要求,交流充电必须具备漏电保护、短路保护、过压保护、欠压保护、过流保护、缺地检测、过温保护。
关于纯电动物流车在市场应用中的问题,主要分三方面进行优化处理,主要包括:①交网配电要求的统一规定;②三角插头端增加过温保护;③在确保硬件不变的情况下,将“恒功率模式”充电改为相对“输入恒流模式”充电。
中国低压电网采用三相四线制,即A、B、C三相加上中性线 (零线)N,三相中任一项作为火线L与零线N组成单相电,慢充电路由火线L、零线N及搭铁线PE组成,根据售后反馈,跳枪多为居民区用电,因居民区三相用电分支较多,电压不均衡且波动较大,易引起过流现象。因此交网配电要求应满足以下原则。
1) 单台车充电时,线径L=2.5~4 mm2、N=2.5~4 mm2、PE=2.5~4 mm2,空气开关需选用C32规格以上,16 A插座需为工业级。接线方式为配电柜-空气开关-16 A插座。
2) 多台车充电时,线径L>n×6 mm2、N>n×6 mm2、PE=6 mm2、L1=L2=L3=L4=L5…Ln=2.5~4 mm2、N1=N2=N3=N4=N5…Nn=2.5~4 mm2。空气开关需选用载流能力满足总体电流需求:I>n×16 A规格以上,16 A插座需为工业级;接线方式为配电柜-空气开关-电工母排工作。
现阶段,我司BMS采用恒功率充电,当交网电压下降时,电流增大,若交流输入电流大于过流阈值 (16 A),充电枪上的控制盒会报过流故障,停止工作,具体计算如下。BMS需求功率:
PBMS=V交额×Icp
式中:V交额——BMS默认的交网额定电压220VAC;Icp——占空比×100×0.6(国标)。
根据OBC输出功率P输出=PBMS,可计算出交流输入OBC的功率:
式中:η——OBC整机效率,0.9。
当多台车同时充电或特殊时期交网电压下降时,由于恒功率充电模式,会导致I输入上升,当输入电流不大于阈值16 A时,长时间大电流充电,导致三角插头接合处发热严重,当温度高于一定程度时,会出现灼烧现象。
对此进行优化设计:在三角插头处增加热敏电阻进行16 A三角插头导体温度的检测,当控制盒检测到温度传感器的温度超过85±5℃,持续时间大于10 s,控制盒应进入温度保护状态,切断电源线上的电流;当温度回落75±5℃以下,持续时间大于10 s,或温度保持在75±5℃,持续时间大于10 s,控制盒恢复工作状态,恢复电源线上的电流,不限恢复次数。具体接线示意图见图1。
图1 接线示意图
为优化已经投入市场的车辆,我司采用的原则是:在保证硬件及通信协议字节宽度不变的前提下,进行软件控制方面的优化,主要从设计方案、方案验证、问题处理三个方面进行。
将恒功率充电模式改为输入恒流充电模式,我司充电机工作采用CAN激活方式,通过控制单元发送开机指令及相应需求,直流电流改进前简易流程见图2。
图2所示当车辆充电时,VCU接收到CC信号,VCU判断电缆允许的最大电流,并通过CAN发送至BMS;同时激活BMS、仪表、DCDC;BMS将充电继电器吸合,根据CP信号判断出供电设备的最大电流,结合电池、VCU所发送的电缆最大电流,综合判断出请求直流充电电流并通过CAN发送至OBC;OBC根据BMS所请求直流电流及自身功率开始给电池充电;当达到停止充电条件,BMS断开相应继电器。
优化设计方案为BMS将充电继电器吸合,根据CP信号判断出供电设备的最大电流,结合电池、VCU所发送的电缆最大电流综合判断出最大允许交流输入电流并通过CAN发送至OBC;OBC根据BMS所请求最大允许交流输入电流及自身功率开始给电池充电;当达到停止充电条件,BMS断开相应继电器。
图2 修改前简易流程图
具体通信协议优化点:①增加OBC发送至BMS交流输入电压;②增加BMS发送至OBC最大允许输入交流电流;③将BMS发送至OBC充电所需电流改为直流侧最大允许输出电流。具体见图3~图6。
图3 OBC发送至BMS部分信息
图4 增加后OBC发送至BMS部分信息
图5 BMS发送至BMS部分信息
图6 增加后BMS发送至BMS部分信息
通过将充电机程序进行更改,BMS程序进行更改,对程序进行不同电压、不同充电枪的测试,具体测试数据曲线见图7和图8。
图7 占空比为21.66%模式13 A充电枪测试曲线
图8 占空比为21.66%模式16 A充电枪测试曲线
通过测试数据绘制的曲线可以看出,输入交流电流基本趋于直线,则可以确定输入交流电流可以达到相对恒流输入。
在充电测试期间限流输入15.6 A时,开机启动,钳流表显示输入电流达到34 A左右,随后降到要求范围。
通过实验室模拟试验条件,带电池启动,充电电压374 V左右 (CV模式电子负载),用电流枪和钳流表同时检测输入电流。钳流表显示34 A左右读数,示波器检测到有100 ms左右的大电流输入,示波器波形见图9。
原因分析:软件对输入电流的限制,是自检功能完成后,才进行输入电流限制,会有一定时间的延时,所以上电一瞬间会有一个大输入电流,随后软件检测到超过要求的输入电流,启动限制输入电流到要求范围。
更新软件后,钳流表和示波器都未检测到有大电流输入,示波器波形见图10。
软件优先对输入电流进行最大限制,实时检测和控制,解决输入电流脉冲问题。
图9 瞬间启动大电流波形
图10 更新软件后的波形图
本文针对我司现有纯电动汽车的充电特点,按照GB/T 18487.1-2015、GB/T 27930-2015的设计要求优化适合我司车辆的充电方式,通过以上三个大方面的优化,基本可以解决硬件故障以外的充电问题:①交流配电的要求解决用户接线混乱的现象;②16 A三角插头增加温控传感器,可以解决因三角插头发热严重导致灼烧现象;③“恒功率充电”优化为“输入恒流充电”可以解决在不同电压范围正常充电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