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可可
鸟岛位于青海湖西部环湖西路边,分为一大一小两座岛,大的名叫海西皮岛,小的叫海西山,因在鳥类产卵期间遍布鸟蛋也称蛋岛。鸟岛是青海湖边的鸟类天堂,每年4-6月春夏之交时有数十万计的鸟类来此栖息,十分壮观,是游客们观赏青海湖的重点景区之一。
鸟岛面积较大,岛上有茂密植物,东部是巨石悬崖临近湖面,这里是鸬鹚等鸟类的王国,东边的岩壁之上鸬鹚窝相连不断,像是鸟窝构成的城堡。海西山原有面积很小,近几年因水位下降有所扩大,长约1500米,小岛地势平缓,适合鸟类筑巢垒窝,全岛遍布鸟巢。岛上适合季节时鸟类极多,约有10万只左右,当地人通常意义上称为鸟岛的就是指这个小岛。每年春天,斑头雁、鱼鸥、棕颈鸥等几十种鸟类一起来到这里筑巢垒窝,其中有多种珍稀禽类。到了产卵季节,鸟蛋一窝窝密密麻麻,甚为壮观。
每年六月,正值青海湖湟鱼洄游到大大小小的河流中摆籽产卵,正所谓“半河清水半河鱼”,成为刚察草原上一道靓丽而神奇的景观。
湟鱼是青海湖独有的鱼类,因无鳞而被称之为裸鲤。据说它的祖先是黄河鲤鱼,原本有鳞,但13万年前青海湖经过地质运动变成了闭塞湖,后又演变为咸水湖,为了适应日渐咸涩的湖水,其鳞片逐步退化成今天的模样。湟鱼与青海湖的关系其实密切相关,湟鱼的大量锐减,生存受到影响,它所面临的各种生态危机,其实也就是青海湖的危机。湟鱼保护区的建立与存在,让人们看到希望,希望有一天,我们的高原明珠青海湖,不会沦为死湖,延续千古的故事。
湟鱼最神奇之处在于它一年一度的洄游。原来,青海湖虽然是湟鱼自由生活的天堂,但却因为盐度太高,限制了鱼类的性腺发育,为了繁衍后代,它们就必须游到淡水去受精排卵,让自己的后代在淡水中出生,再游到青海湖中逐渐成长起来。周而复始,小湟鱼长大再洄游,重返故乡,到那世代相传的产卵圣地繁衍下一代。每年春夏之交,湟鱼便开始启程了,它们集结在环湖各大河流的河口地带,成群地逆流而上,溯河而来,走走停停,以至于河道一时间都被填满,那是极壮观的画面。
夏末初秋的金银滩草原,天高气爽、绿意盎然。刚察县每年一届的情歌节在美丽的金银滩草原上盛大开幕。此次活动是海北州影响最大、规格最高、系列活动最丰富的大型活动。
每一届情歌节的举办,都是是全域旅游示范州建设的重要举措,它将拉开青海海北一系列文化旅游活动的帷幕,为各族群众送上一道道丰富的精神文化大餐,为走进海北的游客多角度展示青海丰富的旅游资源、独特的文旅体验。
可能大家非常好奇,按道理祭海是沿海地区才有的传统民俗活动,在远离海洋的青海怎么还会有祭海呢?青海的祭海是怎么回事?人们又是怎么祭海的呢?来青海湖、来刚察旅游,祭海也是大家应该关注的一个精彩内容。
一直以来,藏族人民对天地万物保持着敬畏心,认为天地万物与人类的物质世界和精神世界总是息息相关的。觉得人是自然的属民,自然是人之所依,人们祈求自然神灵给予护佑和精神上的庇护。青藏高原上湖泊星罗棋布,居住在水资源如此丰沛的环境中,久而久之,先民们就产生了水崇拜的习俗。
作为高原内陆湖,青海湖如同神的眼睛般深邃而神秘,被环湖民众所尊崇和呵护。藏族人认为,青海湖湖主是菩提心龙王大臣。历史上,不少高僧大德都曾在青海湖海心山修行,并将青海湖作为寄魂湖,所以,一直以来生活在环湖地区的人们把青海湖被尊奉为圣湖,而经常煨桑祭拜。
所以,来刚察旅游,如果有机会遇到祭海盛典,那是十分有幸的事情,因为历史悠久的祭海活动规模宏大而神圣。祭祀活动带有浓郁的宗教色彩,透露着一些远古文化信息。祭海活动中的祭海经文、赞词等生动优美,具有较高的文学价值和丰富的文化内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