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常生活化的艺术接受方式探析

2019-06-25 08:28杨慧
名作欣赏·评论版 2019年5期
关键词:消费文化

杨慧

摘要:随着消费文化的浸濡蔓延,当今艺术的特性和大众的审美趣味等艺术接受要素发生了变化,日常生活化的艺术接受方式逐渐成为人们的主要艺术接受方式。该接受方式具有接受地点的随意性、接受时间的即时性和接受行为的快速化等基本特征,在一定程度上对传统的凝神静观的艺术接受方式予以解构。

关键词:艺术接受方式 日常生活化 消费文化

随着消费市场的繁荣扩展、传媒技术的更新推广、视觉影像的频繁流动等,当下人们置身于审美泛化、艺术泛化的消费社会中,大众的艺术接受方式发生了本质性的变化,由传统的凝神静观逐渐转变为日常生活化的艺术接受方式。

一、日常生活化艺术接受方式的形成

日常生活化艺术接受方式的形成并不是一蹴而就的。随着社会文化的变迁、消费文化的历史性构入、艺术的特性和接受者审美趣味的改变等艺术接受要素的变化,生成了今天日常生活化的艺术接受方式。

第一,艺术特性使然

一般而言,艺术接受方式的运用取决于艺术特性,即有什么样的艺术品,就有什么样的艺术接受方式;也就是说,采用什么样的艺术接受方式及其转变主要是由于艺术特性及其发生的变化。中西方都是如此。中国传统艺术一贯以浑融含蓄的意境取胜,正如严羽论诗所说:“盛唐诗人唯在兴趣,羚羊挂角,无迹可求。故其妙处,透彻玲珑,不可凑泊。”(《沧浪诗话·诗辨》)这样就要求接受者必须虚静以待,凝神静思,沉潜于作品之中,充分发挥其想象创造力,以寻求“言外之意”“味外之旨”“韵外之致”,即如梅尧臣所言:“作者得于心,览者会以意,殆难指陈以言也。”(欧阳修《六一诗话》)在西方,19世纪以前的艺术因受“模仿自然”的古典美学理论的影响,作品文本力求逼真,确定性很大,能够给接受者带来参与、想象的空间较为狭小。故而,在艺术接受中强调接受者遵循作品文本,寻求作者所意欲展示的世界之真。后来,随着现代美学思潮的发展,艺术创作中新技巧、新形式的运用,意象派、象征派、现代派、后现代派等艺术的出现,文本的不确定性越来越多,文本的意向也愈加模糊含蓄,作品意义的实现需要读者更多地参与介入。于是,在艺术接受中接受者由原来的被动感知和单纯接受,转变为积极主动地投入,其创造性和能动性日益突显,以读者为中心的接受美学等读者接受理论也就应运而生。

作为消费文化所带来的产物,日常生活审美化在今日已经充溢于整个社会现实。在《重构美学》中学者韦尔施曾说:“毫无疑问,当前我们正经历着一场美学的勃兴。它从个人风格、都市规划和经济一直延伸到理论。现实中,越来越多的要素正在披上美学的外衣,现实作为一个整体,也愈益被我们视为一种美学的建构。”面对艺术的生活化、生活的艺术化等审美泛化和艺术泛化现象,我们的艺术观念发生了一系列的变化,诸如艺术的商品化、艺术回归于日常生活、艺术的多元开放等。艺术关注世俗大众的现实生存状态以及人性状况,以拼贴、挪用和复制等手法将日常“现成品”大量置入其中。于是,源于生活而高于生活的、追求“灵韵”或意蕴的传统艺术逐渐让位于快速生产出来的、日常生活化的当今艺术,接受者的艺术接受方式很自然地由传统的凝神静观转变为日常生活化的艺术接受方式。

第二,审美趣味使然

艺术接受不同于知识性接受,它主要源于接受者的一定审美趣味,艺术接受方式的选择是与接受者的审美趣味息息相关的。“趣味就越加像某种感觉,在过程上它并没有借助某種有根据的知识。如果说在趣味事物中有些东西是非实证的,那么趣味就不能去说为什么,然而趣味却以明确的可靠性感受到了这些非实证的东西。”人们接受艺术作品的时候,常常是依据自身的趣味爱好来进行的,当今人们在接受日常生活化的艺术之时也是如此。就接受主体而言,在对于具体艺术作品进行接受的实践活动中,趣味也总是以个体形态呈现出来,这是因为艺术接受及其方式总是以个体性出现的。但是这种“非实证的”、个体性的趣味却呈现为一定的接受者的共同性和社会整体倾向。这同于伽达默尔说的那样,即“就其最特有的本质来看,趣味丝毫不是个人的东西,而是最初阶段的一种社会性现象,它甚至能像一个法院机构一样地以所指并代表的某种共同性名义抵制单个人的个人倾向”。

在当今消费社会,接受主体的审美趣味具有现实功利性的共同性特征,人们通过从衣食住行到绘画、音乐等艺术作品的选择,形成自己独具特色、卓尔不群的生活方式,以彰显自身的社会地位与阶层。同时,今天人们的审美趣味总体地呈现为多元化、感性化、时尚化、大众化等多样的发展趋向。可以说,这些趣味趋向是接受主体在现实生活中审美欲求的体现。在当下物质文化丰裕的社会中,多元化使人们能够摆脱传统社会的人伦教化的束缚,可以在现实生活中行使自由选择艺术文化产品的权力;感性化则意味着人们在开放多变的日常现实,对传统的趣味“理性”进行祛魅,关注世俗人生和个体的感性存在,乃至于感官快适的享受体验等。时尚化则是人们通过逐新求奇以追求或彰显个性自由、引领生活潮流。但是由于人们时尚欲求的快速变化、永无止境,在时尚的传播过程中,多元化与时尚化又归于一种大众化的审美趋同,走向并融于世俗的日常生活。于是,在这种审美趣味的日常生活化的共同导向下,接受主体自然而然地选择日常生活化的艺术接受方式对生活化的艺术进行接受。

二、日常生活化艺术接受方式的特征

当下消费文化无所不在的浸濡,使艺术发生了巨大变化,艺术与现实生活的界限逐渐消弭。日常生活的审美化,使大众艺术崛起并逐渐取代精英艺术,居于主导地位。艺术从让人顶礼膜拜的高蹈地位,步入世俗日常生活之境,同时接受者的审美趣味也发生相应的转变,这样艺术接受方式也随之发生了本质性的变化,成为日常生活化的艺术接受方式。它的基本特征则主要在于艺术接受地点的随意性、艺术接受时间的即时性、艺术接受行为的快速化等,这是一种对传统的崇高化的艺术接受方式的解构。

艺术接受地点的随意性是指目前人们的艺术接受已经不再局限于美术馆、画廊、博物馆等专业性艺术场馆,日常生活空间也成为艺术接受的场所,在此大众能够自由出入,如购物广场、步行街道等。正如金元浦先生所说:“今天的审美活动已经远远超出了所谓纯艺术的范围,更为深入地渗透到大众的日常生活中,艺术展示的场所也已不再是与大众的日常生活严重隔离的高雅艺术场馆,而是百姓可以自由出入的空间,如城市广场、购物中心、超级市场、街心花园等,艺术接受发生了休闲化与日常生活化的变化。在这些场所中,艺术活动、审美活动、商业活动共展并存,交错进行,互惠互利。由之,高雅文化与大众通俗文化的界限越来越模糊。”在消费文化语境中,日常生活审美化带来了艺术的泛化,为审美因素所装饰、点缀的日常之物都可以成为人们的艺术审美对象,如产品的外包装、琳琅满目的橱窗等。这样,从某种意义上可以说,人们能够在周遭的日常生活中进行“移步换景”的随意性的艺术接受。

如果我们说艺术接受地点的随意性主要是基于日常生活审美化的话,那么艺术接受时间的即时性则更多的是基于大众传媒技术的发展。尤其是今天互联网、移动媒体、数字化信息技术等的飞速发展,使人们可以借助手机、PAD等移动媒体,随时进行艺术接受,实现艺术接受时间的即时性。如人们可以边开车边听音乐,边做饭边欣赏电视节目,可利用乘车或地铁等的空隙时间看上几眼连续剧或热门电影,等等。另外,人们还可以充分利用互联网,借助网络链接,通过快速的点击搜索,也可即时地、跳跃地进行艺术接受活动。

艺术接受行为的快速化是指当前瞬息万变的现实社会、快节奏的生活,使人常常处于“压力山大”的状态。人们在艺术接受时很自然地选择不必耗费很多精力和大量时间的艺术接受方式,可以通过一定的金钱付出就可快速完成的艺术接受活动。如人们花钱看喜剧电影、赵本山的二人转或者德云社的相声等,一方面观者通过演员卖力搞笑的表演,获得轻松愉悦;另一方面,作为个体的观者置身于接受群体中,周围人群的开怀大笑会对其产生极大的感染力。于是,在个体融于公共群体的欢愉中,每个接受者都获得双倍乃至更多的快乐愉悦。

一般而言,传统的艺术接受方式是挑选时间和地点所进行的长久的凝神静观。接受者需要在专门的艺术场馆中,在心神俱佳之时,抽身于日常生活,伫立于艺术品之前进行凝神关注、涵泳品味。如果说这是一种崇高化的艺术接受方式的话,那么消费文化语境中的日常生活化艺术接受方式则对其进行了解构。日常生活化艺术接受方式以其随时随地的跨越时空障碍的艺术接受行为消解了传统艺术接受方式的时空局限与束缚,以其追求浅表化欢愉的、快速迅捷的艺术接受行为,消解了传统艺术接受方式的探寻深邃意蕴的反复咀嚼和细致回味。

猜你喜欢
消费文化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挑战及解决方法
从特困族群的消费文化看精准扶贫的实施策略
消费文化视阈下当代商业建筑设计研究
审美·家国·想象:由沪上咖啡馆到知识分子的“恋地情结”
再生与异化的悖论:消费文化驱动下历史街区商业化改造的机制解析及应对
略论消费文化视域中的艺术表现手法
城市大众消费文化的狂欢
《百鸟朝凤》绝地逢生之批判中国当代电影市场“烂片高票房”现象
鲍德里亚理论视角下解读《白噪音》中的消费文化
论艺术与商业的跨界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