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策划人小语 |
一年一度的儿童节来了,很多父母开始发愁:送孩子什么礼物好呢?玩具、童书,还是一只可爱的宠物?其实,比起这些,孩子更渴望的是与父母之间亲密的关系。
每天,父母和孩子待在一起,接送他上学、下学,陪他吃饭、写作业……彼此之间的身体已经足够亲密,但是在情绪上是否亲密呢?当自己出现情绪时,父母能够察觉到吗?会告诉孩子“爸爸妈妈现在很疲惫”吗?孩子出现情绪时,父母能倾听并且接纳孩子的情绪吗?孩子愿意和爸爸妈妈分享吗?父母有让孩子感到安全吗?如果情绪不够亲密甚至处于失联状态,即使父母在生活中为孩子做得再多,也会被孩子隔绝在他的世界之外。那么,要如何做才能实现亲子间的情绪亲密呢?本期策划带您一起探索这个答案。
父母这样做,会与孩子的情绪失联
如果父母不能管理自己的情绪,认识、亲近、接纳孩子的情绪,看再多的育儿书都没有多大意义,因为方法你知道,但就是做不到。
1.否定孩子情绪
一边是工作,一边是家庭,大部分父母尤其是妈妈的肩上压着两座大山,往往无暇细细感受孩子的情绪。当孩子产生负面情绪时,父母只希望这一切快些结束。
每天写完作业能玩儿20分钟电脑游戏,这是7岁的童童和爸爸妈妈的约定。但是上周末,爸爸加班赶论文,当童童写完作业兴冲冲地跑到电脑旁,却发现爸爸还在占用电脑,爸爸对他说:“爸爸忙着呢,等我忙完再说。”
童童红着眼圈儿坐到妈妈身边,妈妈安慰道:“没事儿,不就是晚玩儿一会儿嘛!”童童很不领情,“哼”了一声走开了。妈妈也不高兴了,责备他:“谁叫你刚刚不快点儿吃晚饭!早点儿吃完,不就能比爸爸先用电脑了吗?”
童童再也控制不住自己,哭出声来,妈妈开始唠叨:“别哭了!你怎么这么不懂事!别人家的孩子,哪有时间玩儿电脑,你还不知足……”妈妈的话,童童根本听不进去,越哭越伤心。妈妈更加困惑,为什么孩子这么脆弱,一哭就停不下来呢?
分析:妈妈和童童之间的情绪处于失联的状态,妈妈否定孩子的情绪,而且让他的负面情绪升级了。当父母对孩子的正常情绪表达视而不见,孩子就会用更激烈的情绪回应爸爸妈妈。
可以理解,童童妈妈不希望看到孩子悲伤的一面,希望他快点儿好起来。但是欲速则不达,这时不妨对孩子说:“你等了一天,就想玩儿一会儿电脑,看到爸爸占着电脑,你真的很失落!”当孩子的委屈被妈妈看到,他会更容易走出悲伤。
2.和孩子的情绪不同频
13岁的小雅期末考完试出来,在学校门口等她的妈妈。妈妈迎上来的第一句话就说:“看你这轻松的表情,我就知道你能考好!”小雅暗暗叹了一口气,没有哭就叫轻松?她对这场考试心里根本没底,妈妈看不出她笑得很勉强吗?
天乐周六要去朋友家里开生日派对。他满心欢喜,想象着派对中的各种游戏和美食。爸爸进来送水果时,天乐兴奋地说:“爸爸,你知道吗?这是我第一次独自参加同学聚会,肯定特好玩儿!”爸爸淡淡地说:“一个同学聚会,有什么大不了的?你周六别玩儿得太疯,周日上午还有两个补习班呢!”说完,他想起NBA篮球赛开始了,便起身去看电视。听到爸爸的回应,天乐顿时泄了气。
分析:妈妈把小雅的“没哭”理解为“轻松”,其实是夸大了孩子的情绪,让小雅感觉妈妈的安慰不走心。天乐有100分的高兴,就希望爸爸给予100分的回应,但爸爸害怕孩子得意忘形,打个折扣去回应孩子的兴奋,缩小了他的情绪。如果父母和孩子的情绪波动总不在同一个频率上,不能“共振”,慢慢地,孩子就会不愿意和爸爸妈妈表达自己的真实感受,更希望说给能懂自己的人听。
不能和孩子的情绪同频,往往是因为父母缺少换位思考的能力,无法捕捉到孩子的兴奋点和痛点,基于自己的情绪体验回应孩子,回应的实质上是自己的情绪。这样,父母的情绪和孩子的情绪始终处于两个频率,由此才会失联。
3.忽视孩子的情绪
对于一些父母来说,最放松的时刻就是孩子离开自己玩一会儿。当孩子和小伙伴没玩儿多久,就哭着跑回自己身边告状时,爸爸妈妈恨不得原地爆炸!“丁丁抢了我的氣球!”“我也想玩儿滑板车,他们不让我玩儿!”“乐乐推了我一下,我的薯片全洒了……”
听到孩子的控诉,父母最常说的话就是:“没事儿的!小朋友之间玩儿起来都是这样的!”有时候,为了迅速解决战斗,甚至威胁说:“你还想不想玩儿了?”多数时候,孩子会乖乖就范,转身去找小伙伴。
就这样,我们“完美”地错过了孩子的糟糕情绪。可是,因为一次次地忽视,下次孩子遇到类似状况时,他还是不知道如何处理,哪怕长到七八岁,不会因为一点儿吃的、一个玩具着急,却还是会对小伙伴的排斥感到悲伤。孩子越大,处理的矛盾越复杂,心情也更加起伏不定。如果从小就被父母忽视情绪感受,孩子自我情绪管理的能力就不会太强。
当父母自己体会到强烈的情绪时,更容易忽视孩子的情绪和感受。有一次,豆豆惹妈妈生气,妈妈当众训斥豆豆。豆豆既理亏又觉得丢人,央求妈妈:“我们回家再说吧!”妈妈正在气头上,说:“面子都是自己挣来的!你做的那些事儿,还让我给你留面子吗?”那一刻,豆豆恨不得找一个地缝钻进去。
分析:很多爸爸妈妈会说:我就是这样长大的!“这样”代表对情绪的忽视,代表没有倾听。父母缺乏感知自我情绪的能力,所以也觉察不到孩子的情绪。缺少情绪的回应,孩子会经历什么呢?如果生命中的重要他人给予自己冷漠的回应,孩子的联结需要就得不到满足,他会时刻保持疏离和孤独。而这种情绪机制一旦形成,就会产生与他人进行联结的模式,从而对冷漠的回应最为敏感。因此,爸爸妈妈一定要重视和孩子的情感联结,不要忽视孩子的情绪。
4.父母的情绪不稳定
放学后,欣欣一直在家门口徘徊,不敢进去。她的书包里有一张74分的数学卷子,看到成绩的那一刻,她觉得天都要塌了!记得上次考了82分,爸爸断断续续骂了她一晚,这次考得更差,爸爸还不“吃”了她!
正犹豫着,爸爸打来电话,欣欣赶紧摁掉,装作刚刚进门的样子,来不及脱鞋就向爸爸道歉:“对不起,我没考好!”没想到,爸爸只是瞪了她一眼,说:“赶紧换衣服,晚上咱们和赵叔一起吃饭!”整个晚上,欣欣忐忑不安,怕爸爸秋后算账。幸运的是,爸爸的心情特别好,和赵叔谈了一笔大生意,喝得酩酊大醉,早就把考试的事抛到了脑后。
没有等来暴风骤雨,欣欣却有一种莫名的失落。她摸不准爸爸的脾气,对他又爱又怕。有时,爸爸的表现特别情绪化。小学三年级,欣欣丢了水壶,爸爸把她敞着口的书包直接从6楼扔了下去,害得她摸黑捡了一晚上书本。可赶上爸爸心情好,即使犯更大的错也能轻松过关。
分析:很明显,如果父母的情绪欠缺稳定性,会给孩子造成两方面的烦恼。首先,他没有统一的行为标准,经常感到不安。慢慢地,他不会关注自己的表现和感受,而是努力地去迎合大人的感受。所以,孩子和自己的情绪失联了。其次,如果孩子发现自己的努力和父母的良好情绪没有直接关系时,就会放弃努力,从而对这段关系产生厌倦。他不在乎爸爸妈妈的情绪,也搞不懂自己的感受,这会令他在人际交往中受挫。很多孩子受到父母情绪稳定性的制约,没能发展出好的情绪控制能力。
既然情绪失联对亲子关系和孩子的情绪管理能力有这么多的负面影响,父母怎么做,才能增强和孩子的情绪亲密呢?
增强情绪亲密的5大原则
1.父母要先进行自我觉察
很多父母在和孩子互动时都有一个误区—如果我过多地表达自己的情绪,那就会显得我很“脆弱”,当我管教孩子时会变得很被动。可是,如果爸爸妈妈连自己的情绪都感知不到,不去表达,孩子如何理解父母的情绪?不理解父母的情绪,又怎么可能主动关心父母,和父母亲密呢?他又从哪里学习觉察和表达情绪?
情绪的自我觉察,包括留意自己经历的情绪。当我们为堵车感觉焦躁时,可以停下来感受一下,是什么令我不安?不需要理智地说服自己“城市的交通状况一直如此”,只需要轻轻地告诉自己:“现在的我正在为等待感到不安,我担心会迟到。”这一刻,你的感受和心智之间的通道就被打通了,你更懂自己,也更懂感受。虽然改变不了堵车的现状,却能缓解焦虑和不安,这就是自我觉察的作用。
自我觉察,还需要留意自己处于什么情绪状态。有时候,我们会为一点点小事愤怒不已,这种失衡仿佛在提示我们,情绪正在失控。所以,在和孩子进行情绪的交流时,一定留意自己的情绪状态,如果觉得自己正在夸大、失去公正客观,那就不要和孩子谈论太多。父母甚至可以告诉孩子:“爸爸(妈妈)现在也很不冷静,等我们的情绪都平复下来再说这件事吧!”
父母的自我觉察力和自知力,是对孩子最好的情绪示范,也是建立情绪亲密的基础。
2.孩子的情绪需要父母的倾听
学会站在孩子的角度倾听和沟通,是育儿过程中非常重要的一点。细致耐心的沟通有助于健康依恋关系的形成,这对建立相互信任的亲子关系尤为重要。
这种能力被称为“适时沟通”,就是在大部分时候,父母能够感受到孩子发出的信号,同时也理解他们的内心感受。
即便是几个月大的孩子也有内在的感受,会向外界传递沟通的信号。比如,孩子快吃完磨牙棒时突然大哭,有的妈妈立刻就明白了,孩子是没吃够!这就是倾听的第一步,懂得孩子经历了什么。
然后,妈妈需要用“映射法”回应孩子的感受,比如对孩子说:“磨牙棒没了,你还没吃够呢!”即便孩子听不懂具体的含义,但是,他能从妈妈安慰的语气中获得安抚,试图平复自己的情绪,这就是倾听的完整过程。
对于稍大一点儿的孩子,父母的倾听还包括分享自己的心情和感受。可以对一个写作业很烦躁的孩子说:“小时候,爸爸(妈妈)做梦都想着老师不留作业该有多好!结果,一直到毕业,也没有几天这样的好日子!”这样的话会让孩子觉得自己正在经历的痛苦折磨是正常的、能够被接纳的,看似无所不能的大人都会有这样的感受,他也会平静很多。
3.父母要抓住和孩子交流的最佳时机
父母什么时候和孩子交流?如果要时时刻刻交流,我们会被一个七八岁的孩子累死!因为他不管任何时候,都想占据大人的注意力,所以,父母要从孩子每天说的一萬多句话中,选一些情绪比较激烈的话语来回应。
当孩子感受到积极的情绪,比如因为搞定了拼图感到高兴时,父母应该及时与孩子分享这种情绪,并积极地和孩子渲染这种情绪,比如:“当拼好最后一块的时候,你笑得那么开心。看到你这么高兴,爸爸(妈妈)的感觉也很棒呢!”
同样,如果孩子情绪低落时,父母需要努力地体会孩子的感受,并用温暖的话语安慰孩子。
这个过程能够带来两个明显的好处:首先,如果父母自我感觉好,能量足,就喜欢和孩子待在一起,不容易觉得孩子烦;其次,父母安慰的话语将为孩子示范一个完整的安慰过程,让孩子学会自我安慰。
很多父母可以回应孩子的积极情绪,但却本能地回避孩子的消极情绪。遗憾的是,回避无法让消极情绪消失,反而会让孩子受到更多伤害。孩子情绪越糟糕,越需要父母的情绪回应,要让孩子感受到,爸爸妈妈在此时此刻是理解他的。只有让孩子用自己的言语和动作表达出这些糟糕的情绪,在爸爸妈妈的安慰中获得正确的对待,孩子才能真正地放下这些负面情绪。
4.认同孩子的情绪,但约束他的行为
很多父母学习了“共情”后都有类似的担心,如果我们一味地认同孩子的情绪,会不会给他造成错觉—你表现出来的一切都是对的呢?面对向自己撒泼、哭闹着想要玩具的孩子,爸爸妈妈真的很担心说出一句“我看得出来,你真的很想要这个玩具”之后,情况变得越发不可收拾。
这种担心不无道理,但是,我们不能因为担心最糟糕的结果,就错过和孩子建立情绪亲密的机会。那么,怎么不带风险地回应孩子的情绪呢?就是要“划清界限”—任何情绪都是可以接受的,但行为需要约束。比如,我们要对哭闹的孩子说:“你想要玩具的心情,我接收到了!但是,在商场里大声哭闹是不对的,我们需要离开了……”这样的表达不会伤害孩子表达情绪的意愿,也约束了孩子的行为。
等孩子冷静下来后,我们可以用头脑风暴法建立契约:“刚刚发生了不愉快的事,我们能再讨论一下吗?我们每个人都来说一些办法,看看怎么干掉这个问题?”一般来讲,孩子参与制定解决方案,能够获得更多的尊重,执行起来的阻力更小。还可以用“角色扮演”的方式“复盘”整个过程,让孩子作为观察者,提供一些建议,避免类似的情况再次发生。其实,父母和孩子一同面对和处理情绪的过程,就是在和孩子发展情绪上的联结,这个过程本身就很有意义。
5.父母要帮孩子识别和描述情绪
当孩子感受到情绪时,父母可以帮他描述和识别情绪。告诉他:“宝宝,你这是在嫉妒/紧张/担心/伤心/生气/害怕……”这些名称帮助孩子把含混不清、令人害怕、不适的感觉变成了有界限、可以被定义的事物。一方面,孩子可以更好地表达情绪;另一方面,也能逐渐认识到情绪的存在是生活中正常的一部分。孩子就会渐渐懂得每个人都会经历愤怒、伤心和害怕等情绪,但并不完全能够独自应对,所以,下次再经历类似的情绪状态时,他就不会慌张、自责,而是会通过分享等积极的应对方式把坏情绪驱赶走。
请记住,情绪不仅影响一个人的内心感受,还会影响他和周围人的关系,并且会改变他对生活的定义。如果孩子能够意识到自身的情绪并和他人分享,他的生活就会变得更丰富,并且充满有意义的互动。
如果孩子的情绪发育得好,那么他的社会交往和人际关系,包括自我认知都会有很好的发展,实现亲子间的情绪亲密也更容易。情绪游戏,就是一种促进孩子情绪发育的方式。
情绪游戏,让孩子的情绪发育得更健康
情绪游戏包含的3个功能
关于孩子的情绪,我们似乎有谈不完的话题,有些父母是谈情绪色变,深受情绪不稳定的宝宝折磨。其实,与孩子建立情绪上的亲密感是一个过程,需要父母在点滴中积累。对于12岁以下的儿童,除了运用一些调整关系和自我觉察的方法,也可以借助一些游戏来帮助孩子实现情绪的自我调控。
和一般游戏不同,一个好的情绪游戏,需要具备下面3点功能:
★让孩子体验自己内在的情绪,培养自我觉察力;
★让孩子理解别人的情绪,培养共情力;
★让孩子学习合理地表达情绪,培养社交力。
选择情绪游戏,要适合孩子的年龄
★3~5岁
情绪发育阶段的特点:言语功能较差、控制力弱,对内在情绪不能感知
适合游戏:照镜子 情绪气球
对于幼年的孩子来说,最重要的成长任务是通过游戏认识各种基本情绪,孩子需要丰富自己的情绪体验,并且认识自己经历的游戏。爸爸妈妈可以和孩子玩儿“照镜子”的游戏,让孩子看到自己表情变化的秘密。待孩子出现各种情绪时,让他把表情和内在的感觉一一对应起来。
父母也可以教孩子用色彩表达自己的情绪。在纸上画出红、绿、黄、黑、蓝等各种颜色的气球,和孩子一一认领这些气球。或许孩子和父母对情绪的感知不同,比如孩子认为红色代表高兴,妈妈觉得红色代表愤怒,但没关系,孩子正是通过这个过程表达自己对情绪的感知,可以了解到每个人对情绪的感知是不一样的,慢慢地能体会介于爱、愤怒、悲伤等情绪之间各种更复杂的情绪。
★6~7岁
情绪发育阶段的特点:言语能力初步发展,控制力增强,易受环境影响
适合游戏: 情绪猜猜看 情绪面具
学龄期的孩子,已经开始使用各种情绪词汇,但因为应对情绪的能力不足,所以可能会用错。明明是紧张,却说成生气;明明是害羞,却说成难过。
这时候,父母可以通过生活情景和孩子一起演练,引导孩子体会他人的情绪,进一步增加孩子情绪的感知力。看动画片的时候,我们可以把屏幕定格在一些经典的表情上,挡住字幕让孩子猜测:“你猜猜看,红太狼怎么了?”当孩子根据红太狼眼睛中的小火苗儿判断出她在愤怒时,对情绪的理解就更深了一些。
当然,爸爸妈妈也可以和孩子一同制作情绪面具。先打印一些表情夸张的卡通人物图片,最好准备各种情绪的表情,比如高兴、愤怒、恐惧、悲伤。然后把它们的眼睛(带眉毛)、鼻子、嘴分别剪下来,让孩子自由搭配贴在空白的面具上。比如,用一个快乐的眼睛配上一个悲伤的嘴巴,孩子会感觉很奇怪。如果匹配成功,孩子就会知道这个人正在经历着高兴或者悲伤。这个情绪游戏可以加强孩子对表情细节的观察,对情绪有更深刻的感知。
★8~11岁
情绪发育阶段的特点:情绪控制力、稳定性随之提高,学会隐藏情绪
适合游戏:画画
如果仔细地观察过孩子的绘画就会发现,里面包含了很多孩子想要告诉我们的情绪。孩子用绘画的线条和色彩,向我们展示着他的内心。同样,当孩子有了很激烈的内在情绪,如悲伤、愤怒等,父母可以引导孩子通过绘画表达出来:“看得出来,此刻的你很难过,你能用畫画的方式告诉爸爸,你的难过是怎样的吗?”
如果孩子没有准备好,爸爸可以进一步引导:“你觉得用什么颜色代表悲伤比较好?”如果孩子选择了黑色,爸爸可以继续问:“它有多大,它是什么样子的?”甚至画两笔示范,直到孩子有意主动参与。
孩子可以将加入了假想、竞争、模仿等认知加工后的情绪,投射到一张张白纸上,用画笔宣泄自己的心情。慢慢地,他就能学会更合理地表达情绪。
本刊观点
作为父母,我们常常是在孩子的情绪出现问题时,才关注他的情绪;我们也常常以为孩子的情绪出现问题都是爸爸妈妈的错。其实,情绪亲密是双向的,父母和孩子需要一起努力,一起学习觉察、表达自己的情绪,倾听、理解对方的情绪,亲子间的情绪亲密感才能实现,爱也才能准确无误地传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