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王亮
近年来在教育信息化的交流中,智慧校园不约而同成为关注的焦点,笔者谨从信息化工作实务角度提出几点浅见,供各位同仁商榷。
本世纪初智慧校园概念即已引起相当多的讨论,但彼时未能得到广泛认同,原因之一是当时信息技术应用远未成熟,新技术产品未能充分发挥实用价值。近年来伴随云计算、物联网、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等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互联网创新产品已极大丰富并深刻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互联网智慧服务也实现了极佳的用户体验,广大师生必然对智慧校园建设产生更高期待。在此背景下,“互联网+教育”方兴未艾,不仅互联网企业正在向教育领域高歌猛进,学校也开始主动拥抱互联网产品和互联网模式,开展多种形式的探索实践。
与此同时,所谓“乔布斯之问”[1]等话题也引起教育工作者的反思,教育信息化对教育现代化的驱动路径、对教书育人质量的提升能力受到质疑。基于对现状的清醒认识,上海教育主管部门提出避免技术驱动、设备驱动、概念驱动和利益驱动的“四个异化”,以及理念由技术驱动向育人为本转变、建设由碎片化向系统化转变和应用由脉冲式向常态化转变的“三个转变”的具体建议,很好总结了近年来对智慧校园建设反思的成果。[2]
2018 年4 月,教育部印发了《教育信息化2.0 行动计划》,提出“三全两高一大”的发展目标和相关行动计划。2018年6 月,《智慧校园总体框架》国家标准文件公布,规范了智慧校园的总体架构和基本要求。系列文件明确了智慧校园的育人导向,也表明信息化转型升级是推动教育改革的内在需求和时代发展的必然选择,然而高校信息化实践中,如何具体回答什么是智慧校园,仍有待持续探索并形成共识。
基于对实践中问题和需求的梳理,笔者建议启动智慧校园建设前请先行思考下述问题:
有无必须解决的历史遗留问题?
首先要考虑学校信息化基础条件是否已具备:基础设施、支撑平台、管理服务应用是否完整、可用,数据治理体系和安全体系是否已建立等等,如果“刚需”条件有欠缺,则必须在“弯道超车”的同时同步解决历史遗留问题。
能否与学校深度改革相互驱动?
其次要追问学校能否同步启动改革步伐:在数字化校园时代,网上办事大厅等流程再造的工程已离不开学校治理的深度革新,智慧校园时代新体系的重构更需与学校治理改革同步推进,而在教育教学领域,学校积极开展教育改革,教育改革有决心与信息化转型相互驱动,是智慧校园取得核心成就的一个先决条件。
是否具备建设高水平项目的能力?
再次要评估高校信息化建设能力:技术人才流失、供应商能力不足、互联网应用水土不服等现实问题都可能影响信息化产品质量,需要采取利用学科优势、优化人才政策、行业协作共建和向互联网企业争取合作资源等多种措施提升建设能力,才可能做好智慧校园建设。
是否拥有运营专业化服务的团队?
此外,高校信息化还要细分出专业的运营队伍:智慧校园的运营不仅需要包括产品、用户、内容和活动等一般运营的团队,还需要辅导人技协同应用、提升师生信息素养的咨询团队,与技术专家持续协作提供数据服务、优化产品设计的教育专家团队等更多支持力量,运营好才能让智慧校园的建设成果真正用起来。
建成什么样的成果才能符合学校预期?
通常来说,连接起较多的物联设备,体现出较好的工具价值,实现较好的用户体验,做出较好的创新服务等等都是能让师生用户“点赞”的智慧校园现实成就,但回归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智慧校园建设成果只有对教育改革产生深层驱动、对教育质量有显著提升才能符合学校对教育现代化的期待,才能促使信息化工作从IT服务层面上升到战略决策层面。
基于复旦大学的初步探索实践,笔者建议遵循“以人为本”的原则,先从以下路径启动智慧校园建设:
对接本校育人改革需求,全面提供技术支撑
信息化部门与教学主管部门应建立有效的协作机制,充分交流本校教育改革的核心理念、特色项目和信息化需求,联合制定相关信息技术支撑体系和融合创新项目建设规划。双方不仅应在教育主体、教育资源、教育环境、教育过程等方面深度合作构建信息化平台,还应该兼顾课外实践、校园管理、生活服务、校园文化等更多领域的育人效应,围绕全面育人需求进行规划设计。在此过程中,信息化部门也可在业务部门支持下,从教学研究机构、活跃师生用户和三助体系中获得运营人才来源。
充分依托现有基础条件,辅助师生减负增效
在高校教学科研信息化领域,师生信息素养的提升和使用习惯的培养仍然需要一个较长的过程。建议结合既有的软硬件基础,首先在既有教学、科研的重要环节提供可减轻师生负担、提升工作效率的服务项目,做好教学空间、管理信息系统和网站平台对接师生的“最后一公里”,支持自动化完成信息发布、资料归集、视频录播、文件流转、设备调度等组合动作,并提供在线阅读、文件保护、协同办公等便利工具和服务平台,通过小切口服务快速介入教学科研过程,以为后续数据收集等工作打开局面。
建强高校自主技术团队,打造敏捷开发能力
近年来高校同仁普遍呼吁优化信息化人才引进政策,可以预见随着持续创新、快速迭代成为信息化建设的常态,“外包”模式将很难及时响应大量动态需求,强有力的自主技术团队也将再度成为信息化部门的“标配”,重视高水平技术人才引进和人才培养的高校也将在智慧校园建设阶段取得优势地位。在吸引人才的同时,高校也应对信息系统逐步开展微服务、容器化和敏捷开发相结合的技术改造,进一步打造适合高校的“业务中台”架构,以降低创新成本、提升建设效率。在增强人才、改善技术条件的基础上,期待国内高校能加强行业合作,共建开源技术框架和通用平台软件,进一步减少重复建设,提升软件质量,改善行业生态。
优先向移动端迁移业务,完成统一前端改造
随着智能手机和移动互联网的迅速发展,微信等IM(即时通讯工具)已成为用户广泛接受的服务入口。高校信息化或可在校园着力推广定制的IM 应用,将高频使用、简单交互的轻量级业务逐步迁移到IM 平台,通过自然语言或关键词交互触发,使消息流代替传统Web 系统或移动工作台,实现会话与应用深度融合,进一步简化师生办理业务、获得服务的方式。IM 终端如能广泛应用,高校信息化将获得便捷交互、实时触达、广泛连接等智慧服务的基础能力。与此同时,建议依托统一的前端框架和统一的用户体验设计,对全部信息系统的前端进行标准化、移动化改造,全面优化用户使用体验。
做精智能推荐和智能助理,深挖场景智能服务
我们设法升级的诸多平台仅为智慧校园提供了基础条件,而智慧的直观表现还是集中在数据驱动的智慧服务。做好智慧服务,高校首先应建好智能推荐系统,依托需求、行为、应用、场景等校园数据,与广义的育人资源交叉结合,为师生提供精准的智能化信息推荐服务;其次应建好智能助理平台,让智慧服务回归“以人为本”理念,让计算机更懂人的事务,从而有机会承担更多重复、枯燥、大量并行和更为精确的工作,并能够协助人管理好信息、日程,甚至为人的发展提供指南和驱动力量。
笔者设想,未来相当长的一个阶段,高校信息化就是在深入探索诸多不同的校园场景下,那些既能大幅提升用户体验,也能对人的培养起到促进作用,并将场景智能关联起来形成系统化实践的智能服务,或可帮助我们回答:这就是智慧校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