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季,8个字为你撑好『保护伞』

2019-06-25 03:53一鸣
恋爱婚姻家庭 2019年18期

◎文/一鸣

夏季雨水本来就有所增多,江南不少地区雨季更长,保健需要在日常生活中多留一份心,具体来说,建议记住8个字。

关键词:除菌

雨天出行最好每天换双鞋

夏季雨天的温度和湿度都适合真菌的繁殖,如果不注意的话,人就容易患上皮肤病或使原有的皮肤病发作。尽管如此,但如果做好准备工作,还是可以将患病几率降低的。预防可从以下方面注意:

衣物不要攒着洗:雨季洗衣篮或洗衣机内筒潮湿,易滋生霉菌。被汗浸湿的衣物也容易发霉。此外,积累大批衣物一起洗涤,不易让洗衣液充分接触,难以洗净。建议每次洗涤量最多占洗衣机内筒容积的70%左右;最好1~2周就用专门清洗剂给洗衣机内筒做一次消毒。

衣服不宜摆太密:摆放太紧密,会阻碍通风,导致湿气聚集,从而滋生霉菌。可用空调、干衣机或取暖设备烘干衣服。

女性的内裤要常用开水烫洗,晾后如果手感潮湿,最好用熨斗熨一下去除湿气,防止霉菌侵害健康。如若发现白带增多、稀薄,呈豆渣样,外阴瘙痒并有灼痛感等,可能是患有细菌性或霉菌性阴道炎,应及早就医。

卫生间保持干燥,灶台、砧板做好清洁,防止霉变。

阴雨天切忌光脚穿鞋,也最好不要穿露脚趾的鞋子,尽量穿着透气性好的鞋子和袜子。下雨天穿过的凉鞋,第二天最好不要继续穿,以免诱发真菌感染。尤其是糖尿病患者,雨天莫蹚水,最好穿雨鞋防糖尿病足。如果皮肤沾到了雨水,要及时将雨水擦拭掉,有条件时再用干净的清水冲洗皮肤。

大雨过后要防蚊,还要多吃高秧蔬菜,如茄子、辣椒等。

关键词:保暖

3个部位做好防寒保暖

在凉爽的雨天,脖子、腰肾、脚踝这3个部位应做好保暖,以免受寒引起相关部位的疾患。

暖颈:扩胸仰头抻筋骨。让脖子不受寒,最简单的就是戴围巾或穿高领衫,让脖颈不露在外面。还可以扩胸仰头抻筋骨,即双手交叉放在颈后,同时扩胸,头向后仰,手臂向前用力,使得脖颈与手臂形成“抵抗”之势,锻炼头颈部肌肉。

暖腰:按摩疏解受凉不适。老年人中比较高发的寒湿性腰痛主要就是腰部受风寒侵袭引起的,在阴雨天会加重。而女性腰部受寒引起的气滞血瘀,会影响卵巢等生殖系统机能。

除了戴腰围保暖外,也可通过按摩疏解不适。双手交叉,快速揉搓,把手掌搓热后直接捂在肾腧穴(俗称“腰眼”,位于第二腰椎棘突旁开1.5寸处)上,用手掌温暖腰肾,同时双手顺时针按揉。

暖脚:穿稍厚的袜子。脚踝部有200多个穴位,寒气一般都是从脚底侵入。建议下雨天穿稍厚的袜子,此外可以泡脚保护脚踝,用40摄氏度左右的水温即可,加些中草药效果更好。其中具有温经作用的有:透骨草、川椒、干姜、桂枝;有活血通脉功效的有:红花、当归、鸡血藤、艾叶。使用时不同功效的中草药可搭配使用,一般来说,每种选用10克即可。有糖尿病、心脑血管病的患者,使用前询问医生。

关键词:祛湿

吃点大蒜,做做艾灸

阴雨天要打好“祛湿战”。专家们介绍了很多方法:

艾灸祛湿。暨南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中医科主任韩莉提醒大家注意:据天气变化增减衣物,不可过分贪凉,防止受湿、受寒。加强室内通风,但晚上睡觉最好关上窗户,或只开一窄缝,不要着凉。韩莉还指出,可通过艾灸祛湿:对关元穴(位于脐下3寸,长期施灸可调理气血、补肾固精)、命门穴(位于人体背后第二腰椎之下,与脐相对)、中脘穴(位于腹部正中线,脐上4寸处,相当于五指宽度)、足三里穴(外膝下3寸,胫骨外侧约一横指处),每次用艾条灸10~15分钟或艾罐灸20~30分钟。对于丰隆穴(小腿外侧的中点,肌肉较鼓起的地方),每日用艾条灸15分钟即可化湿。对于解溪穴(脚背、踝关节活动的凹点,对解除下肢的水肿效果较好),每日艾灸15分钟。

薏仁红豆粥祛湿。武汉大学人民医院中医科主任宋恩峰推荐平时多吃点赤小豆、茯苓、冬瓜皮、薏苡仁、山药等健脾祛湿的食物,其中,把薏苡仁和赤小豆搭配一起煮粥吃,祛湿的效果更强劲。另外,平时多吃点大蒜、马齿苋,适当吃点辣,可以防治暑湿及由此带来的腹泻。

服用藿香正气水。中国中医科学院望京医院内科主任医师王泽民说,藿香正气水对于祛除暑湿及其引起的感冒和肠胃腹泻很管用。如不能忍受它的特殊味道,可选用藿香正气软胶囊。

关键词:防病

雨天风湿痛,用中药泡泡脚

雨季会令脚癣、感冒、风湿腿痛等处于高发或加重的状态,应对策略如下:

防皮肤病:保持干净、干燥。穿凉鞋蹚了不干净的水,金黄色葡萄球菌停留在脚趾甲缝里面,易引发甲沟炎,可采用硼酸粉化水泡脚。而穿了潮湿的鞋袜会引发真菌感染,导致脚气发作,可在温水中加入食盐泡脚,食盐有除菌功效,能有效防止皮肤病。不过,脚有破损时不要用盐水泡脚。

足癣患者如出现破溃,应设法先使创面干燥后再用霜剂,不能用酊剂;皮肤变厚、有裂口应用软膏。建议足癣患者每天涂两次药,持续3~4周。切记,要在症状消失后再巩固用药一周。对脚癣病菌接触的鞋袜杀菌、消毒,保持脚的干净和干燥。

防鼻塞头痛:喝生姜大枣茶。夏季雨水增多,气温波动较大,如不慎受凉或淋雨,极易引起感冒,导致鼻塞、头痛。建议多喝驱寒暖胃的生姜大枣茶,淋雨后做个单姜汤也不错,生姜三到五片,水熬一刻钟即成。此外,还可常按风池(后颈部,后头骨下,两条大筋外缘陷窝中)、合谷(在大拇指和食指的虎口间)、迎香(鼻翼两侧)这3个穴位,以祛风通络,缓解感冒引起的头痛。

防雨季风湿痛:中药泡脚。湖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风湿内科教授王莘智说,阴雨天风寒湿邪易乘虚侵袭人体,邪气流注经络肢体关节,导致出现关节、肌肉、骨骼等局部或全身性疼痛。此时不能贪凉,不能冲凉,不用凉席、凉床,注意关节保暖。此外,可试试中药泡脚:独活15克、牛膝15克、威灵仙15克、续断16克、川芍10克、麻黄15克、桂枝15克、当归12克、红花12克、乳香12克、没药12克、豨莶草15克、海风藤15克。用法:上药用水浸泡10分钟,用布包煎沸15分钟,倒入盆内待温度适宜后,浸泡双足30—40分钟,一剂药可煎2次,早晚浸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