丘田
活动是人存在和发展的方式,人的主体性就是在活动中生成和发展的。面对教育的新挑战,必须把传统的数学课堂变成数学学习活动的课堂,而引导学生动手“做”数学是真正意义上的“数学活动”,因为动手“做”数学让教学形式由灌输变为主动建构,可以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让学生获得丰富的活动体验,从而放飞智慧,在数学上得到更好的发展。
一、动手“做”数学,激发学习兴趣
我们小学阶段学习的数学知识其实在生活当中随处可见,数学和生活是密切相关的,但是我们很多学生并没有体会自己的生活与数学的关系。我们成人觉得简单的问题,在小学生眼里却并不简单,所以这个时候“做”数学就显得特别重要。
在认识质量单位时,如果我们只是依靠书上的图片,依靠多媒体课件展示,学生是无法形成正确的概念的。我们可以准备好天平、台秤、体重计等物品,再准备好一个正好1克和1千克的物品,让学生亲自掂一掂、称一称,切实感受一克和一千克的重量。接着再让学生动手做一做,称其他物品的重量。用来称重的物品小到一枚硬币、一支笔、一个鸡蛋、一本书,大到一个纸箱,一个小朋友,要让学生多次称重,感受重量。而且这个知识的掌握需要老师舍得花时间让学生反复做,并让学生把“做”数学的内容从课内延伸到课外。通过学生的不断体会和感悟,他们便会真正理解到质量单位的概念,才能正确说出哪些物品用“克”做单位合适,哪些物品用“千克”做单位合适,并根据数字来做出准确的判断,就不会写出诸如一只鸡蛋50千克,一个小朋友重25克的错误答案了。
而长度单位的认识我们更是可以渗透在教学活动和日常生活中。首先让学生经常使用自己的小尺子,这样最起码对自己尺子的长度有了深刻的认识,就可以比对其他物品的长度。之后让学生估计物品大致的长度,接着让学生动手测量物品,看看估计得准不准。这样动手“做”数学,学生对1厘米、1分米、1米的长度也就认识得清清楚楚了。
二、动手“做”数学,培养创新思维
学生对数学的体验主要是通过动手操作,动手操作能促进学生在“做数学”的过程中对所学知识产生深刻的体验,感悟并理解新知识的形成和发展,实现思维的升华和创造思维的发展。
有一次,我给了这样一个题目给学生思考:一根木料锯成4段要6分钟,如果把这根木料锯成8段需要多少分钟?大部分同学不假思索地说“锯成4段要6分钟,8段是4段的2倍,所以时间就是6分钟的2倍12分钟”。还有的学生说先算出锯1段的时间再算锯8段的时间,并列出了算式:6÷4×8=12(分钟)。这便是学生的思维定势。心理学的研究表明,思维定势是人人存在的,而且由于思维的定势作用,常常阻碍创新意识的觉醒。这个时候,“做”数学便能很好地帮助学生打破这个定势。我让学生在作业纸上撕一个长条形下来当木料,让他们自己“锯一锯”。有的學生顺手撕了四次,也不观察撕成了几段,有的学生更细心,发现“锯”3次,即可锯成4段,通过他们的“锯一锯”、观察、发现,讨论,他们就已经理解了:锯的时间与锯的次数有关,而且锯的次数正好比段数少1。动手“做”数学后,学生基本都理解了本题的正确列式应该为:6÷(4-1)×(8-1)=14(分钟)。
三、动手“做”数学,提高探索能力
苏霍姆林斯基说:“在人的心理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这就是希望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而在儿童的精神世界中这种需要特别强烈。”在数学学习活动当中,如果学生能够主动参与,主动思考,主动实践,动手操作,将有助于他们成为一个“探索者”。
有一次上课,我准备了大大小小的系好了丝带的长方体礼盒:“老师带来了一些礼盒,每个礼盒都有一根丝带系着,蝴蝶结部分的长度是20厘米,你们能够不打开丝带算出系礼盒的丝带有多长吗?” 这是一个生活当中的数学问题,礼物包装好了一般都会系上漂亮的丝带,而丝带的长度则和礼物的形状和系法息息相关。我把礼盒分到各个小组,让学生自己观察和动手测量。学生在探索的过程当中会知道系丝带的方法有很多种,那各需要多长的丝带呢?如何根据不同的系法计算丝带长度呢?在动手“做”数学的过程当中,学生探究出了求丝带长度其实就是求棱长之和的问题。丝带可以分成几条长、几条高和几条宽,求出棱长之和加上系蝴蝶结部分的长度即可计算出这条丝带的长度了。计算出结果后再让学生把丝带解开验证一下,体验成功的快乐。接着让学生交换盒子或者丝带,再自己系丝带,在不断动手实践之中激发学生的探索欲望,提高探索知识的能力。
责任编辑 黄博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