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怡
这是因为橘类水果含有胡萝卜素,一次吃太多,过量的胡萝卜素一时代谢不掉,就会进入血液循环,流向全身各个组织器官,把皮肤染黄。不过,这只是短时间的「颜值问题」,并不会影响健康。只要暂时不吃黄色蔬果(橘子、橙子、胡萝卜、南瓜等),过三五天就能恢复正常。
春节前,正是柑橘类水果成熟、大量上市的时候。汁水丰盈、酸甜适口的橘子、橙子、柚子、芦柑……成了不少人的心头好。
无论是橙子、橘子、柚子、柠檬,它们的共同特点是:富含维生素 C。虽然橘类水果的 VC 含量并不算是水果里面最高的,但每 100 克也含有 20~35 毫克,远高于苹果(1~5mg / 100g)和梨(4~8mg / 100g)。
在缺少新鮮果蔬的冬季,柑橘绝对是很好的VC 来源。两个中等大小的橙子,就能满足一天1/2 的 VC 需求。而且,这类水果中还含有丰富的钾、类胡萝卜素,以及橙皮素、柚皮素等等,它们都是对健康有益的成分。
1、想要甜滋滋的口味?选橙子
橙子的含糖量大约在 11% 左右,香味和甜味都比较浓郁。而且,橙子那典型的橘黄色,意味着它的类胡萝卜素含量不低,是个选择的好理由。
2、想要热量低一点?选柚子
柑橘类水果热量都不算高,而柚子的热量和含糖量是里面更低的。无论是国产的文旦柚,还是进口的葡萄柚,都是不错的选择。多说一个选柚子的小窍门:个头一样的柚子,越重的柚子越新鲜,而且更多汁。
3、有点懒?选橘子
柚子、橙子虽好,但皮不好剥。对于懒人来说,还是橘子、芦柑之类的品种比较好。放在手里揉两下,果皮很容易就能剥下来,方便!
4、懒上加懒?选金橘
金橘小小的,能够带皮吃,一口一个,营养一点都不浪费。不过,吃之前一定要洗干净!
很多人吃过橘子之后,觉得牙龈、嗓子不舒服。于是,“吃橘子上火”的说法,也流传很广。其实,“上火”是个很难定义的概念。吃橘子“上火”可能的原因是:一不小心吃多了。过多的糖分让喉咙、食道表层的细胞脱水,导致嗓子发干、发涩;一些敏感的人,还可能因为橘子中的果酸,感到牙龈和胃部不适。
一天吃上两个中等的橙子,或者三四瓣大柚子,这个量,是合适的。如果实在爱吃,也没有血糖困扰,多吃一两个橘子也没问题,少吃半碗饭就好。吃完记得喝清水漱漱口,“上火”的情况就会改善很多。
柑橘的果皮,因为含有一些带有香味的挥发性油脂,以及一些苦味的物质(柠檬苦素、柚皮苷等),所以有着独特的风味。虽然这些果皮,吃了不会有什么神奇的治疗效果,但可以有点其他的小妙用。
1、柚子皮:天然香氛
香气清新,果皮量足,可以用在许多需要清新空气的场合,掩盖异味。
2、橘子皮:烹调去腥
在烹调一些腥味较大的肉(例如羊肉)的时候,可以试试放一两片橘子皮,也许会带给你不一样的惊喜。
3、橙子皮:甜点配料
香橙味,是蛋糕、曲奇等甜点的经典口味。把橙子皮上黄色的部分削下来(白色部分会苦),切碎加入甜点里,就能得到天然的香橙味点心啦。
其他的柠檬皮、芦柑皮、丑橘皮……其实都有类似的效果,大家可以试一试,但注意食用之前一定要清洗干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