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琴
科学技术的广泛应用和物质生产手段的巨大发展,使我国现时的小学课程面临着各种改革和挑战。面对这种挑战,在课程标准中,也提到了:在教学中如何实施这种素质教育?怎样去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呢?教育的目的是什么?带着这一系列问题,我进行了一些尝试和思考。
一、明确目的,理顺师生角色的关系
传统的教学手段和目的,常常是教师讲,学生听或者学做。为了改革,我尝试在课堂或社团活动中进行。要适应时代,跟上步伐,就要明确教学的目的是什么。到底如何去做,我从这几个方面入手。
首先,让学生了解什么是知识,运用什么样的工具学到知识。学到了这些知识要為自己所用,有些是可以在每门学科中互相渗透,并能使自己的品德情操得到培养和发展的。
其次,互换角色。以往的模式是老师教,学生听,填鸭式的,现如今我试着和学生们互动,让课堂更加丰富,动态。因此,教学过程不再是单纯的执行,而是积极、创造的过程。
再次,注意培养学生的自律能力和合作精神。小学生年龄小,集中注意力时间短,所以自律就差一点,在课堂上就采取多种方法吸引学生注意力,以保证其能多学到更多的知识。
另外,上课时组成几人小组,合作学习,培养合作精神,并且鼓励学生中那些学困生参与到活动中来。例如,我在上废物利用一课时,让课前学生自筹废旧材料,也可以在课前互换废料。可是在教学过程中,有的同学作品很精美,还能多出废料,有的却因废料不够,作品完成不了。鉴于此,我在上其他班的这课时就进行了改进。分小组,让每个小组成员的废旧材料放在一起,共同构思,共同协作,人人动手。这样废料共享,充分利用,并且做出来的作品还能丰富多彩。
二、改变教学方式,诱导学生创造
美国心理学家格茨尔指出:“创造性不仅用来解决那些人类生活中已经存在的问题,更重要的是预见和研究那些人们尚不知道的问题。”正是人类特有的创造力才使得自己从蒙昧走向文明,也正是基于这一点,人类才得以发展下去。
在过去的教育教学中,有很多都是填灌式和模仿式的教学手段,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很多时候处于休眠状态。如何调动学生创造性思维,这是摆在很多教育者面前的一个难题。为此,我在六年级的《形体切挖》这一课中进行了尝试。要求学生运用厚卡纸或铅画纸,采用折叠、剪切、卷曲等方法,使一张纸由平面变化成立体柱子状态,制作方法虽然简单,但是我考虑到,教材编写的目的不仅局限于制作方法,而是要培养学生运用有限的知识去创造生活的素质。根据这种思路,采取了以下教学过程:
1.创设情境。在讲台放置了一只大纸盒,把立体柱子模型放在盖好的盒子中,盒边挖个小洞,足以伸进一只手,一下子学生们的兴趣就调动起来了,也很好奇,纷纷窃窃私语。
2.导入正题,激发兴趣。首先让大家猜猜看盒子里面装的是什么东西,再让几位同学上来,伸手摸一摸,当每个同学说出一种柱子时,老师就拿出来解释:纸原来是什么形状,现在又是怎样变成这种柱子的?为了进一步说清晰,拿立体的柱子与平面的纸相比较,阐明是如何运用折、剪、切、卷等方法做成立体、变化的柱子的。讲解完后,我没有按照以往的惯例,先示范制作,学生跟着做,而是让学生们试着自己去做,一张平面的纸可以运用各种折、剪、卷等方法,做出多少种变化的柱子。这样一来,学生可高兴了,积极开动脑筋,制作出各种镂空、折叠、旋转、弯曲等不同形状的柱子,并在自己制作的过程中发现创新的乐趣,使学生的尝试心理得到满足,也调动了创造的热情和积极性。
3.启迪与诱导。在评析作业时,让学生们畅所欲言,让他们把头脑中想到的来不及做出来的柱子,用语言表述出来,以便激发起学生强烈的创造欲,有部分学生还设想在做好的柱子里面、边角等方面进行“二次加工”。教师启发学生如何把这些创造出的柱子运用到实际生活中去。最后开一个小型展示会。
三、面向全体学生,实施因材施教
在教学中,要从学生实际出发,吸收现实生活中新颖的风景、场地,构建丰富的教学形式,要让学生去寻求汇集许多新信息,构思一些新的设想。教师为学生创造设计一些生动的情境,如“做一做”“瞄一描”“转转风车”“小设施展示”等,利用教材,利用学生接触的生活情境,让学生体验感受。比如,二年级的《变了样》一课,课前让学生们去调查附近新建的街道和老街。课上带领学生去走一走校门前的街道,感受一下“宁静的老街”“繁华的新街道”不同的气氛。这样的课,寓教育于活动之中,让学生们在愉快的浏览、调查、观察中感受、体会、表现。老师在授课时,尽量让每个学生参与,置身于具体的情境之中。因此上课时要对每一个学生都有关怀和鼓励,对全体学生给予足够的空间。下课了不是真正的“下课”,而是通往以后能够学到更多知识的过渡桥,并且要求学生们在课后多动脑筋多动手,能够举一反三,让在课堂上学到的知识得到延伸。可见,这样既让学生的个性得到发展,有了自己独特的学习方式,又能培养学生的动手动脑能力,还调动了创作思维能力。
在尊师重教的今天,老师作为学生的引路人,就要在每天习以为常的教育教学中不断开创,改变教学方式方法,适应新时代的要求,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创设丰富的教学环境;作为一起和学生学习的参与者,要能够和学生分享自己的想法,教会学生把课堂学到的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去,也是每一个老师的职责;最后做快乐的教学者,提高专业素养,有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热爱教育事业,保持良好心态,做一名幸福快乐的老师。
【作者单位:南通市天生港小学 江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