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我国的电子政务于20世纪80年代末期开始起步,起步时间较晚,经由了近30年的发展完善,电子政务为提高政府工作效率,推动政府职能的转变,带动整个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近几年来,我国各地电子政务如火如荼进行更新和优化,但仍存在着地区发展不平衡、部门协同不流畅等问题。本文将对我国目前电子政务的运行现状进行探讨,并在此基础上对我国电子政务未来的发展趋势进行预测分析。
关键词:电子政务;“一站式”服务;服务型政府;发展趋势
所谓电子政务,普遍认同的含义是政府及公共管理部门借助先进的互联网信息技术将政务活动平台建立在网络环境下,实现组织结构和业务流程的优化重组,超越时间、空间与部门分隔的限制,向社会提供优质、规范、透明的公共服务。推动我国电子政务的成长是适应经济计谋转型,增强自身扶植,强化社会治理和大众办事本能机能的必经之路。但目前我国正处于互联网发展的初期阶段,由此导致电子政务领域尚未发展成熟。
一、我国目前电子政务的发展历程和运行现状
事实上,一直以来党中央和国务院都密切关注着电子政务的发展动向。“十二五”期间,政府依据《2006-2020年国家信息化发展战略》制定规划,作为鞭策国家电子政务发展的指导性文件。在此期间,我国的电子政务取得了光辉的发展历程,地方各部门普遍开展电子政务的建设工作,不断健全和完善组织体系,中央和省级政务部门主要电子政务营业的覆盖率达到70%。
2016 年,《关于全面推进政务公开工作的意见》的提出为推进政务公开,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以社会需求为导向,以新闻媒体为载体,推行 “互联网+政务”,提升公众的参与度,督促政府有效施政做出了良好的政策引导。进入“十三五”阶段,电子政务的战略地位获得进一步提升。从宏观层面看,全面深化改革、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道阻且长。如何形成与国家治理体系相适应的电子政务管理体系和如何构建与推进治理能力现代化相兼容的电子政务发展模式,成为“十三五”我国电子政务改革的重要方向。在大数据环境下,智慧政府,服务型政府等政府发展理念成为推崇的热点。智慧政府主张利用物联网、云计算、移动互联网、人工智能、数据挖掘、知识管理等技术,提高政府办公、监管、服务、决策的智能化水平,更好地为公民提供方便、个性化的服务。而服务型政府主张政府以为民服务为宗旨,以人民利益为重的服务理念。推行电子政务,实际上是政府管理方式的一场变革,政府治理模式的创新为电子政务提供新的广阔的成长空间。
目前我国已经进入了“十三五”时期的末期阶段,在“十三五”规划中,电子政务是一个很重要的发展方向,现在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技术已经有广泛应用,政府也在进行“放管服”改革和集中审批流程再造等创新,我国电子政务的发展速度定会越来越快。2018年我国的国家门户网站电子政务发展指数为0.6811, 位列第65名,相比四年前的第70名(电子政务发展指数为0.5450)提升了五个名次,充分表明我国电子政务综合水平有了很大的提升,但与其他发达国家相比还有很大的差距。
二、我国目前电子政府发展存在的问题
(一)地区发展不平衡
我国各地经济和社会发展水平差距较大,尤其是西部和东部之间的差别。这种差异最终也表现在了信息化发展指数上,且沿海和内地、地区内部城乡之间的差距也在逐渐扩大。信息化发展指数作为衡量一个国家和地区信息化发展水平的权威指标,以此为衡量依据。
按照《数字化中国建设发展报告(2017年)》显示,我国北京、广东、江苏、浙江、上海、福建、天津、重庆、四川、湖北等10个地方的信息化发展水平位居全国前列。以北京为例,其城市信息化指数综合评分高达82.97,而排名第九的湖北四川仅66.60,与北京相差近16分。总体来看,中国信息化发展水平,换言之侧面反映了电子政务发展的基础水平,呈现着从东部沿海地区向西北、西南、东北三个方向递减的态势。所以,如何缩小东西部地区信息化发展水平的差距,是未来我国电子政务发展必须重视的一环。
(二)电子政务环境尚未完善
信用体系对于任何行业的运营都十分重要,它关系到行业的成长运营情况。目前我国电子政务环境有待完善,主要体现在社会信用体系的缺失,没有信用体系,或者说法律法规的约束和引导,当出现问题时没有相应合理的措施进行解决,就会引发社会舆论动乱。目前,我国电子政务发展处在前列的部分省市已经出台了一些规定,旨在重点且针对性地解决电子政务法律效力层面的问题,为网上政务提供制度保障。但其他省市还未出台相应法律进行规范,所以未来我国电子政务的改革切入点之一便是法律制度的完善,社会信用体系的建立。
(三)政务资源共享不足及部门协同不畅
目前,我国各地区电子政务平台的基础设施已经健全,业务系统和数据资源运行也较为流畅。存在的问题时各地区、各部门的信息资源未达到共享状态,因为系统一开始采用的独立模式进行建设,公民户籍、就业、社保等方面的信息還处于分散状态。同时,政务服务信息资源目录体系尚未完善,未达到各部门高效协调和协同的机制。而且各部门网上政务平台的运行速度较为缓慢,减慢了信息共享效率,最终造成部门层级间的信息沟通不畅和政务办公效率低下的局面,严重制约了我国电子政务向“高速、高效”的目标发展。
(四)重建设轻管理的现象依然存在
由于电子政务是建立在大数据时代背景下,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基础之上,所以传统的电子政务的发展模式会将关注点大量投入到硬件、软件的建设而忽略了建设后政务平台的运行和管理。其实,计划、组织、领导、控制等管理职能不仅对于企业的管理运作至关重要,同样也适用于电子政务领域。由于对管理的不重视,不注重服务系统和数据的维护,才会导致一些网上政务平台出现崩溃,卡顿,甚至信息泄露等安全隐患。
(五)缺乏电子政务领域的高精尖人才
人才的缺失是我国电子政府发展至今一直面临的瓶頸。我国电子政务建设的起步较晚,发展历程较短,所以国内很多高校还未开设关于电子政务的专业培养和人才开发,缺乏一定的教育前瞻性。亦或是说部分高校开设了相关课程,但由于课程设置的不合理导致最终培育的学生知识面不够开阔,适应性较差,应用能力不足,无法与我国目前电子政务发展要求相兼容。另外,关于我国电子政务的课程体系不健全,无法培育出电子政务复合型和应用型的高精尖人才。
三、我国电子政务未来的发展趋势
(一)注重构建良好的电子政务政策和法律环境
事实上,我国已经颁布了百个与电子政务相关的法规和条例。2016年7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和国务院办公厅共同出台了《国家信息化发展战略纲要》,将国家信息化建设摆在国家战略层面;同年12月,国务院出台了《促进大数据发展行动纲要》,结合大数据背景对信息化建设提出新的要求。在“互联网+政务服务”领域,2016到2017年,国务院及国务院办公厅共同出台了《关于加快推进“互联网+政务服务”工作的指导意见》和《“互联网+政务服务”技术体系建设指南》等政策,注重全力推行“互联网+政务服务”这种适应大数据背景的新型政务模式。美中不足的是,目前我国电子公文尚不具备与纸质公文的同等法律效力,若不及时解决,我国电子政务的发展难以取得实质性的突破。而在一些发达国家,数字证书已具有法律效力。这也是我国将来电子政务发展的一个待改进的方向。
(二)加强对信息安全的保护和相关人才的培养
信息安全一直是电子政务领域一大关键环节,一旦出现任何问题都会带来难以计量的损失。目前,我国电子政务设备中大量来自于国外进口,设备使用的系统、数据库、CPU等也多数是由国外厂商生产。所以关于政府部门在该系统保存的大量信息的安全保障关系到接受政府服务的公众、企业乃至第三部门社会组织的切身利益。在未来我国电子政务的发展过程中,切勿轻视对移动互联网网络病毒和黑客的预防,而这方面的保障也需要相关领域的人才作为智力支持,加强人才的培养也是未来我国电子政务需要投入的领域。
(三)追求服务型政府的创建
未来我国电子政务的建设应体现以公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实现电子政务“为民利民”,全面提高服务的效率和质量,全面建立服务型政府。同时,未来我国应将政府门户网站的建设为重点,政府门户网站是政府提供网上服务、公民享用电子政务的基础平台,提高其便利程度和办事效率对于电子政务水平的提升将有巨大的推动作用。理想化的政府门户网站不仅要能提供信息这种单向功能,还应实现政府和公民办事咨询的双向互动,政府实现信息的共享公开,也有利于公民对于政府工作的实施监督。这样也能拉近政府和公民的距离,体现政务的服务理念,最终形成公开、透明的民主监督机制。
(四)重视“一站式”服务平台的构建
“一站式服务”经由过程部分精简与数据整合,将分属于不同部门的办事网点会合到一个平台上,向企业、个人、社会组织等供给一系列成套的办事项目。这种理念一经提出就引起了世界各国的关注,例如新加坡为代表的发达国家,他们的“一站式”服务已经达到了一定规模,并取得了显著成效。
笔者看来,要将“一站式”服务理念引进到中国的政府部门,首先要做的是转变政府的服务理念。政府要以社会发展和公民普遍的共同利益为出发点,以为人民服务为宗旨,积极回应社会和民众的基本需求并加以满足。只有在观念上实现了服务,才能在电子政务平台的建设上拥有思想动力。具体做法是,政府部门尝试把与企业、公众和社会组织相关的职能部门的办事窗口设计在同一个场所,给予一定的行政决策权和审批权。这种“一站式”服务也是我国电子政府发展现实情况下有利于调整政府与公民关系的一种途径,在一定程度上服务的效率和质量,降低了管理的成本。
四、结束语:
当今,随着信息化时代的不断发展进步,大环境也对我国电子政务的发展提出了新的要求。通过分析目前我国电子政务运行中存在的不足,可以更加直观的预测我国电子政务未来发展的关注点。总言之, 加快电子政务建设,提升服务,保障信息安全和“一站化”服务理念,既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重要内容, 也是实现我国电子政务发展迈向国际前沿,带动整个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发展的必经之路。
参考文献:
[1]王洪杰,黄丹霞.浅析我国电子政务未来发展趋势[J].北京电子科技学院学报,2018,26(01):15-20.
[2]王益民.全球电子政务发展现状与趋势——《2018年联合国电子政务调查报告》解读之一[J].行政管理改革,2019(01):44-50.
[3]杨道玲,王璟璇.中国电子政务“十三五”面临的机遇与挑战[J].电子政务,2015(04):11-17.
[4]林野.探析我国电子政务发展的现状和趋势[J].信息与电脑(理论版),2012(02):83+85.
作者简介:
方靖雯(1997年-),女,汉族,湖北宜昌,西北民族大学本科生,公共事业管理专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