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艳
实验教学是科学课教学过程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在教学中,我们需要精心设计、不断研磨,这样才能让实验教学更有效。本文主要以《建高塔》一课为例,谈一谈在研磨过程中对如何让实验教学更有效的心得感悟。
一、以教学目标为指导精心设计探究活动
在探究高塔不易倒奥秘的活动中,我经历了三次尝试。
尝试1:根据教材设计,为学生提供两个塑料瓶、适量水、若干沙,然后让
他们自主去尝试,什么情况下瓶子容易倒?什么情况下瓶子不容易倒?什么情况下瓶子最容易倒?
不足:这样的活动给了学生很多自主探究时间,但是大多数学生面对材料,不知道如何下手。瓶子该怎么放?里面要加多少水?……让他们自主尝试,可能有的学生根本就想不到要把瓶子倒过来放。即使有学生想到了要比较一下瓶子正放、瓶子倒放的稳定性,如果他花费了很多时间,那么这样的探究活动意义还是不大的。
尝试2:教师设计探究题并出示(如下),引导学生分组实验。
材料准备:每组2个塑料瓶、水槽1个(盛有水)、烧杯1个、底板1个
1. 空瓶子怎么放,更容易倒?( ) 启示1:
A.正着放 B.倒着放 高塔不易倒的奥秘是:
2. 瓶子怎么放,最不容易倒?( ) 启示2:
A 瓶内装水至装满瓶子。 高塔不易倒的奥秘是:
B 瓶内装水至瓶子的1/2。
C 瓶内装水至瓶子的1/3。
通过这样的设计,学生在实验过程中,更有目的性,也更有助于他们在原有猜测的基础上进行验证,并总结提炼出高塔不易倒的奥秘是:上小下大、上轻下重。
尝试3:教师设计探究题并出示(如上),教师演示实验。
针对第二次的修改尝试,学生的探究更有目的性,但是也由于探究的目的性強了,学生的分组实验速度非常快,很多小组很快就能从实验中比较出哪种情况塑料瓶不容易倒。那么,问题也来了,这样的一个简单的实验,教师是否有必要为学生准备那么多的材料呢?(以10组来算,此次实验需准备20个塑料瓶、10个装有水的水槽、10个烧杯、10个底板)
经过再三考量,我认为经过修改后,该环节的实验操作环节其实变简单了,并不需要学生在操作中掌握什么实验技能,而此环节最大的目的是要引导学生从实验中发现高塔不易倒的奥秘。于是,我将此环节修改成了演示实验。为了方便学生观察实验现象,教师演示时,借助实物投影,将整个过程,投影在大屏幕上。试下来发现,效果还是不错的。学生的注意力也非常集中,更有助于他们思考发现。当然,最主要的一个好处是节省了大量的实验材料,做到了简约低耗。
【研磨感悟】探究活动设计开展的最终目的是为了达成教学目标。通过教学,我们究竟想要让学生们获得什么?这是我们必须要深思的问题。本着这样的理念,教师再去设计探究活动,就会更有实效。
二、教师指令明确,学生活动才能更有成效
片段1:
在引导学生验证高塔不易倒奥秘的环节,我为学生提供了两个实践题:第一次试上时设计的题目是这样的:
1. 瓶子怎么放,更容易倒?( )
A.正着放 B.倒着放
2.瓶子怎么放,最不容易倒?( )
A 瓶内装水至装满瓶子。
B 瓶内装水至瓶子的1/2。
C 瓶内装水至瓶子的1/3。
在动手实践过程中,我发现,有一半的小组拿到实验材料时,不管三七二十一先往瓶子里加水,然后再进行瓶子正放、瓶子倒放的比较实验。一开始我很纳闷,后来才意识到,由于第二个实践题中提到了加水的问题,所以有的小组就想当然地在第一次尝试时也往瓶子内加水。所以在第二次教学时,我将“瓶子怎么放,更容易倒?”修改成了“空瓶子怎么放,更容易倒?”虽然只是加了一个字,但是指令却更加明确了,学生们在尝试过程中,效率也就更高了。
片段2:
在介绍了高塔设计表、实验材料之后,我出示了这样的实验说明: 以小组为单位,先设计高塔,设计完成后到前面领取实验材料,根据现有材料(可以不全部选用,自主选择)在底板上建造高塔,比比哪个小组建造的塔又高又稳。
“听清楚要求的小组可以开始了。”
学生们开始动起来,可是仍然有一半的小组先去领材料,而不是先设计高塔。明明我刚说完要求,可孩子们还是会犯错,为什么会这样?我很郁闷,但更多的是反思。
我的指令对孩子来说真的明确吗?老师一股脑把要求、说明都介绍了,可是孩子真的都听进去了,记住了吗?显然,事实证明有一半的孩子根本没有听清楚要求。这其实也给我敲响了一个警钟,老师的指令不仅要清晰明确,更要简短,指令下达之后,还要给学生一个思维缓冲的过程。如果我在这个环节给学生一些时间,让他们自己静静地读读看看表格以及实验说明,给他们时间去理解、反应,然后再开始实验,效果会更好。
【研磨感悟】教学中我们总抱怨明明有些事强调了很多遍,可孩子怎么还是做不好。其实我们也应审视自身,是否把要求向孩子传达清楚了。只有教师的指令明确了,学生活动才会更有成效。
三、践行并渗透“STEM”理念,让实验教学更接地气
何为“STEM”课程?S表示科学,T表示技术,E表示工程,M表示数学。也就是说,科学课应该是科学、技术、工程、数学的有机融合。
第一次接触“STEM”课程是去年的一次科学教师培训活动。活动中来自浙江的海风老师带领我们一起做了纸火箭、跳跳球、太阳能热水器、3D眼镜等。我们经历了设计、动手制作的过程,其间,海风老师并没有过多的指导,而我们却在动手实践中感受到了最纯粹的快乐。也许,这就是“STEM”课程的魅力吧。
基于这样的体验,此次我就选择了这节“建高塔”。虽然我对“STEM”课程只有一些粗浅的认识,但是我很想尝试一下。
本节课在引导学生建塔环节中,我是这样处理的:“工程师们可不会盲目地建造,他们通常会有一个设计的过程,今天就请大家也来当一回小小工程师。请看设计表。”
我是小小工程师——建高塔 第________组
材料:
大塑料瓶1个、小塑料瓶若干、水若干、透明胶、吸管
说明:
以小组为单位,先设计高塔,设计完成后到前面领取实验材料,根据现有材料(可以不全部选用,自主选择)在底板上建造高塔,比比哪个小组建造的塔又高又稳。
在这个过程中,我引领学生经历工程师的建塔过程,注重高塔的设计,即塔底、塔顶有哪些设计,促使高塔不易倒,在这样的动手实践及思考的过程中,渗透工程设计理念。
【研磨感悟】说“STEM”课程接地气,其实就是更易被孩子接受、喜爱。但是在教学中实践“STEM”课程理念,并不是通過一节课就能够实现的,而是需要长期渗透培养的。
四、细化交流展示,让学生享受成功的喜悦
实验结束后,交流展示环节也很重要。很多时候,老师往往会把大部分的精力放在实验探究环节,而在交流展示环节就草草了事。其实,如果老师将交流展示环节处理好了,能够大大激发学生的学习激情。我在教学中,也经历了两次尝试。
尝试1:交流汇总各组建造的塔的高度,比比看哪个小组建造的塔更高。
不足:每个小组都希望自己建造的塔更高,即使老师喊停,还是有很多小组不肯停下来,继续把塔搭高。还有的动手能力不太强的小组,建造的塔不太高,把数据都汇总上去,对一些敏感的学生来说,他们的自尊心容易受伤。
同时,很多同学很想看看其他小组建造的塔是什么样的。课堂的座位编排不利于学生观察到其他小组的塔,而萝卜塔也不方便搬到前面展示,少了这部分的展示,总觉得太欠缺了。
尝试2:老师用相机将各小组建塔过程中的花絮照片拍下,然后展示出来,拍到哪个小组,就请哪个小组介绍一下他们小组的塔的高度。
通过改进,学生能够了解到其他小组建造的塔,满足了他们的好奇心,同时,通过照片形式的交流分享更有趣,捕捉学生动手过程中的花絮,更易吸引学生注意力。教室内洋溢着欢声笑语,学生在轻松欢快地氛围中交流展示,大大点燃了他们想要交流的热情。
交流展示环节还有处理得不太好的地方就是抗风能力检测。教师到某一小组检测时,其他小组也有好奇,但是看不太清楚检测的过程,导致教学秩序有点混乱。改进的设想是通过魅色或其他的手机投影软件,并与教学电脑连接,将老师检测各小组抗风能力的过程通过大屏幕投影出来,这样就可以改善这一环节。
【研磨感悟】交流展示环节不容忽视,教师可以灵活运用多种手段,帮助学生在交流展示中获得成功的体验、得到自信的提升。
【作者单位:太仓市浮桥镇时思小学江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