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琪
提到两年一届的中国国际友好城市大会(简称友城大会),我们友诚部一直有个内部戏称:不考虑其它安排的情况下,召开友城大会的年度叫做“大年”,不召开的叫做“小年”。年初的时候想想年末的大会,那无疑是场盛会,也将是一场“硬仗”,不自觉地就会在日历上把前后的时间标记出来。
从2008年创办以来,友城大会已经先后在北京、上海、成都、广州、重庆连续举办了5届,主办地都是非常有代表性的城市。2018年11月15日开幕的第6届友城大会在武汉举办,是友城大会首次来到中部地区,也是武汉第一次迎来如此大规模的民间对外友好活动。
大會的筹备从2017年就开始了。我们和武汉对外友协就大会的相关事宜反复进行商讨,并派先遣组去武汉调研。虽然是在11月举办,友城大会的存在感却是贯穿全年的。为了做足宣传工作,早从上一年的各种内外事活动中,我们就不断对武汉友城大会做宣传预告。每次出访的时候,除了利用多个平台接触新老朋友,介绍中国的友城情况和我会工作外,还总惦记着给友城大会打个“小广告”,希望参与友城大会的代表团能更加广泛。
过完春节,邀请工作正式拉开帷幕。这时候便体会到,平时友谊的种子有多用心播种,等到“收获的季节”就会感觉有多欣慰。邀请得到很多外宾的积极回应。然而在确定一个个要来访的团组之后,开心之余,也感到了不小的接待压力,赶紧紧锣密鼓地准备落实具体的接待T作。在友城T作部最开心也最具挑战性的便是能同来自世界各地的外国朋友打交道,接触各不相同的文化和习惯。
由于几个团组的所在国家同中国都有6、7个小时的时差,进入9月份以后的临近准备阶段,常常会加班到很晚,以便能跟外方进行更好的沟通。从办理签证的邀请函到注册、住宿、发言、介绍、会见等等各个事项、各种小细节都要仔细认真对待,还要面对突如其来的种种要求和变化。令我印象深刻的是风风火火的土耳其城市联盟代表团。在几次联系跟进没有收到后续回复后,本以为这个团可能有事情来不了,谁知就在快到报名截止时间的时候,突然接到对方的联系并询问很多细节。在得知时间已很紧迫后,联系人穆拉特小哥哥立刻一个国际长途打来,解释了好久他们对活动的重视和特殊情况,并主动加了我
的微信以便联系。在进行了相关请示之后,我和穆拉特分T合作,一起连轴转了一天,火速完成了相关材料的准备工作,总算赶上了末班车,于是有了9人组成的浩浩荡荡的土耳其代表团。事后穆拉特小哥哥十分可爱地在电话里激动地跟我说, “我觉得这是我们一次非常成功的合作。你是我的好朋友,来土耳其一定找我,一定找我啊!”
“万事具备,只欠东风”是办会时最常说的话,也是一个美好愿景。真正操作时,会发现总有事情还要进一步完善,于是准备工作永远没有尽头,越临近大会开幕,越是忙碌。在这最分身乏术之时,最能感受到周围同事和各路小伙伴的支持与帮助。充满电话声、噼里啪啦的键盘声的工作间里,会有同事递来的提神醒脑的咖啡;时间冲突时有人主动帮你接站,会场忙不开时有人帮你引导外宾,遇到困难时帮你想办法出主意。武汉的同事们不知熬了多少个夜晚,有的瘦了一大圈,有的哑了嗓子,有的凌晨两三点还在空荡荡的大厅等着半夜到来的外宾注册。然而有事情找到他们,他们总会抱以微笑,而且有求必应。协助陪同外宾的志愿者们训练有素,总能按照大会要求提前做好城市介绍和会议安排等准备工作。跟随黑山共和国内阁部长的刘姑娘一口出色的英文,帮忙翻译了好几场临时增加的会见;陪同俄罗斯代表团的两位大学生同外宾相处几日已经成为朋友,分别的时候都哭红了鼻子。匆匆忙忙之中,大家自动达成一种默契,就是要把友城大会办好,让更多的外国朋友对中国有更好、更全面的了解,让中外城市间的合作取得更大的实效。
从开幕式的主旨讲话,到闭幕式上宣读“武汉倡议”,三天的友城大会转眼闭幕。听到中外参会嘉宾的称赞,充满成就感的同时,心里也对那些没来得及一一道谢的幕后英雄们满是感激。讲好中国故事,搭建友谊桥梁是一件任重道远的工作,众人拾柴才能火焰高。期待着2020年在风景如画的昆明,中外友好城市间会有更精彩的故事同大家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