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析班级管理中会“说话”的墙

2019-06-22 08:15付林建
学校教育研究 2019年11期
关键词:学期鲁迅教室

付林建

一个班级,老师的语言是班级管理最直接的方式,也是最原始的方式,如果全凭借语言来管理的话,老师也很累,学生听着也很烦,还有一种“无声”的管理,就是教室里的四面墙,可以在墙上展示孩子们的成长照片,也可以展示孩子们的学习成果,也可以体现孩子们平时的常规。

让墙会说“敬、静、竞、净”。这四个“jìng”是班级管理中最基本的要求,也是最难做到的,平时需要老师们经常提醒,如果把他们展示到墙上,孩子们就会潜移默化的接受,比老师平时一直提醒,效果好的多。

一、敬人者,人恒敬之。——墙上会说话的“心”

教师不是统治者,学生也不是被统治者,师生之间是平等的关系,应该相互尊重,平等相待。“一日为师,终身为父”,从传统意义上去讲,老师是需要学生去尊重的。

用“心”绘制各科教师生活照片展,让孩子们感受老师们生活中的状态和老师们的凝聚力。例如:萧红在写《回忆鲁迅先生》这篇文章中,采取的是鲁迅生活中的一些片段,让我们了解到了不一样的鲁迅,更能够感受到鲁迅先生的和蔼可亲、幽默风趣。同样,学生对老师的了解,基本上是来自于课堂,课堂中的严肃会给学生一种距离感,把各科老师的生活照片展示到墙上,认识到了老师的另一面。

关系拉近了,学生就会尊敬老师吗?这是肯定的。关系拉近了,学生们平时的事情就会和老师沟通,这种心与心的沟通,学生们自然就会尊敬老师。

二、宁静以致远——墙上会说话的“表”

安静的教室环境是保障学习最基本的要求。一个乱糟糟的课堂,学习效率是低下的,秩序是混乱的。

在教室墙上绘制“入室即静打卡表”,让班级静起来。我们班级一共9名同学,别看学生的数量少,热闹起来不比90人差。这一学期刚开学,班级里炸过啦!有时,我也会教训他们,冲他们吼破了喉咙,有作用的,可以管一天呢!一直吼不是辦法,怎样才能长期有效呢?只能让墙说话喽!在墙上绘制“入室即静打卡表”,一天早上、中午、晚上三次打卡,形成一种仪式感,孩子们在表上签上自己美美的艺术字,安静的回到位子上看书。不安静不行啊!因为已经签上自己的名字了!表格在墙上一直“瞪”着每一名学生。

三、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会说话的“分”

进入一个班级,给人的第一印象就是卫生,教室不干净,学生学习不舒服,老师上课也不舒服。现在孩子们都是娇惯出来的,是家中的宝贝,自然都不愿意干活。如何让孩子们自愿打扫卫生呢?那肯定让“墙”来说话!

在墙上公开打分制度,颁发“生活之星”证书。上学期,学校10个班级评比,我们班级“荣获”第10名,班级卫生要改变是我一直追求的。这学期让“墙”说话,实行打分制度,公开透明,颁发“生活之星”荣誉证书,为了得到证书,孩子们开始“忙”了起来,也开始竞争了起来,教室也“净”了起来,这次全校卫生排名,班级终于荣获第2名。因此,实行墙上公开,真正做到了“净”,当然也做到了“竞”。

总之,班主任的工作是相当复杂的,特别是初中的班主任,孩子们都处在青春期,这个时期的孩子一些行为可能不让成年人所理解,面对思想复杂,渴望成熟但又很幼稚的初中生,必须要讲究方式方法。“无声”的管理,让“墙”说话,班级秩序井然有序,这样才能管理成有效的初中班集体。

猜你喜欢
学期鲁迅教室
不要在教室打闹
长时间待在教室更容易近视
酝酿睡意
孔乙己
八年级(上学期)期末测试题(D)
八年级上学期易错题
阿迅一族
期末综合复习测试卷
ACT和SAT的几个区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