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中国民族民间舞的赏析与传承

2019-06-22 18:55李赛花
名家名作 2019年3期
关键词:民间舞赏析舞蹈

李赛花

在中国这片热土上,凝聚着56个民族的精神,并紧密地牵连在一起,共同缔造了中华民族辉煌灿烂的文明,在世界上奏响了华美的乐章。经过5000多年的历史发展与沉淀,我国形成了璀璨的民族文化,民间舞作为其中重要组成,丰富了人们的精神生活,传达了丰富的思想情感,民间舞的传承与发展尤为必要。

一、中国民族民间舞的鉴赏

中华民族艺术文化源远流长,民间舞作为其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丰富了人们的精神世界。每个民族的民间舞蹈不尽相同,并由此代表不同程度的民族心理、审美情趣、风俗习惯等,通过形体变化带给人美的享受。

(一)形态

舞蹈作为一种特殊的人体艺术,通过手势、舞姿、造型等动作变化来表达思想,其本身是对美的一种体现。在具体的舞蹈演绎中,舞者有意识地把握身体线条,在节奏韵律的带动下,使身体线条在一定时空内随着动作的延伸做出各种姿态。不同地区的民族民间舞受地方文化以及人民生活习惯的影响,展现出独特的形态美,如东北热情洋溢的大秧歌、内蒙古豪迈的摔跤舞、皖南婉约的采茶舞等,都代表了中国民族民间舞的艺术精髓,更是上千年来人们智慧的结晶。对中国民族民间舞的鉴赏,可透过十个字体味其形态美,即轻、稳、准、洁、敏、柔、健、韵、美、情。中国民族民间舞素来不拘一格,更多地强调一种含蓄的表达,在追求写实的同时,又加注了丰富想象,是感情的凝聚、概括和集中表现。中国民族民间舞形神兼备,以形为基础,将情感融于其中,进而将内心深处的想法和优美的意境表现出来。正是这种不拘一格的艺术,才造就了中国民族民间舞千姿百态的形态展现,时刻给人以美的享受。

(二)意蕴

常言道,“十里不同风、百里不同俗”。我国是由56个民族共同组成的国家,拥有十分丰富的文化资源,在不同地域不同民族,民间舞蹈的艺术特点迥然不同,并缘于此,形成了千姿百态的舞蹈艺术。例如,同作为草原上的游牧民族,蒙古族、塔吉克族、藏族等都十分崇尚鹰的英雄形态,并通过差异化的形象、形态、气质表达了自身情感。例如,蒙古族舞蹈中对鹰形象的演绎,营造出了一种辽阔草原牧民一往无前的英雄气势。而藏族将鹰视为神灵的存在,能够将死者的灵魂带到天际,因而在舞蹈中表现出了更加浓郁的人性气息,着重突出了其高贵、稳重的品格。在塔吉克人看来,鹰同样是神明的象征,将对其的敬仰羡慕之心融于舞蹈,但較之蒙古族和藏族关于鹰形象的塑造,风格别致,无论鹰或高或低的跳跃,还是扶摇直上的旋转,均是显得无比轻盈、洒脱。由此看来,中国民族民间舞有着极为明显的民族性、地域性及风格性特点,对于思想情感的表达更加彻底,能够在不同场景、时刻,带给人差异化的感受。

(三)造型

每一种舞蹈都有其独特的造型和队形美感,使观赏者在观看舞蹈表演时,结合舞蹈形态美、意蕴美,在整体观感上对舞蹈构图产生赏心悦目的观看体验。同样,对舞蹈造型的赏析也应当作为对中国民族民间舞进行赏析的一项重要技巧。无论是独舞、群舞都应在观赏时学会捕捉其造型美,结合舞者在舞台上的舞蹈路线、不同动作展现出的特殊情绪及内容等,对其舞台画面造型进行绘制。尤其是中国民族民间舞蹈受不同地域文化、风俗等的影响,表现内容也是多姿多彩,极具造型画面感,如云南的孔雀舞以优雅的曲线舞蹈运动给人以孔雀造型美感、千手观音以整齐的动画以及美轮美奂的造型给人以千手佛像的震撼感。这些都是中国民族民间舞赏析所必不可少的内容,对其造型的赏析可以在短时间内帮助观赏者把握舞蹈内涵,使其看到舞蹈独特的美感价值。

二、中国民族民间舞的传承与发展

如上分析,中国民族民间舞有着丰富的姿态、丰厚的意蕴,进一步构筑了人类的精神文明世界。舞蹈不仅仅是一门艺术,更是一种文化的传承。在“文化自信”的战略倡导下,中国民族民间舞的传承与发展有着非凡的价值意义。具体而言,在信息化时代,计算机技术、互联网技术的革新发展与应用,为人们打开了更加宽阔的信息通道,其将文字、图片、视频等信息结合在一起,能带给受众良好的服务体验。现代舞蹈艺术是一种视觉享受,基于信息化平台的传播,可以进一步扩大其影响范围,并起到陶冶情操、升华认知的作用,紧紧将56个民族联系在一起。同时,艺术院校及相关培训机构,亦需加强对中国民族民间舞的教学分析,明确目标要求,完成传统文化艺术的传承,使之散发出更加浓郁的魅力。在具体的践行过程中,应着重关注学生软开度及情感投入的训练,让学生真正融入舞蹈中,深刻体悟其中的思想情感,从而提高舞蹈技巧,演绎出更加优美的舞姿。

作者单位:中山火炬开发区理工学校

猜你喜欢
民间舞赏析舞蹈
地域特色舞蹈在高校课程中推广的思考
舞蹈课
试论新时期中国民间舞蹈的发展现状
中国民间舞教学中情感的重要性
民间舞课程改革与课堂教学方式研究
雪地上的舞蹈
步辇图赏析
Alfred & Emily——在谅解和赦免中回望赏析
卷首语
作品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