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娜
[摘 要]在舞蹈的过程中,舞者们不仅需要较高的舞蹈姿态,掌握较多的舞蹈技巧,同时也应该注重丰富自身的情感表达形式,提升自身的情感体验。只有在这个时候,才能表达出最真挚的情感,打动观众的内心,升华自己的作品,进而提升自身的能力。
[关 键 词]大专教育;舞蹈教学;情感体验;想象空间
相较于其他艺术形式来说,舞蹈的表现力更强,能够带给观众更加强烈的感染,拉近舞者与观众之间的距离。但是,在舞蹈的过程中,舞者应该保持高度的综合素养以及情感渲染能力,以此为观众带去最真实的情感,激发大众的共鸣。因此,在实际的大专舞蹈教学过程中,教师们就应该注重结合多样化的教学手段引导学生训练,在训练的过程中提升学生的情感表达能力以及渲染能力,推动学生想象能力的稳步提升。
一、在舞蹈教学中培养学生情感体验以及想象空间的意义
站在事物的本质上来说,舞蹈并不是一门学科,而是一种艺术。其主要的表达形式不仅仅包括身體动作,同时也包括舞者的生活体验以及情感认知。因此,在开展舞蹈教学的过程中,教师们就应该注重提升学生的情感认知能力,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只有这样才能提升舞蹈的内涵以及表达效果,促进学生学习能力以及学习质量的提升。
最后,在教学中,当学生形成较强的想象能力,具有较为广阔的想象空间时,其所表达出的舞蹈内容就不会再受到禁锢,而是会形成较强的自我意识,具有鲜明的个性,从而能够有效推动学生核心素养的形成[1]。
二、在舞蹈教学中培养学生情感体验以及想象空间的策略
(一)培养学生的审美意识,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
在舞蹈的过程中,虽然肢体是表达舞蹈内容的主要方式,但其绝对不是唯一的方式。一场没有舞者意识的舞蹈就如同一个没有灵魂的人,干枯无趣。因此,在实际教学中,教师们就应该注重调整自身的教学模式,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以及情感认知,有效提升学生的审美意识,使得学生能够在舞蹈中找到适合自己的定位,从而有效提升舞蹈的质量。
在观看一场舞蹈表演的过程中,虽然大部分观众会将自己的注意力集中在舞者舞姿是否优美以及动作是否连贯上,但是其也会不自觉地受到舞者情感的渲染,对自身的情感形成一定的调整。一旦观众无法感知到这种情感,那么在其眼中的舞蹈一定十分生硬,从而影响舞蹈表演的整体效果。
所以,在实际教学中,教师们就应该注重引导学生学会对舞蹈内涵的了解,在进行训练的过程中,教师应该适当地为学生创建合适的教学情境,先打动学生,才能打动观众。比如说,当教师在引导学生对新疆民族的舞蹈进行学习时,就可以先结合信息技术为学生展现一些新疆的文物历史以及人文风情,增强学生的情感体验,使得学生能够在民族风情的环境中舞动自己的肢体,从而有效提升自身的舞蹈能力以及学习质量。
(二)丰富舞蹈展现的内容,拓展学生的想象空间
在传统的舞蹈教学中,很多教师都会引导学生开展一些过于封闭的教学活动。比如,要求学生在上午几点到达舞蹈教室,然后就要进行一天的练习。同时,在训练的过程中,教师们通常会为学生播放一些成品舞蹈视频,要求学生扒出其中的舞蹈动作,然后按部就班地按照视频内容进行肢体摆动。在此过程中,学生不仅无法提升自身的舞蹈效果,甚至会形成较大的身体负荷,影响自身的身体发展。因此,在实际教学中,教师们就需要对整体的教学模式进行优化。总体来说,舞蹈教学并不同于其他学科的教学,不同的学生在听到一首曲子时,会有不同的心情以及感悟[2]。因此,在具体的教学中,教师们可以先引导学生学习一些基础性的舞蹈动作,巩固学生的基础。然后为学生随意播放一些歌曲,鼓励学生结合自己的想象以及体验进行随意的舞动。在此过程中,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会得到充分的调动,同时其自身的舞蹈能力以及舞蹈素养也能得到有效的提升。
综上所述,在舞蹈教学中,其并不如同其他学科一般,需要引导学生背诵大量的理论知识,组织学生进行卷面考试。舞蹈是有灵魂、有节奏的。在教学中,学生们需要与舞蹈的音乐融合成一体,通过自己的姿态去表达舞蹈的内容,去对观众以及自己进行倾诉。因此,在教学中,教师们就需要注重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提升学生的想象能力,使得学生能够在舞蹈的过程中形成自己的世界,促进自身综合能力的提升。
参考文献:
[1]韩彬.谈幼儿园舞蹈教学的意义和发展对策[J].才智,2018(36):70.
[2]谢莹.浅谈舞蹈教学的情感体验与想象空间[J].戏剧之家,2016(17):175.
作者单位:陕西省榆林市高新区榆林职业技术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