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中国传统文化属于中华民族瑰宝,不但促进传统文化的发展,其内在价值随着社会不断进步而不断变化。面对全球文化对传统文化的冲击,怎样充分了解传统文化价值,加强传统文化的传承,就必须不断研究和探讨。
[关 键 词]传统文化;蕴含;当代价值
一、中国传统文化内涵
中国传统文化,就是指中国历史发展过程中,劳动人民及文人墨客共同创造出的文化,逐渐形成时代传承的文化。中国传统文化的内涵极其丰富,涉及各方面内容,包含人文、地理、商业及农业等,属于中华民族的精神宝库。社会发展需要科技进步。科技进步需要通过文化的内涵进行创作。因此从精神层面可知,中国传统文化对社会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中国传统文化中蕴含的当代价值
(一)体现中国民族特色
从历史证明来看,任何一个民族必须具有自身独特的文化底蕴,一种思想必须与民族传统文化结合。而传统文化是在历史长河中逐渐酝酿而成,是思想理论与人们的心灵沟通,更是二者联系的桥梁。自从马克思主义传播到中国后,就逐渐融入中国元素中,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体系,得到所有人的认同,指导中国社会主义快速发展。中国传统文化属于中国特色社会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展示着中国民族特征。
(二)展现社会核心价值观
随着经济建设不断深入,社会正从传统朝着现代转型,因此主导的价值观中许多内容已经无法适应时代发展,造成主导价值观与其他各种价值观间存在差异性,引发二者间的价值观冲突。在价值观多元化发展形势下,文化逐渐多样化发展,促进各种文化间和谐共处,必须构建一个文化核心价值体系。中国传统文化具有仁爱、和谐、自然等各种思想,符合社会发展客观要求,体现出群众普遍的愿望及基本诉求,逐渐发展成为传统文化核心价值观。中国传统文化充分融合古圣贤思想,将个人的价值实现和道德修养定位到对他人及集体的关爱与奉献上,对中华民族发展产生极其深远的影响。中国传统文化展现社会核心价值观,有效促进社会和谐发展,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更是推动文化服务建设的重要文化基因。
(三)推动人类文明不断进步
中国属于四大文明古国之一,其传统文化对各个国家具有深远的影响。如今,社会倡导的发展主题为和平与发展,维护世界和平,推动共同发展,更需要各方面协调与努力,尤其要从思想上去确立发展思想的理念。中国爱好和平,长期以来都提倡自由、民主及平等,比如四海之内皆兄弟、亲望亲好等都展示出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而且这些思想正在不断促进人类和平,促进人类文明不断进步。
(四)实现中国梦的动力
习总书记明确提出,缺乏文明的发扬和继承,缺乏文化的繁荣和弘扬,必定无法实现中国梦。实现中国梦,就必须实现物质与精神文明并驾齐驱,为人类获取正确的精神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习总书记深刻阐述了弘扬传统文化与中国梦间的关系,承接着人们不懈努力、自强不息的光荣传统。必须全面挖掘与吸取传统文化的宝贵资源,高度发扬爱国精神,树立自强不息的进取精神,促使传统文化不但保持鲜明的特色,还富有浓郁的时代精神,融入全人类的优秀文化中,服务于社会主义建设中。
中国传统文化具有深刻精神实质,传承中国传统文化对促进文化事业发展、提高国家实力具有重要的意义。因此,必须深入分析中国传统文化,要分析其中蕴含的当代价值观,为实现社会主业的核心价值观提供理论依据。
参考文献:
[1]左康华,朱林锋.“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当代价值”的理论探讨[J].学术研究,2013(1).
[2]熊正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当代价值.求是网.
[3]段超.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当代传承体系建构研究[J].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2(3).
[4]王东星,李文孝.论经济全球化背景下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创新[J].理论观察,2015(1).
作者简介:曹晓燕,女,中国手工艺术大师,齐鲁首席技师,齐鲁工匠,山东省轻工联社系统首席技师,山东省工艺美术大师,山东省工艺美术名人,山东省富民兴鲁劳动奖章获得者,山东省三八紅旗手。先后荣获国家、省市级工艺美术大奖30余项,硕果累累。现任大国工匠(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黄河窑陶瓷博物馆有限公司总经理。兼职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手工艺发展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山东省工艺美术协会常务理事,济南市工艺美术协会法人会长,菏泽市工艺美术协会妇女手工艺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