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个秦
庄子在他的书中,提及许多不完美的、非常态的人与事物,他是以赞扬的眼光来看的。例如《德充符》一篇:“闉跂支离无脤说卫灵公,灵公说之,而视全人,其脰肩肩。瓮盎大瘿说齐桓公,桓公说之,而视全人,其脰肩肩。故德有所长,而形有所忘。”意思是说:为什么卫灵公欣赏跛脚、伛背、缺嘴的人,为什么齐桓公看重颈瘤大如瓮盅的人?因为他们在德行方面有超出常人的地方,使人遗忘了他们在形体方面的缺陷。
在书法艺术发展史上,也有这样的例子:清代画家、书法家、篆刻家高凤翰,55岁时右臂病废,书画篆刻全用左手,作品愈见苍劲,朴拙中有生趣,为世人所推重;当代书法家费新我,起初是一名画家,人物画很出色,虽然也能写书法,但没什么特色,1958年突患腕关节结核,右手病残,而后费新我凭借着坚强的毅力和智慧,苦练左笔书法,终于在中国书坛上脱颖而出,独领风骚;当代书法家张锡庚,2009年惨遭车祸,导致残疾,他让家人和学生用布带将毛笔捆绑在手上进行创作,他的艺术生命不但没有中断,“束手”反倒让他的书法创作实现了质的飞跃。“德不孤,必有邻。”古楚大地上也有一位这样的书法家——陈跃。陈跃先生的书法以1998年为界限,此前的书法虽见功力深厚,但个性风格不甚明显。1998年,陈跃先生患风痹,右肢残废,遂师事费新我,以左手作书,自号“西楚左翁”,凭着惊人的毅力和超出常人的勤奋,他在书法上的进境一日千里,其书风越来越老辣高古。
跃公古道热肠,颇有长者风范,对后辈学书者尤多奖掖。在我的书法不名一文的时候,跃公即是少数赏识我的人之一,对我勉励有加,因此,我对跃公是常怀感激之心的。相交既久,交情渐厚,我对跃公书法艺术的认识也日益加深,兹略述于后,以求教于同好。
跃公书法,论其气象则雄肆苍浑。跃公虽然年近古稀,但精力旺盛、志在高远,加上他襟怀坦荡、性格耿直,故而他的书法作品能够显示出蓬勃的生命力和雄肆苍浑的气象。每次欣赏跃公的书法,我都不禁联想到司空图《二十四品》中的“雄浑”一则:“大用外腓,真体内充。反虚入浑,积健为雄。具备万物,横绝太空。荒荒油云,寥寥长风。超以象外,得其环中。持之非强,来之无穷。”跃公的书法,无论是大篆、隶书、魏碑、行草,都真氣鼓荡,笔挟风雷,给人一种酣畅淋漓、一往无前的感觉,有着很强的艺术感染力。你看他的线条,斑驳破碎,一如高山坠石,势不可挡;再看他的结体,浑朴怒张,一如樊哙拔剑,威猛非常;复看其章法布局,实处皆虚,虚处皆满,空间被切割、被挤压,于静中蕴无穷动势。整幅字看起来,如山川流峙,雄浑无匹;如龙蛇怪物,盘纡奔腾;如熊罴当道,强悍无敌;如苍松立崖,老气横秋。满眼是笔墨飞白,透入胸中,却又全不是笔墨飞白,而是跃公以太白斗酒浇胸中之块垒,是跃公用倔强不屈的灵魂在呐喊。
跃公书法,论其骨势则古奥奇崛。许多人在步入老年之后,感悟能力渐渐变钝,接受能力渐渐变弱,开拓的劲头渐渐减弱,在创作上依赖经验积累的较多,消化吸收新的美学理念并以此促进创作的较少。跃公则不然,他的智慧和锐气好像并没有受到时光河流的冲刷,他还像年轻人一样富有朝气,保持着对新理念、新思维、新审美需求的敏感度。同时,他丰富的人生积淀,又使他比年轻人多了许多睿智的思考。以左代右固然是无奈之举,那么,如何给自己准确定位,选择什么样的切入点,怎样从困境中杀出一条血路成功突围?跃公经过反反复复的考虑而做出了抉择。同样是左笔书法,高凤翰选择了隶书和行草,费新我选择了行草书,跃公则首先选择了大篆(主要是金文和楚简),并以此筑基,旁及隶书、魏碑、行草乃至大草书。我认为跃公的选择是明智的,他对创作路径的规划是清晰的。金文屈曲圆转、萦绕回叠、圆融遒劲、浑穆沉潜;楚简奇幻浪漫、圆转流畅、轻松自如、瑰丽多姿,且开启隶变之先河。选择这两种书体熔铸自家风貌,既避免了走前人的老路,又更加符合自己偏爱古奥、奇崛、苍劲、恣肆的审美趋向。跃公成功了,他因势利导,把以左代右的奇崛、金文楚简的古奥、行草书的抒情性很好地融合在一起,写出了古文字的奇特魅力,展现了对金石气的独特演绎。
跃公书法,论其风味则朴厚生辣。怀素曾自言:“饮酒以养性,草书以畅志。”东坡居士诗云:“草书非学聊自娱。”虽然说的是草书,但推之于书法的其他各体,乃至推之于各门类艺术,莫不如此。艺术创作首先要愉悦自己、感动自己,然后才能愉悦他人、感动他人,纵然一时不那么让人喜欢,写出了真实的自我就已经很难得了。如果舍弃了自我的内心需求,围着他人转,随着时风走,那么,你搞艺术是为了啥?我敢说,1998年之后的跃公,如果选择秀美精细一路的书风,就违背了他当时的状况,完全是自讨苦吃。我这样说当然是杞人忧天,也许跃公当时根本没有考虑这一点。右肢残废是不幸的,但同时又促进了他朴厚生辣书风的形成,这里面自有天机。跃公书法朴厚生辣的风味无法复制,他以左手使长锋作书,逆势涩行,推拉腾挪,绞转纵横,随势诘曲,随类赋形,造就了斑驳陆离的线条、沉雄古朴的结体,于奇幻荒率、乱头粗服中直抒胸臆,形成了陈氏书风的独家符号。品之如饮老酒,初闻之,为其香所诱;后饮之,为其辣所慑;终味之,口鼻喉间均为醇厚所沁,不觉叹其老而弥辣,滋味深长。
陈跃简介:
陈跃,号左翁,半闲斋主人。1948年生,江苏宿迁人。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江苏省宿迁市书法家协会顾问,江苏省宿迁市中老年书画家协会主席,江苏省汉韵吉祥书画院院长,宿迁市宿城区书法家协会名誉主席。20世纪60年代末师从书法大家费新我先生。1998年患风痹,右肢残废,遂以左手代之。几十年苦心钻研古人碑帖,临池不辍,数十次参加国内外书法大展并偶有获奖。书法尤善篆隶,并以生涩遒劲、古拙老辣、富有金石味著称,作品享誉海内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