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梦爽 王晓琳
近年来,学术不端、学位“掺水”案例频频曝光,我国高等教育的某些深层次问题已不容回避。如何去沉疴、弃痼疾,遏制学术不端、学位“掺水”问题?多位全国人大代表和专家发表了意见。
2018新年伊始,影视演员、北京电影学院博士、北京大学博士后流动站研究人员翟天临因直言“知网是什么东西”,引起舆论对其学术能力和学位真实性的强烈质疑。经调查,北京电影学院和北京大学均确认其存在学术不端行为,分别作出撤销博士学位和退站的处理。
实际上,类似学术不端、学位“掺水”的案例早已不是一两起。
2018年,清华大学2010级博士生叶肖鑫因学术不端被撤销博士学位;同年,暨南大学2014级已毕业博士生熊科伟因涉嫌论文抄袭和剽窃被撤销博士学位;东北财经大学2007年某硕士学位论文与南京财经大学2006年某硕士学位论文惊人相似,被网友称为“史上最牛硕士论文抄袭事件”……
多位全国人大代表和接受采访的专家认为,这些事件暴露的问题,应当通过多种途径加以解决。
立法还应再向前一步
“法律落实不力是这一问题长久存在的原因之一。”十三届全国人大代表、长江教育研究院院长周洪宇指出,虽然学位条例、《高等学校预防与处理学术不端行为办法》为禁止学术不端、学位“掺水”行为提供了基本的法律依据,但实践中,我国学术领域对学术造假、学位“掺水”现象容忍度过高,类似行为迟迟无法杜绝,甚至相关的学位论文代写等违法产业也无法根除。
“在欧美国家,学术造假、学位‘掺水不仅将导致学位被撤销、学籍被开除,还将影响个人诚信,成为一生的污点。欧美国家良好的学术与学位环境正是在这种不容动摇的责任和惩罚制度之下建立起来的。”周洪宇说。
结合多年来的研究成果,周洪宇表示,我国高等学位制度本身的完善需要通过立法来实现。
“现行学位制度设置了学士、硕士、博士等学位等级,其中博士学位本身就侧重培养学生学术研究和创造知识的能力,所以偏向技术应用的表演专业与博士学位的学术研究性一定程度上是不符的。”
周洪宇指出,在美国,表演专业只设置硕士学位而不设置博士学位,培养表演方面的研究人员则是在综合性大学的人文学院、艺术学院。“因为表演的原理实际上是艺术、文学理论,这些知识性而非技术性的学科更适合学术研究,也是研究表演技能必须研究的对象。所以,在设置专业学位等级时应考虑专业本身的性质,技术应用型专业要慎重设置博士学位,否则就恰恰给了演员、运动冠军等‘速成的机会。”周洪宇说。
2018年3月,周洪宇曾领衔向全国人代会提出了“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的议案”。
“学位条例是我国学术学位领域的支柱性法律,1980年颁布后仅在2004年作过一定修改,内容比较落后,已经无法满足当前实践的要求。应当尽快修改学位条例,使其发挥学位管理领域基本法的作用。尤其应理顺学位制度,提高可操作性,明确相关责任,通过立法对以上问题作出回应。”周洪宇说。
记者了解到,学位条例是由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的法律。但有专家表示,“条例”这一名称容易让人误以为它是行政法规,影响其严肃性和权威性。
“掺水”学位反映现实问题
翟天临因“不知知网”引起关注后,有网友统计,翟天临就读北京电影学院电影学博士4年期间,至少主演了11部戏、参演了7部戏、做了24个代言、录制了17个综艺节目。
“哪有时间搞学术研究?”在质疑声中,一连串问题进入公众视线,令人大跌眼镜。
网友搜索到,翟天临读博期间唯一能算得上论文的文章,载于《广电时评》2018年第8期的《谈电视剧〈白鹿原〉中“白孝文”的表演创作》,重复率达40%以上。不仅如此,翟天临的学术成果完全不符合北京电影学院授予博士学位的要求,也不符合北京大学博士后流动站的进站要求。
尽管翟天临本人发布了道歉信,相关的调查和处理仍然在严厉展开。
2月16日,北京大学发表声明,指出翟天临事件中,进站材料审核、面试和录用过程存在学术把关不严、实质性审核不足的问题;确认翟天临存在学术不端行为,同意对其作出退站处理。
2月19日,北京电影学院发布情况说明,认定翟天临存在学术不端情况;决定撤销其博士学位,取消其博士研究生导师陈浥的博导资格。
至此,翟天临事件似乎告一段落。
但学校是培育英才的“一方净土”,高等教育肩负着学术研究的重任,也肩负着传承和拓展人类知识的重任。学位论文造假、学位“掺水”案例所折射出的一个个现实问题,引起了多方面的深思。
“翟天临事件暴露出了我国高等学位全链条过程中的管理漏洞,我国高校学位授予和获得的‘乱象不会是个例。”周洪宇说。
有媒体指出,少数商界、政界、演艺界的人凭借财富、权力,甚至影响力,轻而易举地获得学位,将博士看作社会地位、人际资源的象征,甚至把学术矮化为“生意”。
知名评论人梁文道认为,这与当下“任何事情都喜欢强调‘学位化”有关。目前社会评价机制中,“唯论文、唯学历、唯分数、唯帽子”的问题普遍存在。以学历为例,许多优质岗位的门槛都是高学历,学历已经成为判断一个人在某一领域成功与否的重要标准之一。
还有专家表示,导师指导方式、培养模式和淘汰机制等相关规定的缺位也容易让学术圈沦为“名利场”。一些高校“靠山吃山”,为了获得项目、经费和资源,将“博士帽”当作礼物批发。
还学术界一個良好生态
受访的多位专家学者皆表示,学历腐败、学位“掺水”将使真正勤于学术研究的人失去机会,损害教育和学术公平;将腐蚀学校、教师的职业道德,损害高等教育的地位和学术的尊严,降低我国高等学位的含金量,社会危害极大。
“翟天临事件再次将学位论文抄袭、学位‘掺水的问题推向舆论的风口浪尖,同时也给了我们反思如何解决、如何完善的契机。应当尽快多举措解决这一问题。”周洪宇说。
惩治学术不端不能仅针对当事人的“一个不小心”一查了之,所有的“锅”也不是“翟天临们”全背。多位专家接受采访时表示,在当下的招录机制和现有的评价体制下,还有更多的“翟天临”正在被制造出来。仅仅调查翟天临是不够的,还应督促学历证书颁发机构严格执行相关制度,不再让学历“注水”;深入推进评价机制改革,彻底破除“唯学历、唯论文、唯帽子”等各种现象。
据了解,评价机制因过度依赖“学历”而引发相关问题的现象早已引起相关部门重视。2018年10月,科技部、教育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等五部门联合发布通知,决定开展清理“唯论文、唯职称、唯学历、唯奖项”专项行动。
翟天临事件后不久,教育部于2月27日发出通知,就研究生考试招生和培养管理工作提出一系列更加严格的规范性要求,包括要求健全学术不端的预防和处理机制;加大对学术不端、学位论文作假行为的查处力度,要求露头即查、一查到底、有责必究、绝不姑息,实现“零容忍”;探索建立学术论文、学位论文馆际和校际学术共享公开制度,主动接受社会监督等。
4月22日,清华大学公布了新修订的《攻读博士学位研究生培养工作规定》。此前按照学校规定,博士生达到学校和所在学科的学术论文发表要求方可审议学位,而新规鼓励依据学位论文以及多元化的学术创新成果来评价博士生学术水平,不再以学术论文作为唯一依据,激励博士生开展原创性、前沿性、跨学科研究。
教育部同时指出,要完善督察督导机制。教育部近期将组织重点督查,要求各地各单位坚决落实主体责任;分层分级开展专项检查督查,营造良好研究生教育生态,为建设创新型国家、实现高质量发展服务。
记者了解到,全国人大常委会还将围绕贯彻落实全国教育大会精神,对高等教育法实施情况开展执法检查。学位条例的修改也已被列入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立法规划第二类项目。为此,全国人大教科文卫委员会开展了一系列调研,学术造假、学位“掺水”问题已得到各方面的高度重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