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学法
我家祖上都是没进过学堂的地地道道的农民,到了父亲这一代,也仅断断续续读过两年私塾,可谓世世代代受够了没有文化的苦。1950年我来到这个世上后,家里就把文化翻身的梦想寄托在我的身上。因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为寒门子弟求学敞开了大门。1958年7月,爷爷牵着我的手,将我送进了本村小学,渴望长子长孙能够学有所成、改换门庭。
然而,我的求学之路却一波三折、命运多舛。刚踏进校门不久,就赶上了“大跃进”运动,本村小学在“一大二公”的狂潮中被卷到了邻村,大字还没识得一篓,我们就被赶到农田里无休无止地参加劳动,不少同学因不堪劳累之苦和焦虑读书无望而选择了自动退学。我问母亲怎么办,母亲坚定地说:“只要有学,咱就上。”于是,我咬着牙坚持了下来。第二年,在乡亲们的强烈要求下,本村小学得以复立,学子们终于得到了弥足珍贵的读书机会。我一路顺风,1965年以优异成绩考进肥城县第七中学。从踏进中学门槛那一刻起,我就有了一个大学梦。除了课堂,学校图书室成了我的驻足之地,我如饥似渴地阅览文学、历史、哲学等方面的书籍,不断充实自己的精神世界。不料,初中一年级刚刚学完,“文化大革命”又骤然而至,学校被迫停课,我的文化梦也随之破灭。在回原籍劳动期间,我的情绪一度跌到了谷底。母亲安慰我说:“国家早晚有需要文化人的时候,你只要不泄气,不丢书,总会有机会的。”我听从母亲的劝告,一边参加集体劳动,一边读书学习,间或练习写作,一直苦熬了3年有余。1970年初学校复课时,正值“读书无用论”盛行。我在父母的鼓励下没有受到干扰,一天不落地念完了两年高中,知识得到积累。高中毕业了,我再次回乡劳动,人生又折回原点。那一刻,我仿佛是荒漠中迷路的一只羔羊,找不到前进的方向。好在乡亲们十分重视我这个高中毕业生,推举我先后担任大队团支部书记、林业队长和民办教师,还培养我加入了中国共产党,让我从低迷中振作起来,重归文化向往之路。1973年,部分城市在招收工农兵学员时增加了文化考试,加重了文化课考察分量。文化底蕴较为厚实的我看到了希望,抓住这次难得的机遇,一举考入肥城师范学校,从此改变命运。尽管其间遭遇了“白卷英雄”事件的袭扰,但择优录取的招生原则没有被颠覆,一大批品学兼優的学子获得了深造机会。
捧上铁饭碗后,我在文化进取的道路上没有止步。一位资深教师告诉我,要想成为文化人,至少得读一地排车的书。我就朝着这个目标努力,业余时间卷不离手、笔耕不辍。1976年党中央一举粉碎祸国殃民的“四人帮”,我的家乡所在的仪阳公社党委成立大批判办公室。由于我在师范读书期间写过一篇历史故事《君子死,冠不免》,刊登在油印小册子《批儒评法故事集》头条位置,受到全县教育界广大师生的好评,由此得到明眼人的推荐,被选调到大批判办公室当“码字匠”。后因文字水平渐长,我又被调入仪阳公社机关专职文秘工作。那是一个拨乱反正、文化繁荣发展的时期。闲暇时光,我除了如饥似渴地阅读新版文史哲著作外,又开始了新闻稿件的采写和文学作品的创作,并陆续在报刊上发表。其中1979年采写的报告文学《开不败的月季花》,刊登在地方文学刊物《肥城文艺》显要位置,受到上级领导的重视。1982年,我被调到中共肥城县委宣传部工作,迈上一个更大的文化发展平台。期间,我忙里偷闲,勤于读书写作,1984年春在《牡丹》文学杂志发表短篇小说《新柳》。同年,宣传部为弘扬改革开放先模人物事迹,编印《开拓前进的人们》宣传册12000本,在头条和二条位置刊出我采写的两篇报告文学《轻舟已过万重山》和《目标,在前面……》。其中的《轻舟已过万重山》由于切中时弊、文笔犀利,在干部群众中引起强烈反响,被收入《泰安市文学作品选》。1984年,我先被提拔为乡镇副职,翌年春又调整为肥城县党史县志办公室副主任,主管党史资料的征集整理工作,从而对地方历史文化产生浓厚兴趣,并有研究成果面世。1986年,创刊不久的泰安日报社的领导看中了我的文笔,报请中共泰安市委,将我调入报社工作,主持一个部室的采编业务。至此,我从一名公办教师到公社文秘干部,再到县委宣传部干事,最后跻身地市级新闻单位,实现了文化征途的三级跳。老实说,是国家改革开放的政策,赐给我一根文学撑杆,助力了我的人生跃迁。
虽然跻身人才荟萃的报社,享有编辑记者的名头,但我没有满足于此。为了适应新的工作岗位,我先后参加了山东省自学考试,获得大专文凭;参加了北京大学成人教育学院的中文函授学习,拥有了本科学历;还被组织选调中共泰安市委党校脱产学习一年,补上了理论修养的短板。如果没有国家开辟的这些求学渠道,圆我的大学梦是不可能的。
由于自己在求知的道路上不断进取,学识水平得到渐次提升,我终成报社的业务骨干之一,先后担任编辑室副主任、主任等职,1993年被提拔为副总编辑。在领导岗位上,我也没有停止创作,仍然辛勤耕耘,圆满完成了大量采编任务,共有22篇新闻作品获省级以上奖励,专业技术职务也一路晋升到高级编辑。同时,还充分利用业余时间,创作出版长篇小说一部,发表报告文学、短篇小说、散文、诗词、随笔、杂文等443篇(首),共有7部文学作品问世,其中有3部分别获泰山文艺奖和精品工程奖,我也于1993年被吸收为山东作家协会会员。
2010年退休后,我没有过那种闲散生活,而是打起背包再出发,重新踏上起跑线,先是采写、出版长篇纪实文学一部,后将注意力倾注到地方文史研究领域,涉足学术探索园地,除领衔主编三部史志著作外,还出版两部文史专著,并在《炎黄春秋》《党史纵览》等期刊发表30多篇有所见地的文稿,为泰安的文化建设尽到了绵薄之力,自己也于2018年1月被中国先秦史学会吸收为会员,这标志着我在学术跋涉的道路上取得了可喜进步。
回顾与共和国一起成长的岁月,我最深刻的感受是,只有个人志向与国家大业捆绑在一起时,才能最大限度地释放个体能量,为民族振兴做出有益贡献,而提供这一契机的,正是曲折前行的新中国。
(责任编辑:吴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