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晓乐,房艳红,郭东英,李文全
1天津市武清区人民医院 (天津 301700);2天津市胸科医院 (天津 300000)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COPD)是一组以气流受限为特征的肺部疾病。研究显示,COPD患者普遍存在内源性呼气末正压,其呼吸道的病理改变多伴有小气道呼气时过早陷闭导致的阻塞,并造成功能残气量的增加,使肺功能发生变化[1]。COPD患者容易出现呼吸肌疲劳,导致呼吸衰竭。针对COPD患者,药物治疗往往疗效不显著,临床多使用无创呼吸机治疗,但受多方面原因影响,无创呼吸机不能在临床上大规模使用,需要一种解决该种情况的氧疗设备。
呼气气道正压控制面罩为本团队研制的一种氧疗设备[2],已获得天津市发明技术专利并在临床中使用,其对麻醉面罩进行改装,在呼出气口设计安装一个有压力的PEEP阀,用以增加呼气末压力值,使小气道由于压力的作用不能过早陷闭,改善呼吸功能。本研究旨在探讨呼气气道正压控制面罩治疗COPD患者的临床效果,现报道如下。
选取2016年6月至2017年12月住院的COPD患者12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60例。对照组男38例,女22例;年龄59~74岁,平均 (66.5±5.2)岁。试验组男37例,女23例;年龄60~73岁,平均 (64.8±5.1)岁。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具有可比性。研究由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诊断标准参照美国胸科协会(ATS)和欧洲呼吸协会 (ERS)颁布的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诊断和治疗指南》[3]、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制定的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诊治指南》制定。COPD诊断标准:(1)有咳嗽、咳痰、呼吸困难症状及COPD危险因素接触史;(2)肺功能检查存在不完全可逆性气流受限,即使用支气扩管张剂后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用力肺活量 (FEV1/FVC) <0.7。纳入标准:(1)符合COPD的诊断标准;(2)COPD稳定期;(3)年龄50~80岁;(4)患者自愿参加临床调查,并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1)COPD急性加重期及发展至肺性脑病阶段或正在使用呼吸机的患者;(2)合并有活动性肺结核、肺癌的患者;(3)合并有急性左心衰竭、急性脑出血、消化道大出血、再生障碍性贫血、急性肾衰竭等严重致死性疾病的患者;(4)妊娠期、哺乳期女性;(5)伴有精神疾病、严重神经功能缺损 (如失语、失认)或因其他原因而无法配合调查的患者。
表1 两组治疗第7天的呼吸频率、心率、肺功能、血气分析比较 ±s)
表1 两组治疗第7天的呼吸频率、心率、肺功能、血气分析比较 ±s)
组别 例数 呼吸频率 (次/min) 心率 (次/min) 肺活量 (L) 时间肺活量 (L/s) 最大通气量 (%) pH PaCO2(mmHg) PaO2(mmHg )对照组 60 21±2 92.5±5.7 2.79±0.69 1.66±0.55 63.44±22.66 7.31±0.09 62.42±9.32 62.12±7.83试验组 60 21±2 93.5±5.6 3.40±0.88 2.10±0.88 72.99±26.55 7.35±0.05 45.51±8.20 70.13±8.15 t 0.000 0.969 4.225 3.284 2.314 3.009 10.552 5.490 P 1.000 0.334 0.000 0.001 0.022 0.003 0.000 0.000
两组均接受内科常规治疗,在此基础上,对照组采用普通吸氧治疗,试验组采用呼气气道正压控制面罩治疗。对照组氧气治疗方法:1~3 L/min,16 h/d。
试验组呼气气道正压控制面罩治疗。仪器选用美国飞利浦伟康制造的BiPAPAuto Bi-Flex(757P)双水平呼吸机。患者取坐位或半坐位,将呼气正压罩戴于鼻口部以头带固定,将出气口的孔径置最大或压力置于0位,氧气吸入<3 L/min,此时让患者自行适应5 min后再分别将治疗面罩压力调整为5 cmH2O(1 cmH2O=0.098 kPa),嘱患者自然调节呼吸幅度及频率,至面罩控制呼气治疗30 min后,每日间断治疗2 h。
比较两组治疗第7天的呼吸频率、心率、肺活量、时间肺活量、最大通气量、pH、动脉二氧化碳分压 (PaCO2)、动脉血氧分压 (PaO2),以及住院时间、住院费用、吸氧自觉量表评分。使用ABL80FLEXCO-OX血气分析仪进行血气分析;使用CMS-2型肺功能仪检测肺功能;使用吸氧自觉量表调查患者吸氧自觉感受[4],包括氧气湿度、鼻咽干燥、恶心胸闷三个方面,评分与吸氧感受呈正比。
治疗第7天,两组呼吸频率、心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P>0.05);试验组肺活量、时间肺活量、最大通气量、pH、PaCO2、PaO2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试验组住院时间和住院费用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两组吸氧自觉量表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见表2。
表2 两组住院时间、费用及吸氧自觉量表评分比较 ±s)
表2 两组住院时间、费用及吸氧自觉量表评分比较 ±s)
组别 例数 住院时间(d)吸氧自觉量表评分 (分)住院费用(万元) 氧气湿度 鼻咽干燥 恶心胸闷对照组 60 14.0±3.5 2.25±2.66 1.5±0.3 2.6±0.6 2.2±0.4试验组 60 11.0±2.6 1.35±2.24 1.5±0.2 2.8±0.5 2.2±0.2 t 0.000 0.047 1.000 0.050 1.000 5.330 2.005 0.000 1.984 0.000 P
COPD是以气流受限为特征的肺部常见疾病,气流受限具有不完全可逆性,并呈进行性发展。但该病是一种可以预防和治疗的疾病。COPD患者普遍存在内源性呼气末正压,导致小气道呼气时过早陷闭,进而导致阻塞,造成功能残气量的增加,使肺功能发生变化,最终导致呼吸衰竭,严重影响患者生命质量。对于这一病理变化,临床单纯用药治疗疗效不佳。
呼气气道正压控制面罩作用机制是通过调整呼气压力阀的压力,使气道压力在呼气期得以升高,促使等压点复原移位,即由小气道下游 (支气管端)向上游 (肺泡端)恢复原位,促使上、下游之间压力恢复平衡,以使萎陷的小气道重新开放,最终改善通气。本研究结果显示,试验组治疗第7天时的血气指标改善明显,肺功能也较对照组显著改善,且试验组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住院费用少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
本研究结果表明,COPD患者通过呼气气道正压控制面罩治疗既可使内源性呼气末正压得以纠正或缓解,又可以改善患者的血气及通气功能。我们认为呼气气道正压控制面罩治疗可使萎陷的小气道开放,改善内源性呼气末正压水平,使进出肺泡气体得以通畅,从而促进呼出的二氧化碳增加,及肺泡内氧分压增高。两组患者吸氧自觉感受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提示呼气气道正压控制面罩吸氧方式不会给患者造成不良影响。
综上所述,呼气气道正压控制面罩治疗可显著改善COPD患者的内源性呼气末正压水平,提高患者血气功能和肺功能,缩短患者住院治疗时间,节省住院费用,临床应用安全、有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