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丹
进入5月,坐标北京的亚洲文明对话大会吸引着全世界的目光。不同文明之间的交流互鉴,一如不同国别教育体制间的互师。
亚洲文明对话大会的目标,是促进不同文明之间的和谐共生。历史上,亚洲各国之间的文化交流自古有之且源远流长。通过外交使节互访、贸易往来互商等方式,文化和文明在各国之间交流传播,各国文明交织融合,从“丝绸之路”到“一带一路”,从单一走向立体和多维,在不同领域之间的交流合作不断进入纵深,教育领域的交流也愈发频繁起来。
而在亚洲文明传承这个历史大话题之下,作为承上启下的一代,青年的力量更加不容小觑。那些迈出国门、代表着中国形象的中国青年们,肩上的责任也因此更加重大。作为文化交流的推动者和贡献者,中国青年正在将中国故事带向世界舞台。本期封面故事,《以青年力量引领亚洲文明传承》一文,作者——《留学》杂志特约海外观察家廖宇靖以亲历者的身份,向读者阐述他眼中的亚洲文明大会以及青年在亚洲文明传承中所具有的力量。
能走出国门、传播中华文化,这样的中国青年群体无疑是幸运的。然而,在中国广袤的土地上,没有机会读书的青年群体也不在少数。好在有诸如田青青及她的EGRC(加拿大资助中国乡村女大学生基金会)的存在,他们致力于用自己的力量给予中国偏远山区女性受教育的权利、改变着这些乡村女学生的命运。十四年来,田青青始终没有放弃寻找合适的方式,为农村的女孩子提供一个更高的平台,让她们走的更高更远、增加见识、开阔眼界,并在未来有机会成为各行各业的领袖人物。
同样執着于教育沉淀后的优化和新生的,还有北京新东方国际双语学校校长高薇。几十年来,高薇在教育这条路上越走越远,从第一次站上讲台,到初次接触国际化教育,再到丢到公立学校的“金饭碗”转而“下海”历经五所私立学校的创办和发展。在高薇眼里,中国的教育已经在朝着她所希望的方向发展,更多的中国的青年正在接受平衡的中西方教育,这令其倍感欣慰。
中国教育国际化的未来如何?探讨一直不断,本期观察家系列文章,为教育国际化的融合创新之道给予全方位的解析,在全新的教育模式与教育理念之下,中国青年的突围、最终承担起亚洲文明传承重任的未来,或许真的为时不远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