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海亮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把志愿服务作为学校立德树人工作的重要载体,鼓励学生参与各类志愿服务活动,积极引导志愿服务工作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创新实践能力培养、校园文化建设有机结合,在第二课堂中给学生提供一门集思想性、教育性、生动性于一体的志愿服务课。
学校把培养学生志愿精神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一项重要内容,大力弘扬“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精神,在校园内营造爱志愿、争志愿、乐志愿的志愿服务风尚。
注重校园志愿服务常态发展。每年通过“3·5”学雷锋日、“12·5”国际志愿者日等节点,开展志愿服务嘉年华、志愿者服务月等主题宣传活动,引领“学雷锋,做志愿”的风潮;通过开展“三个一”志愿工程,要求每一个团支部在每一个学期至少参与一次志愿服务,让每一名学生都能参与到志愿服务中来。
注重校园志愿服务特色发展。将“艰苦朴素,求真务实”的校训精神融入到志愿服务过程当中,逐步形成志愿服务的地大特色。
注重校园志愿服务文化发展。校团委着力完善校園志愿服务文化产品,以弘扬雷锋同志的螺丝钉精神为依托,定制了螺丝钉形象的志愿者徽章;以地质锤、指南针、放大镜等野外地质工作三大件为原型,设计了星级志愿者徽章;以传统汉服制作理念为基础,设计制作了时尚与实用并存的志愿者马甲,志愿服务文化传播鲜明的旗帜逐步形成。
服务国家,参与大型赛会志愿服务。在APEC会议、北京田径世锦赛、“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中非合作论坛、亚洲文明对话大会等大型赛会志愿服务中,我校近千名“政治素质高、能力水平强、服务质量过硬”的志愿者服务于雁栖湖会议中心、国家会议中心、首都国际机场等重要岗位,屡次荣获优秀组织单位、先进组织奖等荣誉。
深入社区,开展惠民志愿服务项目。各学院对接学校周边社区,依托专业知识,结合社区需求,将优秀志愿服务项目带入社区,开展了绿色环保公益行动、课后四点半成长陪伴课堂、防震减灾知识科普、科技助老等居民喜闻乐见的志愿项目,仅2018年就为社区送去了近300场志愿服务,累计志愿服务时长超过1.5万小时。
扎根校园,开展校园志愿服务项目。将志愿服务扎根校园,服务于学校发展。与学校教务、后勤、保卫、校史馆、博物馆等部门联合开展了后勤员工子女帮扶、寒假招生宣传、文明引导、场馆义务讲解等志愿服务项目。
学校为推动志愿服务工作的有效开展,积极创新工作机制,吸引更多的学生投身志愿服务事业。
建立志愿服务校、院、班三级联动机制。校团委成立志愿服务指导中心,统筹规划指导全校志愿服务发展;成立校青年志愿者协会与各学院青年志愿者协会分会,负责志愿服务项目运行;团支部志愿委员带领支部成员参与志愿服务。
实现志愿服务学分化管理。在2016年修订的《本科生创新创业实践学分认定管理办法》中,为鼓励学生参与志愿服务,规定自2016年起本科生须完成30个小时志愿服务,可以获得1个学分。
出台《学生志愿服务管理办法》。明确志愿服务项目管理、记录认定、教育培训、条件保障等多方面内容,探索了一套高校志愿服务项目管理体系,校团委对志愿服务项目立项答辩、结项审核、证明发放等工作进行统一管理,把握住志愿服务项目的“入口”和“出口”。
举办校园志愿服务项目大赛。在首都高校中首创校园志愿服务项目大赛,面向全校征集志愿服务项目,并对具有示范效应的优秀项目给予一定的帮扶和支持。
学校在开展志愿服务工作过程中将紧密围绕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凝聚力量,积极有效地广泛开展形式多样的志愿服务活动,全面提升学校志愿服务的深度与层次,把青年志愿者事业提高到一个新水平,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青春力量。
[作者系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团委书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