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教学在培养地理核心素养中的应用

2019-06-21 10:26黎健凤
广西教育·B版 2019年1期
关键词:案例素养分析

【摘 要】本文论述案例教学在培养地理核心素养中的应用,提出在高中地理教学中通过图像分析、小组解读、归纳演绎、时事分析、乡土探究等方法让学生充分利用案例展开学习,以全面培养学生的地理核心素养。

【关键词】案例教学 地理核心素养 高中地理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9)01B-0088-02

案例教学是一种运用案例展开教学的方式,指的是为了培养和提高学习者的知识能力,将已经发生和将来可能发生的事情作为个案,让学习者进行分析和研究,并促使学习者尝试得出个性化的解决方案,进而提高学习者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在高中地理教学中,有效运用案例教学,能够显著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进而培养其地理核心素养。

一、借助图像,展示抽象变化

在地理学习中,有不少知识点十分抽象,学生理解起来有较大的难度。若教师在教学中将文字案例转化为图像展现在学生的面前,即将抽象的知识点转化为具体的图像,再让学生展开阅读的话,学生的阅读效果就会得到提高。运用图像能让学习氛围变得更为轻松,学生能更快掌握相关的知识点。

在教授高一地理必修1第四章第三节“河流地貌的发育”这部分内容时,笔者用拍摄好的河流图片制作了多媒体课件,并将其展示给学生看,让学生借助图像例子进行总结,说说河流地貌的特点。首先,让学生阐述自己看到的不同现象。有的学生提出:“我发现不同的河流出现了不同情况的侵蚀,有的是河流的源头出现侵蚀,有的是垂直于地面的侵蚀,也有的是垂直于两岸河流的侵蚀。”接着在学生观察了案例图片后,笔者又引导学生尝试总结,说说河流的侵蚀对地貌产生了怎样的影响。有的学生提出:“溯源侵蚀使得河流向着源头的方向伸长了。而下蚀则造成河床变得更宽了。侧蚀使得河谷加宽,让河岸变得后退了,河流向着横向发展。”之后笔者又给学生展示了更具体的例子,让学生观看黄河三角洲从 1989 年到 2009 年若干遥感影像图,让学生分析并说说黄河三角洲发生了什么变化,思考为何黄河三角洲会以那么快的速度向海里扩散。学生通过观察图片、查询资料等方式获得有关黄河三角洲的相关数据,再根据学到的河流地貌的发育情况进行分析,探究黄河三角洲为何会快速扩展。在分析中,学生的综合分析能力得到了有效提高。

在地理学习中,综合思维能力是一个十分重要的地理核心素养。综合思维能力的发展能让学生更全面、客观地认识整个世界。然而,学生在初学地理时,很难形成综合思维能力,利用图像展开教学能让抽象的知识点变得更为形象化,有助于学生将各种人文和社会要素整合在一起考虑,从而让学生综合思维方面的地理核心素养得到发展。

二、小组解读,碰撞思维火花

主体参与是案例教学的精髓,案例教学的着眼点不仅在于通过对案例的分析获得相关的知识,而且还要让学生的创造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得到提高。为了促使学生的能力得到发展,教师可以组织学生采用小组解读的方式进行学习,让学生在思维碰撞的过程中提高主体参与的效率,能在互动讨论中更好地从案例中获得信息,实现知识内化,进而提高学习效果。

在教学高一地理必修 2 第一章第三节“人口的合理容量”时,笔者提出一个探究性的问题,让学生展开思考。即:以我国的计划生育政策作为切入点,引出具体的例子,让学生分析:“我国曾经实行计划生育,希望通过加强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统筹的方式来解决人口问题。你认为我国计划生育计划是否有效呢?如果有效的话,现在为何又要鼓励生二胎吗?这样不是彼此矛盾吗?”除了以我国的实际例子入手展开分析以外,还鼓励学生思考更为抽象的问题,如探究地球上究竟能容纳多少人生存。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讨论或者互动辩论,有的学生认为计划生育有效果,也有的学生认为计划生育并没有起到实质性的效果。学生围绕这些问题展开讨論,各自陈述自己的看法,讨论如何才能达到人口合理容量这个长远的目标。如有的学生提出:“在设计人口策略的过程中,不能只局限于眼前这一小段时间,而应该放眼到更长的时间段内。如果过分地抑制人口增长,以后可能会出现人口数量猛跌的问题。相反,如果不加以控制,也会出现人口数量呈几何级增加等问题。”在分析和讨论中,学生学会了辩证地思考问题。

小组解读的活动能让学生的创造精神得到很大的发展,学生能在轻松自由的环境中进行自由的讨论,使得学生能有更多的机会展示自己,从而体会到案例学习的快乐。

三、演绎归纳,形成认知体系

在展开案例教学时,对案例的分析和解读是十分重要的。教师组织学生围绕案例展开归纳演绎的分析活动,能够让学生形成认知体系,从而更好地发展地理核心素养。

在教学高一地理必修 2 第三章第一节“农业的区位选择”的过程中,笔者鼓励学生采用演绎归纳的方式,从各种例子中获得启发,最终形成认知体系。首先举了一系列例子,让学生为农民出谋划策,说说要如何合理种植粮食才能有较好的收获。如有的田地是山地,有的是平原,有的是盐碱地,有的是黑土,有的土地热量条件好、光照充足、降水也充足,有的田地则温度较低、降水少。学生先根据这些具体的条件做出判断,给每一个农民选择合适的农作物。而后笔者又引导学生展开思考,探究如何总结各种资料,说说如果要种植水稻的话,要考虑哪些条件。提出问题让学生总结分析,探究水稻的生长气候条件有什么特点、决定是否种植水稻的等温线是哪一条,思考如何才能更合理地绘制水稻分布图。在思考这些问题的过程中,学生逐步展开归纳和整理,对农业区位选择有了一定的了解。如有学生提出:“原来选择是否种植水稻不能按照地域一刀切,而应该根据各地的实际情况进行分析,这样才更为合理。”学生在分析中学会了客观地分析问题,看待问题也更为全面了。

综合思维是地理学习的基本思维方式,地理学研究的内容比较多,不同的区域之中不同的要素相互之间也有着不同的组合。在教学中鼓励学生运用演绎归纳的方式展开分析活动,能够让学生形成认知体系,从而发展综合思维的能力。

四、關注时事,引导自主探究

不少学生认为地理学习和自己的生活无关,其实不然,学习地理能让人们的生活变得更美好。教师组织学生关心各种和地理有关的时事案例,引导学生展开自主探究活动,不仅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认识到地理学习和生活的紧密关系,而且能让学生学以致用,学会关注生活,联系实际学习地理知识。

学习高二地理必修 3 第二章第一节“荒漠化的防治── 以我国西北地区为例”一课时,笔者要求学生阅读和荒漠治理有关的信息,如《重磅!让绿色的交响曲响彻天际── 阿克苏实施荒漠绿化工程纪实》,引导学生尝试围绕这些具体的时事展开分析,尝试进行自主探究活动。首先让学生了解阿克苏原本的地理情况,了解什么是荒漠化,分析一下造成荒漠化的具体原因是什么。接着让学生结合阿克苏荒漠治理的事例进行分析,说说要如何才能避免荒漠化。最后让学生尝试结合自己学到的知识给阿克苏出谋划策,说说还可以采取怎样的措施,让荒漠绿化工程变得更为高效。如有学生认为:“在荒漠绿化工程中,要注意选择一些适合荒漠生长的植物,这些植物不需要消耗太多的水,而且能抵抗较大的风沙,这样才能让植物增加成活率。”通过这样的案例分析,能激发学生的探究热情,使得学生能更深刻地理解相关的知识点。

地理实践是地理核心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地理课程标准》也提出地理教学要提供丰富的实践内容。结合时事展开案例教学能让学生身处真实的世界中,更好地感受地理的魅力,并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探究欲望。学生可以围绕时事问题进行场景模拟,展开问题探究、地图绘制、地理实验等活动,进而提高学习效果。

五、融入乡土,自主寻找发现

为了让学生对地理学习产生更为浓厚的兴趣,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参与到围绕乡土案例展开的探究中。利用乡土案例能让学生由近到远地认识地理事物,引导学生尝试展开自主探究,使得学生实现知识拓展和迁移,掌握更多的知识点。

高二地理必修 3 第三章第一节“能源资源的开发── 以我国山西省为例”这部分内容的学习重点在于让学生了解能源的开发和综合利用对环境的影响,理解在开发能源的过程中如何保护环境的措施。为了让学生的学习更加深入,笔者尝试引入乡土教学的内容,让学生回忆一下自己的家乡有什么矿产资源,并思考如何才能合理地进行矿产开发。以江苏地区的学生为例子,首先让学生了解江苏的矿产资源,学生发现,江苏地跨华北地台和扬子地台两大地质构造单元,因此有不少矿产资源,如有色金属和膏盐类等都是江苏的矿产资源。接着让学生思考:要如何才能更好地开采和利用江苏的矿产资源?如果开发利用不当的话,会产生怎样的问题?如果要保持当地的可持续发展,应该采用哪些方法?通过问题促使学生更加了解自己的家乡,并思考如何才能合理利用家乡的资源,让家乡变得更繁荣富强,有助于学生进行知识迁移。如有学生提出:“在开采矿产的时候还要考虑一下是否会破坏环境,是否会破坏人们的生活。因为江苏地区人口比较密集,如果不加控制地开采可能会造成较大的影响。”可见,学生学会了根据特定区域的情况进行分析,找出其中的差异性,分析能力更强了。

区域认知是地理核心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利用乡土资源促使学生提升区域认知的效果会更好。学生可以从自己熟悉的地方入手,展开区域分析,找到本土区域的地理整体特点,并和其他的地方进行对比,培养辨析能力。

综上所述,如果在地理教学中能使用好的案例,那么就能产生更成功的案例教学。运用案例能激发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让学生在丰富多彩的活动中进行知识的自主建构,从而全面培养学生地理核心素养。

【参考文献】

[1]齐凤彩.高中地理案例教学[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0(4)

[2]严荣茂,曾 叶.高中地理案例教学策略研究[J].教师,2018(17)

[3]王丽敏.高中地理案例教学研究心得[J].中华少年,2017(20)

[4]王晓俊.高中地理案例教学实施现状分析[J].课程教育研究:学法教法研究,2016(25)

【作者简介】黎健凤(1986— ),女,北流中学地理教师,中学二级教师,研究方向:高中地理教学。

(责编 罗汝君)

猜你喜欢
案例素养分析
抓住本质重理解基于素养活应用
样板案例
多思少箅彰显素养
NSE 9A-Module 4-Unit 2案例设计
分析:是谁要过节
一节践行核心素养的数学拓展课
回头潮
追本溯源提升素养
随机变量分布及统计案例拔稿卷
难以一致的统计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