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欣
还是那间不足20平米的房间,除一面是玻璃外,其他三面全是展柜,里面放满了著名表演艺术家瞿弦和收集的铃铛。十多年过去了,他收集的铃铛已经从109个国家的1000多个,增加到了211个国家和地区的3000多个。而他对于铃铛的热爱,对于收藏的理解也愈发地深入了。
来自儿子的鼓励
瞿弦和原本喜爱收集邮票,他是中华全国集邮联合会会员,他的邮品传自父辈。1987年,他装修房子,多年积累的近一米高的集邮册被盗。痛失珍宝后,他心灰意冷。在英国剑桥大学读书的儿子为了安慰他,次年寄回一个英国的大笨钟造型的铃铛。儿子希望美妙悦耳的铃声能让父亲忘记烦恼。夫人张筠英说:“铃声有警世之用,可以使人清醒,干脆你收集铃铛吧!”
瞿弦和从此开始收集铃铛,越积越多,瞿弦和戏称自己的铃铛收藏在北京文艺界是“独此一家,别无分号”。
瞿弦和把铃铛按照来源、产地、形状、含义等分成国家标志、建筑魅影、生灵王国、流光溢彩、奥林匹克、历史人物、奇材妙用7大类。铃铛的造型有建筑的、动植物的、千姿百态的人形;铃铛的材质有铜铁、锡、纸、瓷、木、巧克力等。各种铃铛的用途也是五花八门,有僧侣手中用作法器的铃铛,法官用来让法庭“肃静”以显示威严的铃铛,老北京人力车上挂的提醒行人躲避的铃铛,饭店里招呼服务生的铃铛……
这些令人眼花缭乱的铃铛集合了万种风情,令人叹为观止。这是一个铃铛的世界,一个铃铛的博物馆!
来自历史的声音
在瞿弦和收集的铃铛中有一大类是体育赛事的纪念品铃铛,包括往届冬夏奥运会、大学生运动会、洲际运动会、青年运动会、单项运动会作为纪念品的铃铛,他说:“这个过程非常艰苦。”
世界跆拳道冠军吴静钰的丈夫侯琨经营体育纪念品,他听说瞿弦和收藏铃铛,就主动将自己珍藏的一枚纪念1936年德国柏林奥运会的黑色的铃铛送给瞿弦和。由金属铸成的铃铛是黑色的,上面五环的标记是彩色的,它的颜色、质地和造型,非常具有年代感,给人以沉稳、凝重的感觉。
瞿弦和还有一枚白色的铃铛,那是2006年都灵冬奥会的纪念铃铛。这是国家体委原主任刘鹏在开两会时托人转送给他的。当时,瞿弦和在全国政协的侨联组,由于铃铛不允许带到会场里去,铃铛被转手人遗忘在休息室的桌子上。幸好后来在遗落物品的仓库找到了。
这两个铃铛一黑一白,形成了鲜明的对比,非常有纪念意义。用瞿弦和的话说:“从1936年到2006年整整70年的时间,它象征着人类从战争到和平。”
来自朋友的爱心
每个铃铛都有一个故事,每一个故事都令人感动。
企业家、政治家、文艺家以及亲朋好友,都惦记着给瞿弦和带铃铛。
博茨瓦纳华侨总会会长南庚戎得知瞿弦和这个爱好,便非常热情非常认真地帮他留意。每次回国或出差,南庚戎都会从非洲给瞿弦和带铃铛。比如来自博茨瓦纳的铃铛,就是南庚戎亲自找当地工匠定制的,铃铛涂着博茨瓦纳国旗的颜色。比如每到一地,南庚戎都会问他:“瞿老师,我在某地,您有这里的铃铛吗?”“我托人找过,但没有找到。”于是,南庚戎就给他带回一个个独特的铃铛。像走访埃塞俄比亚,南庚戎就为他带回一个里面是木头、外面是乌龟壳的铃铛。像南庚戎这样热心人还有很多很多。
艺术圈的人都知道瞿弦和收集铃铛,一出国就问:“瞿老师我在某地,您有这里的铃铛吗?”有位叫山翀的女演员,她从格林纳达带回一个瓷铃铛。她跟瞿弦和联系:“瞿老师您来我这取吧,我又到外地演出了,让保姆在门口等你。”瞿弦和到了她家,看到保姆小心翼翼地用双手捧着瓷铃铛,坐在大门口不敢走动。瞿弦和被深深地感动了。
瞿弦和的“铃铛档案”里记载着送铃铛人的姓名、铃铛所属的国家、铃铛的图案……他记录的不仅仅是铃铛的出处,更记载着真挚的友谊,如果说每一个铃铛的背后都有一个故事,那么这么多铃铛汇集在一起,带给他的就是一连串的感动。
忙里偷闲的时候,瞿弦和就会神游在他的铃铛所给予他的神秘、遥远的曼妙世界里,忘记烦忧。说起他的铃铛,瞿弦和便滔滔不绝、如数家珍,他爽朗的声音,他灿烂的笑容,使人忘记他已过古稀之年,可以說,收集铃铛带给他更多快乐和满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