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丨■ 许海兵
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追名逐利的心理是一些人工作进取的主要动力,本来无可厚非,但是如果人生仅仅以此为目标,把名利放到太过重要的位置上,就会为蝇头微利、蜗角虚名所左右,难以达到更为高远的境界,甚至最终很可能会因此失去更多。常言道,有心栽花花不开,无意插柳柳成阴。事实上,眼中只有名利之人往往得不到名利,而那些淡泊名利专心做事的人却可能更容易获得成功。因为只看重名利的人会不停地为了一点蝇头小利而蝇营狗苟,很可能会为此花费太多的心思和精力,反而将自己的正经事务撇在一边,这样做虽然可能一时会得到些许好处,但是一旦主业荒废,事业就会像断根之树一样,连树干都难以保全。
淡泊名利的人大多会专注于生活和工作,心态平和地享受生活,专心致志地勤奋工作。一分耕耘一分收获,得到和付出总是成正比的,对工作投以一百二十分努力的人往往能够收获一百二十分的成果,这其中无关算计,只关乎努力。众所周知,曾国藩一生涉足官场,政务、军务缠身,自然不可能对功名利禄毫不动心。其好友刘蓉在评价初次进京赶考的曾国藩时,曾说他“锐意功名,意气自豪”。当时的曾国藩也的确意气风发、心高气傲,他在考中进士时,名列三甲,按照惯例,三甲进士多半不能入翰林,曾国藩既羞愧又失望,差一点就弃考回家,后来经过几名好友的尽力规劝,年轻气盛的曾国藩才最终冷静下来,按时参加朝考。在科考以后,曾国藩也意识到了自己的名利之心太重,因此在道光二十二年十二月初九的日记中做了反省:“见好物与人争,若争名争利,如此则为无所不至之小人矣,倘所谓喻利者乎?”言下之意就是说,与人争名争利,就会流于小人之列,这是正人君子所不齿的,自己万万不能成了小人,而要做君子。
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对于党员干部而言,当拥有一颗积极向上之心、一股拼搏进取之劲。但是如果基于某些主客观因素,自己一时尚未得到重用或工作一时不很顺心,才华没有在更大平台得以施展,这些却不能成为工作中消极不作为的理由,更不能在仕途上抄近路走捷径,不然犯了错误栽了跟斗,最终只能追悔莫及、悔不当初。没有耕耘,哪来收获?在现实生活中,即使是耕作经验再丰富的农民都必须遵循同一个原则,即只有在春天播种,再通过专注经营、细心呵护,秋天才能有所收获。身为党员干部,更要秉持“得一官不荣,失一官不辱”的超脱淡然心态,面对一时的挫折打击,仍然一如既往专心致志、脚踏实地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