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_李浙闽
宁波日报报业集团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总书记关于新闻舆论工作的一系列重要论述,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以“稳中求进、绩效引领”为主基调,以推进媒体深度融合为中心,以转型升级调结构、转换体制机制为主线,积极践行“脚力、眼力、脑力、笔力”,着力提高舆论引导力、产业竞争力和队伍凝聚力,助力提升宁波城市文化自信和文化繁荣兴盛,打造国内同类城市领先的新型主流媒体和文化传媒集团,开启振兴图强新征程。
面对互联网发展新趋势和舆论生态新格局,宁报集团全面践行“四力”要求,全力抢占新时代新闻舆论制高点,切实履行好新时代宣传思想工作“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的神圣使命和新闻舆论工作的重大职责,在深化“六争攻坚、三年攀高”行动和谋求宁波下一个万亿级增量中凝聚宁波力量,讲好宁波故事,展示宁波风采。
脚力是到基层一线去、到实践当中去,到广阔天地中去感知时代变迁的步伐、捕捉社会进步的浪花、采集思想智慧的矿藏、汲取精神力量的养分。脚下有泥,心中有光,笔下有料。基层一线是新闻工作的源头活水,蕴含着最新鲜、最丰富的新闻资源。宁报集团实施有效激励政策,经常策划组织重大采访活动,鼓励采编人员下基层,并使之常态化、长效化。《宁波日报》开设“行走基层”周刊,多年来始终坚持面向基层、报道基层、服务基层,记者“行走”全市100多个乡镇(街道),撷取新鲜的新闻素材,既有“泥土芬芳”,也有“瓜果飘香”,基层群众爱看,也乐于提供“活鱼”“鲜果”。
脚力是“第一时间我在现场”,既要“身至”,抢到新闻事件的第一落点和传播先机,更要“心至”,通过身心齐入的扎实采访,彰显主流新闻媒体的公信力和引导力。今年“五一”,“挡刀女孩”崔译文的事迹在网上流传,宁报集团记者的采访报道“再现情景”、深入挖掘,引发“现象级”传播,吸引人民日报、新华社、央视等媒体纷纷跟进。
眼力是在面对纷繁复杂的现实时,发现和判断新闻价值的能力。善于发现、善于鉴别,既能见人之所见,又能见人所未见,练就新闻报道的“火眼金睛”,做到“看得准”“看得深”“看得远”。如2018年“宁波帮·帮宁波”发展大会上,省委副书记、市委书记郑栅洁用四个“知”概括宁波和宁波人:知行合一、知难而进、知书达礼、知恩图报。甬派客户端敏锐意识到,“四知”蕴含了宁波人独特的精神气质和“宁波帮”精神的主要内涵,便精心制作“甬派·号外”,深入阐述“四知”,短短6小时内阅读量超过150万。
眼力需要提升新闻的高度。要紧跟时代的发展变化,要有“站在鼓楼沿看天安门”“身居一隅,胸怀天下”的眼界和气魄,用“宁波方言”唱响中国“好声音”。11月1日,中国记协公布宁报集团的融合创新报道《致敬历史·世界第一大港成长记》获中国新闻奖三等奖。该报道一改“大手笔展现大主题”常见视角,以小见大,从一件衬衫、一滴原油、一块牛肉、一台柴油发电机、一辆汽车等与百姓生活紧密相关的物品切入,巧妙铺陈宁波舟山港40年发展历程,以独特视角呈现中国改革开放波澜壮阔40年伟大成就,展现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要开放不要封闭、要合作不要对抗”的宏大时代主题。
脑力,是新闻舆论工作者政治水平、思想水平、理论水平的集中体现,在“四力”中居于统领地位。要求新闻工作者勤于学习、善于思考、精于归纳、去伪存真,做有思想、有深度、有核心价值观的新闻报道。
脑力是思考分析力。不但要告诉受众“是什么”,更要让受众了解“为什么”,应该“怎样做”。如围绕“六争攻坚、三年攀高”行动和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加速等热点,宁波日报2018年刊发了《港城宁波激流勇进再出发》《对接长三角,宁波如何“抢跑”》等深度报道;“八问宁波怎么干”系列报道,则通过解析政策、剖析问题、梳理对策、鼓足干劲,为宁波对接大上海、融入长三角出谋划策。东南商报依托国研经济研究院东海分院,向智库型媒体转型,为宁波高质量发展提供智力服务。
脑力是价值引导力。2018年,宁波日报“理论”周刊和“时评”版,组织刊发了《“一二三五”:改革开放的“宁波密码”》《对外开放的生动实践和鲜活样本》等8篇理论文章,以及《发展民营经济的决心从未动摇过》《均衡化是改革发展的永恒主题》等14篇评论文章,回顾改革开放四十年来宁波各领域的发展历程和成就,探讨改革开放的“宁波经验”,引导人们充分认识改革开放之于宁波发展的重大价值和重要意义,进一步坚定深化改革、扩大开放,将改革开放进行到底的信心和决心。
笔力,是新闻工作者履职本领的集中体现,脚力、眼力、脑力的成果,最终都呈现在笔力上,“妙手著文章”的基本功夫是新闻工作亘古不变的“内容为王”准则。讲好“中国故事”和“宁波故事”,提升笔力是践行“四力”的看家本领。
创新话语体系,树立清新文风,善于运用群众喜闻乐见的语言,说家常话,讲贴心话,真正做到入耳入脑入心,创作出受众愿意看、喜欢看、爱传播的好作品。2018年,宁波日报推出“乡村振兴宁波实践”系列报道,10多名记者深入全市10个区县(市)的平原、山区、海岛、近郊等,20余组报道文风清新朴实、事例鲜活生动,文中多是“活蹦乱跳”的群众语言,受到读者和专家好评。
适应“四全媒体”发展趋势,迅速把握新媒体移动化、可视化、智能化、社交化传播特点,加快转型成为会创意策划、会编辑微信、会制作图片、会拍摄视频、会后期编辑、会播报主持的全能选手。今年5月25日宁波解放70周年纪念日当天,宁波晚报记者编辑们开展了“穿越70年”融媒体移动直播行动,播放量达30多万次。
作为党和人民的喉舌和主流舆论阵地,作为文化产业的重要领域,宁报集团在新时代振兴图强是必然要求,既要稳固现有新闻出版业务,也要积极拓展文化产业和资本市场,进一步增强集团新闻舆论的传播力、影响力、公信力和文化产业综合竞争力,在新的起点和时代方位中加速推进集团振兴图强。
进一步深化《宁波日报》、中国宁波网、甬派客户端纵深融合发展。全面实施移动优先战略,优化全媒体传播的领导体制、指挥体系、组织架构、考核体系和运作机制,实现报纸端、PC端、移动端的融合互补,不断健全广覆盖、多平台、立体化传播体系。加强报网端一体化策划联动,提升报网端融媒体新闻产品的整体质量。
改版《宁波日报》,优化内容、结构、版式,加大重大主题报道、重点策划报道的比重,做大做强深度报道,做深做透政策解读,做专做精理论评论、做细做实民生新闻,进一步提高新闻舆论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公信力,将《宁波日报》打造成既有权威性又具亲和力的宁波第一主流媒体。
巩固强化中国宁波网民生服务功能。进行再次改版,探索PC端与APP端的进一步融合,探索网站的移动传播新途径。民生e点通强化问政服务的经营理念,充分发挥独特影响力的舆情功能,提高在网络民生服务工作中的作用和影响力。
巩固壮大甬派客户端社会影响力。积极探索运用人工智能、VR、AR等新技术,不断策划推出高品质、有影响的重大融媒体报道,提升新闻精品生产能力,新闻“创优”取得明显成效。高质量打造城市生活服务平台,紧密结合市民需求,开拓特色服务功能,成为城市生活服务的移动平台。做强融媒体技术平台,全面助力县级融媒体中心建设,率先建成“报网端台微”全介质打通的融媒体采编运营平台。推动建立长三角移动新媒体联盟常态化工作机制,进一步扩大联盟覆盖面和影响力,联手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共建新媒体实验室,努力打造成为全国城市型媒体融合发展的宁波样板。
到2021年,《宁波日报》发行量15万份以上,继续保持全国“百强报纸”地位。中国宁波网日均访问量180万人次以上。甬派客户端用户数500万以上。
巩固提升《宁波晚报》宁波第一都市媒体地位。坚持“心系寻常百姓、可读可用可亲”的办报宗旨,凸显民生为本、内容为王、服务为先的媒体特色,充分发挥全媒体多端口的传播优势,做好主题报道,做强深度报道,做活活动报道。
推进《东南商报》成为浙东颇具影响力的智库型财经类融媒体,依托国研东海分院智库平台,提供新闻报道、政策解读、决策咨询、舆情分析等多元化分众化精准化资讯服务。2020年改版《现代金报》,努力打造成为融成长成才、教育求职、健康教育于一体的新型学习型平台。
加快都市媒体“移动优先”步伐,建设以女性及家庭为目标群体、主打“资讯+服务”功能的移动客户端“甬恋”,着力推进一次采集、多端传播的生产流程再造,丰富直播、短视频、H5等传播形式,逐步建立以“甬恋”为核心的平台化融媒体传播系统。加强宁波晚报、现代金报“两微”建设,扩展头条号、企鹅号、抖音号等头部号新型传播渠道,不断壮大新媒体矩阵。
重点拓展版权保护、教育培训、大健康产业、城市形象展示等多元化非报产业,做大做强宁报培训、报业健康、城市文化等子品牌,促进多业态同步发展。到2021年,都市报系所属报纸发行总量20万份以上,新媒体用户总量1000万以上。
坚持正确政治方向,坚持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坚持质量第一,做好主题出版和重点出版,在原创出版和精品出版上有新的突破。调整出版物结构,提升专业出版能力,在教育类、少儿类、地方文化类、文学类方面形成有一定规模、有特色定位的产品线,提升市场占有率和品牌影响力。助力“书香宁波”建设,开展营销创新和全民阅读工作,服务本土读者、培育本土作者、弘扬本土文化、点亮本土出版。加快融合发展,以版权积累、运营与开发为核心,推动数字出版、数字应用、数据库建设等新业态及游戏出版、影视出版、知识付费等新业务的开拓,积极探索新的增长点。
三年内,宁波出版社力争有1种以上出版物获国家级奖项,确保每年有2种以上出版物获省级奖项;确保每年入选省级以上重点项目3—5种;形成2—3个在零售市场上有较大影响的图书品牌;形成线上线下相融合的发行体系,图书市场竞争力、占有率有明显提升。
借力“书香宁波2020”建设,着力将宁波新华书店集团打造成为同等城市领先的图书发行集团。在宁波各区县(市)打造提升一区一县(市)一书城,构建以图书销售为核心,以文创产品、体验消费、轻餐饮为支撑的“1+3”发展模式,建设书香服务综合体。将文化服务延伸到更多的镇乡(街道),着力打造“一镇乡(街道)一书店”体系。推行校企合作,在有条件的大中学校,建设“一校一书房”。塑造“天一书房”“开明书院”等子品牌,明确特色定位,打造连锁店体系,为不同区域、不同年龄的读者提供满足其多重文化消费需求的阅读体验空间。
抓住宁波书展升格为浙江书展的良好契机,全力以赴执行承办好浙江书展,努力将其打造成为一个在全国有影响力的重要文化盛会、全国知名的全民阅读示范平台和全国一流的省级书展,并力争实现浙江书展永久落户宁波。
在拥有1—3号线地铁广告资源的基础上,明派传媒公司积极争取更多的地铁广告资源,开拓市区阅报栏等广告资源,成为拥有“地铁+公交+阅报栏”的全媒体策划及发布平台的户外广告企业。
媒体发布服务与广告营销策划服务并重,为客户提供品牌定位、品牌策划、品牌创意、品牌传播等系列全案策划服务,通过优质服务满足客户对媒体投放的专业化系统化需求,实现客户广告投放效果和自身效益的最大化。着力开发创意媒体形式,通过融入新科技、新工艺的创意媒体发布,打造出独有的城市地铁文化空间。
报业印刷公司把精益求精印一流报纸作为公司第一要务,抓好印报质量,提高印报效率,实现“出好报、出早报”的目标。商务印刷变中求进。以机器提升生产效率,大幅压缩人工成本,打造效率新优势。改进生产布局,提升产品品质,努力打造本册制造领域的全国一流水平,形成核心竞争优势。报达物流配送公司继续深耕轻物流配送领域,在现有落地配送业务的基础上,优化发行网络,完善资源配置,与快递企业合作拓展同城“最后一公里”物流市场。充分利用门店资源,向社区便利店转型,提供生活便利服务。借助集团品牌以及媒体公信力,提高公司市场认知度,扩大影响力,加快实现“发行队伍”到“快递队伍”的转型,打造一支宁波本土专业配送团队。
加快甬派传媒上市步伐。甬派传媒力争3年左右时间实现IPO申报目标。抓好资产证券化工作。针对集团重资产的现状,创新资产证券化渠道,改变融资方式,积极探索直接融资方式。
积极探索多元投资方式,自建或参与设立文化产业投资基金,实施股权投资,通过兼并、入股高成长型企业,优化集团公司产业经营结构,扩大收入来源。
充分盘活集团现金流,对内加强资金集中管理,对外积极稳妥开展理财业务,在确保资金安全的前提下,最大限度使闲置资金产生效益。优化资产结构,提升资产流动性和变现能力。对集团公司本级及各子公司名下的房产进行梳理,加快处置冗余存量房产,通过招拍挂等方式加速交易变现。
充分利用“芝士公园”、宁波少年、新华书店的品牌优势与客户资源,发展壮大城市教育综合体,积极拓展素质教育、艺术培训、成人继续教育等市场。
在蓝青小学已实现规模化办学的基础上,积极参与蓝青品牌系列教育机构的打造,构建蓝青从幼儿园、小学、初中到高中一体化办学链条,进一步完善蓝青办学体系,提升蓝青品牌影响力和增益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