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信息环境下的卫生档案管理工作探析

2019-06-20 08:25张冠鹏
青年时代 2019年15期
关键词:信息环境管理

张冠鹏

摘 要:卫生档案管理工作与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密切相关,做好卫生档案管理工作,不仅有利于完善医疗卫生服务体系,更有利于维护群众的利益,促进和谐社会的发展。信息化环境下,卫生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刻不容缓,以信息化手段代替传统管理方式,有利于卫生档案的高效利用。本文就信息环境下的卫生档案管理工作进行了相关分析。

关键词:信息环境;卫生档案;管理

卫生档案是医疗卫生工作的真实记录,在医疗卫生事业发展中起着重要的作用。但是就目前来看,卫生档案管理工作依然在采取传统的工作方式,档案信息的收集、调用靠手工来完成,档案信息存储以档案袋为主,这种管理方式很容易造成档案信息的丢失、不完整,进而影响到卫生档案作用的发挥。信息化环境下,信息化管理已成为必然,医疗卫生机构应积极推进卫生档案信息化建设,借助信息化手段来推进卫生档案工作的有序开展。

一、推进卫生档案信息化管理的重要性分析

信息化环境下,卫生档案信息化管理越来越重要。信息化管理借助了计算机网络,这种管理方式有效地克服了时间和空间上的限制,较比传统的档案管理方式,档案信息化管理具有显著的优势。传统档案管理模式下,档案信息记录不完整,且档案信息得不到有效的利用,严重阻碍了医疗卫生服务工作的开展,而实现卫生档案信息化管理,则可以有效提高卫生档案管理水平,促进卫生档案的开发利用。疗卫生档案管理中,借助现代化手段,如光盘、扫描仪、计算机等机器,将纸质档案转换成电子档案,可以更好地实现档案信息的共享,提高档案利用效率,进而更好地服务医疗卫生事业发展。另外,实现信息化建设,可以将各部门有效的联系起来,实现信息的共享,降低档案管理难度,提高档案管理的有效性[1]。

二、信息化环境下卫生档案管理工作中的不足

(一)档案管理方式落后

现阶段来看,卫生档案管理工作尚未摆脱传统的工作模式,档案信息主要靠手工方式来处理,这种手工方式不仅效率低,而且很容易出现信息失真,一旦卫生档案信息不完善、不真实,就无法服务医疗卫生工作。

(二)档案管理人员水平有待提高

卫生档案管理工作的主体是人,工作人员能力水平的高低对卫生档案管理工作有着较大影响。信息化环境下,卫生档案信息化管理已成为必然,但是许多卫生档案管理人员的知识结构却未跟上时代步伐,不具备档案信息化操作能力,一定程度上阻碍了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另外,档案管理人员的职业素质不高,在处理档案信息时不认真,不注重信息的核查,以至于档案信息失真现象严重。

(三)档案管理制度的不完善

制度是一切工作有序开展的保障,但是就当前卫生档案管理工作来看,与之相匹配的管理制度还不够完善,存在许多漏洞,主要体现在卫生档案管理中的权责利关系没有明确,档案监督机制不完善。由于卫生档案管理制度不完善,就容易造成档案管理工作比较混乱,档案信息无法及时保存下来,削弱了卫生档案的作用。

三、信息化环境下卫生档案管理工作的应对

(一)树立正确的档案管理观念

卫生档案是医疗卫生工作的真实反映,以卫生档案为依据,有利于改进和完善医疗卫生服务工作。信息化时代里,卫生档案管理内容不断增多,而要想发挥卫生档案的作用,医疗卫生机构应当树立正确的档案管理观念。首先,医院要将卫生档案管理工作上升到战略高度,加大卫生档案的宣传,提高各部门、各科室对卫生档案的认识;其次,结合信息化时代背景,积极推进卫生管理信息化建设,加大信息化的投入,进而促进卫生档案管理工作的有效开展。

(二)构建统一的档案信息系统

卫生档案涉及内容非常多,要想及时、完整地將卫生档案信息存储下来,有必要建立统一的档案信息系统。一方面,借助信息手段,将各部门、各科室统一纳入到信息系统中来,打破各自为政的局限,实现内部信息的共享,进而提高卫生档案管理效率;另一方面,根据医疗卫生工作,在档案系统中设立相应的子系统,然后按照档案的性质、类别、日期进行相应的处理,以便后期档案信息可以得到高效利用[2]。

(三)加大专业档案管理人才的培养

信息化环境下,卫生档案管理对工作人员也提出了更高要求,这种要求不仅体现在专业能力上,同时也体现在职业素养上。因此,要想提高卫生档案管理的有效性,医疗卫生机构应当强化档案管理人员的培训。首先,结合信息化发展形势,强化档案管理人员信息化能力的培养,确保档案管理人员能够胜任档案信息化建设的需要;其次,强化档案人员专业知识的培训,使其了解卫生档案管理相关规章制度及法规,能够按照规章制度来办事;再者,强化职业素质教育,使他们认识到自身的职责所在。作为档案管理人员,更要主动去学习新知识、新方法、新技术,不断完善自身知识结构,提高自身能力,进而更好地服务卫生档案管理工作。

(四)健全卫生档案管理制度

信息化环境下,卫生档案管理工作环境也发生了变化,这种变化也决定了医疗卫生档案管理制度必须做出相应的调整。基于卫生档案的重要性,只有建立起健全的管理制度,才能更好地约束和规范档案管理行为,保证卫生档案真实、完整。医疗卫生机构应当结合当前实力,构建科学的卫生档案管理制度,从制度层面明确卫生档案管理流程,确保各项工作有序开展;其次,明确卫生档案管理工作中的权责利关系,将档案管理责任落实到具体部门、具体人身上,进而更好地规范档案管理工作;再者,落实审查机制,对医疗卫生工作中产生的信息,要进行反复的核查,确保信息无误后方可归档。另外,落实激励机制,通过各种激励手段来调动工作人员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五)做好档案信息安全管理

在推进卫生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过程中,信息安全是不可忽略的一个问题,因为档案信息化管理是建立在互联网的基础上,而互联网具有开放性,一旦卫生档案信息遭受到恶意攻击或篡改,就会影响到其原有价值的发挥。因此,在卫生档案管理中,要做好档案信息安全管理。首先,从档案信息系统入手,提高软硬件的先进性,防止档案信息系统存在漏洞;其次,抓好档案信息入档的检查,对记录在档案信息系统中的信息反复核查,确保无误后再归入相应的档案系统;再者,加大信息安全技术的应用,如身份认证技术、加密技术等,借助这些技术来保障档案信息安全,防止档案信息被攻击[3]。

四、结语

综上,信息环境下,传统的卫生档案管理方式已经不适用,不符合医疗卫生事业发展的需要。卫生档案是卫生服务工作开展的依据,以卫生档案为参照,可以根据过去卫生服务工作的不足,制定科学的服务方案,进而提高医疗水平。面对快速发展的信息化时代,医疗卫生机构要积极推进卫生档案信息化建设,善于借助信息化手段来管理卫生档案,进而提高卫生档案的利用率,更好地服务医疗卫生工作。

参考文献:

[1]闫海婷.信息环境下的卫生档案管理工作探析[J].办公室业务,2017(10):91-92.

[2]董惠楠.信息环境下的卫生档案管理工作体会[J].科技创新导报,2013(23):186.

[3]闫保华,刘增法.信息环境下的卫生档案管理工作探析[J].齐鲁护理杂志,2010,16(27):101-102.

猜你喜欢
信息环境管理
枣前期管理再好,后期管不好,前功尽弃
信息环境下高校学生学习动机激发刍议
信息化环境下企业内部会计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