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静涛
摘 要:在新型城镇化发展的趋势带动下,体育特色小镇主体功能区空间打造的发展模式已经成为大健康发展背景下的路径抉择。以乐山市嘉州绿心公园主体功能区空间的布局特色为例,研究整体的规划布局理念和特色,以此整理出地方体育特色小镇的着力点和改革的方向,为体育特色小镇的建设树明方向。
关键词:体育特色小镇;主体功能区;绿心公园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产业经济的快速转型升级以及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加速迈进,人民对精神生活的追求愈来愈热。休闲旅游与休闲游憩日益上升为人民生活水平质量提升判定的标准,以体育旅游与游憩文化为代表的第三产业在城市发展中越加突出,甚至成为判定城市居民文化素质修养与精神文化提升的判定标准[1]。从2016年国家发改委颁布的文件开始,我国各个省市地区已经逐步开始建造形式多样的体育旅游小镇、体育特色古镇、体育露营地等具有吸引力的旅游区,标志着我国已经开始进入到一个新的发展征程。近年来随着经济水平的快速提升和文化底蕴的回归,省市交通一体化、网络化等交通便利的快速跃升,加速了体育旅游观光区的服务质量和水平,但地方区域的体育旅游主体功能区的空间打造和升级还存在一定的局限性,譬如客户群体的选择性消费缺失、消费群体的类别单一、消费者在景区滞留时间短等都是现今普遍存在的问题。本文以乐山市海棠公园的空间结构打造和地方探索为例,在此基础上提出一些可供参考性的建议。
一、体育旅游主体功能区建设的现实意义
(一)资源整合和跨界融合
资源整合是组织获取有效资源和形成能力的过程,其本身并不会直接产生经济价值,而需要置于具体的生产经营活动中,通过合理利用并与其他资源进行有效整合才会发挥其经济价值或社会价值[2]。当前我国社会主义发展过程中的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而这种矛盾主要是对资源利用、开发、整合的不紧密所带来的弊端,需要投入人力、物力、财力、信息、物流资源等进行统合治理,催生潜在的市场价值,激活市场活力。从国务院颁发的《关于加快发展体育产业促進体育消费的若干意见》中可以看出,体育行业正在与其它行业进行跨界的融合与互动[3]。目前以体育旅游主体功能区空间打造为一体化的体育特色小镇正在迅猛发展,成为新时代人民大众休闲生活的象征。体育特色小镇以“体育+小镇”、“体育+养生”、“体育+教育”、“体育+研学”等多维一体化的形式出现在大众面前。体育旅游主体功能区空间打造的过程是践行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精神目标和指导纲领,是大健康理念的践行者之一。体育旅游主体功能区在空间打造过程中,政府部门、教育部门、规划部门、企业和行业协会等多个企事业单位的人员共同参与,是对人才和资源的整理利用,减少资源获取成本的费用,是对资源的最大化运用。
(二)推进体育产业供给侧改革
体育旅游主体功能区空间打造是市政府对产业发展的一次革命性改革和调整,是体育产业发展的一次供给侧改革,为体育相关产业的的发展带来的新的发展模式和契机。在新型的体育旅游主体功能区建设过程中,需要投入大批量的人才进行建设,过程中需要配置相对合理公平的制度体系,那么新的制度体系以及管理规章制度是供给侧改革的时代化和需求化的表现。从国家宏观管理规章制度体系上讲,体育旅游主体功能区建设是体育旅游特色小镇的初始,国家和地方陆续出台了相关的建设体育特色小镇规划和土地政策,从制度保障和资源供给上是给足了保障体系,确保政策的顺利实施。体育特色小镇的创建是人人共享时代发展的产物,强调人是产业发展的关键因素,强调体育产业发展需要依靠人民,发展惠及人民的理念,从技术层面和管理层面全方位贯彻实施,强调资源整合与跨界融合的时效,推进市场准入水平,促成政府、市场、产业、协会等多个体系的多边合作与共赢的局面。
(三)推进健康中国建设
健康中国2030发展规划是我国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的重要内容,是国家治理方略的重要载体[4]。健康中国上升为国家发展战略规划,标志着国民的健康、卫生、医疗等相关体系正在迈入提升的阶段,对于提升国家的综合软实力方面有着重要的作用。在全民健康的氛围之下,体育与健康、体育与卫生、体育与文化、教育、互联网等多个行业正在接轨,休闲体育的时代濒临,加速了体育产业的快速发展。健康小康社会与和谐社会的来临,加速体育特色小镇的多样化建设与特色化建设,内化人们对精神生活的追求,顺应了健康中国2030发展规划的总体目标和战略选择。体育特色小镇的着力打造是健康产业的衍生,是新时代发展的改革需要,是建设健康中国的重要内容。体育特色小镇为体育产业的萌生与发展提供了机会,保障了社会大众的健康生活习惯,是建设健康中国的重大举措。
二、绿心公园建成的特色与成效
(一)制度保障体系的完善
乐山市高度重视关于体育特色小镇的建设与规划,从绿心公园建造初期聘请园区设计师总体来规划主体城区的建设,打造成城区一体化的观光、游憩大型主题公园。乐山市市政府积极筹备绿心公园的建设,建立各级分工小组,分时段、分片区、分主体功能区等,逐个下达任务,完成定期指标,确保工作的顺利开展。建设过程中出台相关的政策文件,规劝公园区内居民的搬迁工作、主体功能区如何打造等相关政策文本,确保制度体系的完善。在主体功能区空间打造过程中,进行严格的筛选与查重,确保各个主体功能区从路面交通、公共基础设施、园区打造等多个角度的审查,确保整体推进工作的顺畅运行。
(二)主体功能区的打造与设计
绿心公园在主体功能区空间布局方面,采取一轴与一环、五区以及多个生态功能区、风景游赏区、休闲娱乐区等为一体化的空间结构布局,整体形态多样、多形式,形成了综合一体多功能的布局模式。主体功能区空间架构借助“一轴两翼,四节点”的布局特点,两翼道路采取春天大道和森林氧吧混合体的节点,四个节点中重点打造花海世界、香樟情怀、秋天童话、城市韵律等极具地方特色的空间布局特色。充分借助区位优势、地形地貌等鲜明特色的地段位置,把生物生态化体系移植到公园建设中,融合地方独具特色的休闲格调,推送深有底蕴的文化气息,积极打造城市与休闲公园一体化的布局模式,把公园的春与秋搬迁到热闹的都市,极大的吸引着周边的居民。
三、主体功能区建设的路径选择
(一)坚持统筹协调,积极推进主体功能区的制度创新
绿心公园多位一体的空间建设理念是体育特色小镇的鲜明代表,是新时代发展背景理念之下的改革与创新,培育创新机制的体育特色小镇离不开科学的统一规划与统筹,离不开创新机制的完善与修正。嘉州绿心公园建设初期采取多维一体化的建设理念,统筹考虑区段的地形山貌特征、植被体系分布、交通立体网络的整体构架,主城区分段限流等诸多因素。在新城镇建设过程中,培育创新机制的体育特色小镇,离不开国家宏观政策的大力支持和统一协调,是政策规划与统筹治理的结合。因地制宜设置休闲路径,城市的繁华与紧促,敦促市民选择到郊外进行徒步去舒缓身心,绿心公园健身步道的设计与规划,给广大市民健身舒心提供了方便,解决了城市生活压力繁重无法纾解的问题。随着大众休闲时代的到来,绿心公园结合广大市民需求,在绿心公园各个入口处设置共享单车,解决广大市民游览观光的需求,从休闲型向共享型积极过渡,推进主体功能区板块之间的互动,衍生主体功能区的产业属性。
(二)树立科学环保理念,改善生态环境和打造宜居环境
国家宏观政策提出要形成环保科学的发展理念,积极推进现代化治理的模式及方略[5]。在区域定位發展思考的过程中,积极打造生态型的主题庄园,形成以“生态”元素入驻,提升主体功能区的文化底蕴和内涵发展,着力提升体系的制度健全与完善,良好的生态环境建设是创建体育特色小镇的基础和先决条件,是惠及民生的重大工程,是创建新型体育特色小镇的基础和必要条件。其次,地方体育特色小镇的建设,是对环境的极大要求,培训新型环保类的体育特色小镇需要坚持以生态理念、环保理念、科学理念等为主导性质的发展模式,注重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环境三者之间的和谐相处。再次,地方体育特色小镇的打造是建立在以人为本的发展理念基础之上的,体育特色小镇的建设逻辑是建立在以改善居民生活环境和生活满意度的基础之上,创造良好的生活环境、生活气息、生活氛围等为一体化的新型社区。嘉州绿心公园在主体功能区空间打造过程中,也始终坚持以绿色环保、城市宜居、绿色协调等为发展理念,积极解决公园居民的搬迁工程,极大的维护了生态型主体功能区的建设。
四、结束语
体育特色小镇的主体功能区空间建设是经济新常态下的新发展,是生产工作、生活状态、生态文明等三者的融合,是大健康发展理念之下的新改革。新时期对体育特色小镇提出了更高的发展理念和要求,是新时代城乡发展一体化的重要举措和重要推动力。乐山市体育特色小镇的主题打造具体有鲜明的特征,但是依然存在主体区位优势错差,生活水平低、政策落实力度薄弱等诸多问题。培育和创新地方主体功能区的建设,应该建立在发挥市场监管和政府主导的优势,规范市场化服务体系,职能部门的优化与简政,优化产业发展结构,改善民居生活环境,贯彻消费者的差异化路线,满足广大市民对精神生活的需求。
参考文献:
[1]陈振勇.人类学视野中的地域武术文化研究[J].成都体育学院学报,2016,42(02):51-55+109.
[2]沈克印,杨毅然.体育特色小镇:供给侧改革背景下体育产业跨界融合的实践探索[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17,51(06):56-62.
[3]侯超文,李兆进.产业集群模式下国外体育特色小镇发展经验借鉴——以意大利蒙特贝卢纳小镇为例[J].福建体育科技,2019,38(01):7-10.
[4]陈宝珠,朱佳斌.体育小镇的缘起、定位、类型及建设模式研究[J].浙江体育科学,2019,41(02):7-10+21.
[5]黄小花.四川体育特色小镇产业选择研究[J].武术研究,2019,4(02):144-1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