乔雯
摘 要:近年来政府急速推动保障性安居工程的建设。然而居民入住大规模集中建设的保障性住房后,会出现负面社会效应及加剧居住隔离,产生社会排斥。本文从地理排斥和人际排斥两方面入手,分析探究保障性住房社会排斥的机制,并针对性提出改革建议,促进低收入群体社会融入,使政策落实更加有效。
关键词:保障性住房;社会排斥
一、前言
住房问题是重要的民生问题,如今城市的物价水平不断提高,房价的突飞猛進,为解决高房价下中低收入群体的住房困难问题,我国近年来大力推进保障性住房建设。然而,建设规模的扩大并不意味着保障性住房政策功能的实现,很多学者发现,保障房社区为贫困人口解决住房问题的同时,也使得大部分低收入阶级人群聚集在一起,而现实的房价、区位等因素造成绝大部分保障性住房社区远离市中心。交通、基础设置较为落后可能导致这部分人群的生活情况恶化。同时,居住在保障性住房社区的居民在与商品房居民交往时受到歧视或者产生自卑心理而导致社会排斥现象,更甚者产生居住隔离。基于此,本文研究产生保障性住房社会排斥的机制,探寻在不断扩大保障性住房面积的同时,既满足一部分群体的住房需求,又实现保障性住房促进社会包容与和谐的功能。
二、文献综述
近年来,我国大力加强保障性住房建设力度,催生了学界对这种新型物态的研究。当前研究主要以经济学和城市规划类为主,对保障性群体及其政策的研究相对少见,在这其中,社会排斥的理论视角成为近些年一个流行的分析范式。吴莹(2013)认为,我国的住房制度改革开始较晚,商品房、私有房产权与保障性住房的区分度并不是很大,目前外来务工人员、一部分中低收入人群等也可以享受住房福利。这就使得保障性住房人群的构成具有多样性。而关于保障性住房所遭受社会排斥的原因,不同学者也有自己的观点。刘柳(2015)认为目前保障性住房面临着主要由地理位置所导致的消费、就业等的不便、社会保障相关政策不完善以及社区缺乏凝聚力和归属感这三大方面的社会问题所构成的社会排斥,这样的排斥又直接造成了居民被排斥在了主流社会之外。也有学者认为,制度性政策推动了城市住房阶层差距的扩大化,商品房住户与保障房住户的区别更为明显,同时商品房住户对保障房居民的“标签化”歧视加剧了保障房社区的居住隔离问题,使得这部分弱势群体更加边缘化。(李远行,2007,陆超,2013)
从以往研究中分析可知,政策性的保障性住房可能由于政策、区位规划、建设工作等产生了相应的地理隔离,又出于福利污名化等原因给这些居住者贴上了“标签”,导致这些居住者被其他社会阶层所排斥,对他们的就业、保障及心理方面产生不利影响。因此,对保障性住房社会排斥现象的研究有着重要意义。本文尝试探究保障性住房社会排斥现象运行的机制,寻找保障房社会排斥现象产生的原因,从而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
三、保障性住房人群面临社会排斥的运行机制分析
保障性住房社区所面临的社会排斥主要由地域排斥和人际排斥组成。首先,地域排斥主要是由于保障性住房的地理位置所引起的。不同区位的地价不同,城市的建设用地资源有限,大部分政府在规划保障房社区时,出于对成本的考量,会将其建设在较偏僻的城郊地带,而非地价较高的主城区,这就使得保障房社区大多在位置上远离市中心。正是由于保障性住房社区的位置,导致居民的生活受到一定程度上的排斥:交通不便利使得周围缺少工作机会,基础设施也不健全,通勤时间过长,严重影响了交通、工作以及生活的质量。再加上保障性社区聚集了原本较为分散的中低收入阶层,将其人为地限制在了城市的角落,这种区位的分化一旦固定下来,再加上受自身经济状况的影响,保障性住房居民难以跨越阶层的交往和互动,久而久之,这一部分人群就被排斥在了主流社会之外,形成了地域排斥下的社会排斥。
对居住在保障性住房的人群的人际排斥,是通过被污名—标签化—隔离—自我认同的顺序进行的。首先,污名是著名社会学家戈夫曼的概念,主要是指个体在人际关系中具有的某种令人“丢脸”的特征,这种特征使其拥有者在社会群体中具有一种“受损身份”。在本文中,污名表现为居住与商品房的居民们指责居住在保障性住房的人群贫穷、脏乱等过程。其次,就是将这些对居住于保障性住房人群的刻板印象标签化,也就是将这一部分群体打上污名的永久标签。而这个标签化的过程,也是他人对这一部分人形成群体排斥边界的过程。因这一部分的大多数人在经济、社会地位等方面较于商品房住户而言略微不足,则被社会成员进行了观念排斥,人为地在这一部分人和其他社会成员之间划出了歧视性的社会边界。
人际关系排斥不仅导致了对这一部分群体的污名和标签化,这种污名的标签还会内化,从而影响着这一部分群体的自我认知。这就说明他人对这种经济及社会地位等低下的“标签”已经转变为自我认同。而这一部分人群标签化的过程是一个不断循环深化的过程,从社会成员的污名化标签转化为其自身的内化与自我认同。对于标签的内化和认同最后可能会表现为越轨行为,而这种越轨行为又会进一步的影响公众对这一部分人群的认知,从而陷入周而复始的循环当中,导致了群体排斥边界的形成和自身的自我否定和对标签的认同化。最终导致其与社区成员的关系淡化,被社区的人际关系所排斥。
地域排斥和人际排斥两个层面的社会排斥交织在一起,使得居住在保障性住房的人群难以像其他社会成员一样实现有效的社会融入,其作用机制如下图:
四、保障性住房社会融入的建议
保障性房的住户通常是社会上低收入的脆弱性群体,在社会地位上处于底层,被其他阶层所排斥。从某种意义上说,大规模保障房社区的建设就是政府为了解决中低收入群体的住房问题而施行的政策性保障工程。然而,在这些保障性住房社区拔地而起的同时,却又形成了很多新的社会排斥问题,如地域排斥导致的就业消费隔离、社会关系的排斥、将其视为失败的象征等等。基于对保障性住房社会排斥机制运行及原因分析的情况下,我们针对保障性住房的社会融入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一)改革住房保障制度
住房保障制度是中低收入群体满足生存需要以及融入城市的基本保障之一。要逐步切实加强对这部分群体城市居住权益的保护,无论是从法律层面还是现实工作层面而言,不仅要改善低收入群體就业环境,也要改善他们的生活环境。在筹集建设资金方面,政府应多渠道筹集社会保障资金,加快推进低收入脆弱群体住房改革速度,完善监督机制,加强规划和质量提升,减少居民内部矛盾。
(二)加强保障性住房设施建设
对于新增保障性住房要合理规划用地,避免将中低收入人群聚集在城市偏远角落,同时,对于既有保障房项目,完善其配套基础设施。尤其是针对由于地理位置的隔离所造成的居民就业和消费的被隔离的情况,加大改善其硬件设施的配套建设的力度,尤其重视医疗、教育、派出所等社会保障设施。在此基础之上,形成完善的行政监督管理、行政纠正和责任追究制度,促进保障性住房市场的形成和正常发展。
(三)完善住房保障配套社保政策
保障性住房社区聚集了各种社会弱势群体,这就意味着社区治理必须兼顾不同层面居民的需求,社会保障体系必须更加完善。最重要的就是在社区内建立完善的医疗、教育和养老机构。此外,从政策的角度考虑,可给予社区内居民在社区内的医疗机构、教育机构以及养老服务机构中就医、上学以及接受养老服务以一定的优惠政策,从而保证其最基本的需求。
(四)引导价值导向,关注保障房住户
居住在保障性住房并不与贫穷或者粗俗、没文化等划等号,它只是由于住户自身在现有的经济和社会生活中缺乏必备的竞争能力或者暴露在自然灾害面前缺乏应对能力,因此,其他社会阶层应该予以这一群体以平等对待。国家在兴建保障性住房为低收入者提供生活保障的同时,也应注意到对公民价值导向的引导。矫正错误观点,引导社会对保障房住户的正确认知,倡导社会关爱、保护低收入者,给予他们一定的尊重,减少排斥现象及行为的发生。
五、结语
经过近几十年的不懈努力,我国在解决住房难的问题上跨越了一大步,但保障性住房政策在实际运行过程中出现了偏差,使得保障房住户受到了一定排斥。这不仅不利于社会阶层之间的合理流动,更严重影响了中低收入人群的住房合理需求。我们应重视在保障性住户所面临的社会排斥,通过政府主导,并集合各界的力量,合理有效地化解冲突,形成良好的住房体系,着力缩小社会贫富差距。
参考文献:
[1]郭玉坤.住房市场的社会排斥问题研究——一个文献述评[J].四川行政学院学报,2013(05):70-74.
[2]吴莹,陈俊华.公共租赁住房的社会排斥与克服路径:基于香港的经验[J].建筑经济,2013(02):59-62.
[3]刘柳.大规模保障房社区中的社会保障问题——基于社会排斥与社会融入的视角[J].苏州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15(05):60-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