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如何更好发挥党员在国企发展中助推作用

2019-06-20 18:48刘明瑞
现代企业文化·理论版 2019年4期
关键词:国企

刘明瑞

中图分类号:D267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674-1145(2019)2-045-02

摘 要 国有企业在我国社会主义经济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随着国企改革的进一步深化,企业党建工作面临着许多新课题、新挑战。我们必须正视企业在创造经济效益的同时,更要重视国有企业基层党组织在企业改革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党的基层组织是我们党增强凝聚力和战斗力的基础,党员是党的肌体细胞和党的活动主体,党员队伍建设是党的建设基础工程。随着改革开放和市场经济的不断深入,加之世情、国情、党情的深刻变化,特别是我们党面临“四大考验”和“四种危险”,都对党员队伍建设提出了更多要求和期许。国有企业作为推进国家现代化的重要力量,中国特设社会主义的重要支柱,是党执政的重要基础。国家对加强和改进党员队伍教育管理提出了一系列的要求,明确提出国有企业党组织要以增强党性、提高素质为重点,加强党员教育管理。如何贯彻落实中央精神,加强党员队伍建设,提高党员素质,是国有企业党组织和党务工作者面临的一项十分艰巨而又紧迫的任务。

关键词 国企 党员队伍建设 党建精神

在国企改革改制的大潮中,如何充分发挥国企基层党组织的作用,以适应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需要,目前已成为国企基层党组织亟需解决的问题。那么,作为国有企业的基层党组织应如何发挥自己的作用呢?要在切实找准问题的基础上,以党员思想作风建设为突破口,以促进党员学技术、强素质、提高发挥作用的实际本领为起点,以健全制度、理顺关系、强化管理为基本手段,逐步形成一个比较系统和完善的运行机制。

一、国企党员队伍建设背景

新一轮的电力企业改革来开帷幕,大用户直购电逐步铺开,同时节能减排、清洁能源的推行力度加大。这对于火电企业来讲,是机遇,但更多的则是挑战。运营成本高低、发电质量好坏、节能环保与否,更为明显地主宰着企业的生存。如何突破瓶颈,在激烈的市场搏击中站稳脚跟,是一些老火电企业面临的发展挑战。同时,如何发挥出党员作用,为自身企业发展甚至在其企业处于暂时挫折和困境时助一臂之力,也是火电党建工作需要严肃思考的问题。党的十八大后,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了现今党员队伍存在的精神懈怠、能力不足、脱离群众、消极腐败等一些危险信号,国企党员必须认真审视,警觉改进。

二、国企党员队伍建设存在的问题

入党动机不纯,思想信念淡化。部分人入党是为了获取利益,不再是吃苦在前,享受在后。忘记使命,思想空虚,将共产主义信念抛之脑后,推崇拜金主义,享乐主义。

是非观念淡薄,正义感退化。部分党员爱国意识匮乏,不能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和舆论导向,不求真相随意相信散播谣言,诋毁国家和企业,缺乏正义感,缺失正能量。

精神懈怠,能力不足。主要体现在部分党员碌碌无为,不主动思考,不求上进,对业务不精,遇到难题只会“推、等、靠”,消极躲避,不寻求解决之道。

先锋模范作用弱化,党员意识淡薄。大多数国企党员在工作中没有很突出地发挥模范带头作用,安于现状,从不审视自身,开展自我批评,认为完成自己的工作便好,更甚者不如普通群众。

三、问题的成因

基层党委发展党员的关口把不严。没有具体的党员发展标准,党员发展喜欢论资排辈,又或者领导干部优先等,造成部分人员入党动机不正确,真正先进和突出的一线员工入党难。

基层党委和党支部没有发挥好职能。由于企业安全生产中心任务的特殊性质,有的基層单位党委、党支部重生产、轻政治,缺乏党建工作责任意识,疏于党员、入党积极分子的谈心、教育和管理。党建工作方法也因循守旧、形式单一,缺乏主动创新,特别是缺少党员创先争优的活动载体和动力支撑。

党员入党后对自身要求降低,放松了自我学习和管理。一些党员入党后忽视党性修养和思想政治学习的苗头,观念不能与时俱进,对新形势、新环境、新任务认知不足,容易受资本主义价值观影响,看重物质利益。

四、解决问题的途径探讨

(一)从思想教育着手,为党员在精神上“补足钙”

习总书记指出:“要练就‘金刚不坏之身,必须用科学理论武装头脑,不断培植我们的精神家园。”要通过坚持不懈的学习,学会运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观察和解决问题,不断筑牢理想信念。对于党员队伍的教育,要想深入并取得实效,首先必须要满足党员领导人员带头重视的前提。其次,要创新党员的教育形式,在采用“灌输式”的大讲堂教育同时,也可以采取学习演说报告会、学习研讨会、交流参观、观看教育影片以及网络和多媒体等多种生动活泼的方式,引导党员互帮互学、自我教育,通过党员相互间的思想交锋、观点交流等,达到彻底解决党员思想问题的目的。再次,要顺应时代发展,注重党课内容上的创新,避免党课内容的乏味,例如中粤能源公司在学习党的新理论、新思想、新观念的同时,还插入世界格局与发展、国家安全形势等爱国主义内容教育,通过提高党员政治素质高度来强化党员对业务素质提高的意愿,引导党员“关键时候站的出来,危急时候豁得出去”。

(二)从党的工作机制着手,确保党员队伍的活力

落实党建工作责任制。牢固树立党员领导人员和支部书记“抓党建是本职、不抓党建是失职”思想,不断增强企业抓党建工作的责任意识。只有把党建工作摆在突出位置,逐级明确责任,强化工作措施,整合各方面力量,切实加强领导和指导,努力形成责任明确、领导有力、运转有序、保障到位的工作机制,才能保障党的建设各项目标任务的落实。只有责任制落实了,党建工作才能有坚实的基础和可靠的保证。

从严把握发展党员制度。要确保党员先进性和活力,首先要把牢党员发展的门口,不仅要保证入党申请人正确的入党动机,还要保证其在员工队伍中的先进性和代表性,决绝“带病入党”。那么如何评价入党申请人是否具备入党条件呢?对此,有些企业除了完成正常的考察、谈话、调查程序外,还制定了严格的以客观数据指标为评价的入党审核标准,且标准的设立要对一线基层员工有一定的倾向性。例如中粤能源公司党委建立发展党员考评制度,其中引入新时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制订出《发展党员考评表》以一系列的数据评价指标对入党申请人进行综合评价,切实将岗位考核优、德行表现好、劳动纪律性强的优秀入党申请人发展入党,不仅维护发展党员的严肃性和公信度,同时也有效保证了吸纳党员的先进性和代表性。

优化党员评议评价体系。为了保持国企党员队伍的活力,杜绝党员行为的随意化、庸俗化,企业应结合民主评议党员活动,建立党员动态评价机制。对于党员的评价标准,除了要遵守党的纪律和党内规定外,还要“密切联系群众”,积极收集和询问 “群众心中的优秀党员”的标准,根据群众的需要和要求制定适应企业发展的党员评价标准,客观评价出企业工作和发展的优秀党员、合格党员及不合格党员,为党员改进自身不足,努力为群众做好服务,逐步向优秀迈进指明方向。

党员队伍建设与用人机制相结合。“为政之要,莫先于用人”,在国企中也是同一个道理,企业要发展,关键在于建设一支高素质的管理人员队伍。企业可以将用人机制作为激励党员进步的手段,例如将党员在作为后备干部培养时,必须满足群众评价为优秀的条件,这样在培养更符合服务群众和企业需要的管理人员的同时,对激发党员队伍的活力、为广大党员建立价值目标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完善党员沟通机制。为了引导广大党员树立为公司发展贡献力量信心,同时也践行好中央对党的群众路线活动和“三严三实”的要求,实事求是地解决工作中的问题,真诚守信地为党员、员工解决困难,企业应坚持通过各种途径和渠道,自下而上逐级开展党员队伍的思想动态,通过党代表工作室接访、民主对话会、党员座谈会、参加组织生活等活动,分析党员队伍现状和问题,落实解决措施。同时,要尤为注意沟通的反馈机制,不能把沟通机制的工作侧重点放在问题的统计、填表、公布等浅表层上,要切实设立对问题后续的整改跟踪,从而有效保持党员队伍的稳定。

(三)从党员队伍的文化建设着手,使党员在企业发展中发挥力量

一个团队在复杂的环境下有统一的思维,组织才能发挥出整体的力量。在党员队伍建设中,文化的力量同样重要。企业必须培养党员队伍统一的价值观和行动守则,党员队伍的活力才会持久。

言传身教,深挖模范党员事迹。树立正能量的主观意识对党员和员工教育来说十分重要。文化建设中,有一种被称为“非正式沟通”的概念,是人与人在交谈和行动过程无形中对相互产生的影响。如果一名党员思想积极、工作主动、兢兢业业,那么他带给周围员工正面影响力将是巨大的,很可能直接决定着周围员工对党组织的认识和印象。因此,企业要深挖先进模范、优秀党员的事迹,通过现身说法、畅谈体会等活动加深普通党员的党性修炼,同时也对普通员工,用身边真实事例,树立员工正能量的主观意识,形成“人人学先进,人人争先进”的积极氛围,同时也激励優秀党员先进模范、优秀党员继续努力工作,迎难而上,争取更大的进步。

开展基层党员竞赛活动,引导党员干事创业坚持“严”字当头,“实”字托底。基层党组织要着重提高党员的岗位技术技能,例如专门针对党员开展“岗位练兵”、“传帮带”活动营造党员带头学技术的良好氛围。发动党员开展“完美细节找茬”等活动,将引导党员和员工在工作中追求“严细实”,养成良好的职业技术操守。

开展党员与员工的互帮互助活动。为充分发挥基层党员企业建设中的先锋模范作用,企业可以结合实际发展问题开展党员员工互助活动,通过党员与员工结对子,解决员工在技术学习上的问题,达到党员与员工相互鼓励,在岗位工作能力上共同提高的目的。结对子的党员也有责任帮助员工解决家庭和生活上的困难,以服务群众为宗旨,进一步加强对党性的培养。同时,此类党员、员工互帮互助活动会很好地拉近党员与普通员工的距离,引导先进员工向党组织靠拢,进一步增强党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

猜你喜欢
国企
基于企业再造理论的国企组织结构变革探讨
浅谈新时期如何发挥政工在国企管理中的作用